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大宁杂诗 其一

大宁杂诗 其一

明代 唐之淳

正月丹符出紫宸,三军万里净边尘。天垂平野星辰近,地入皇图雨露新。

已见城池开道路,早闻禾黍变荆榛。燕然剩有磨崖石,留待班生颂圣明。

诗人唐之淳的古诗

留别钱塘友人戴钱二公

明代 唐之淳

每向天涯共忆君,及归来日又离群。故人暂得从头数,好句须留会面闻。

西子湖边灯照月,李陵台下雪如云。一身万里寻常事,塞北江南几夕曛。

严子陵墓

明代 唐之淳

昊天厌新乱,炎刘嘘复然。
天子吾故人,不事胡其贤。
维此一抔土,体魄之所存。
清风激岩谷,劲气出萧兰。
中有高空云,日夕相与旋。
化为千尺虬,下饮清冷渊。
为霖既靡试,翻身入长烟。
犹疑动星辰,亟去不敢邅。
我见重再拜,毛发凛冲冠。
缅怀东京日,惕然思执鞭。

池河驿

明代 唐之淳

前日中都雪,都人庆丰年。今日池河雪,寒丰在前川。

平明集仆夫,饭熟犹晏眠。高呼强之饭,牛冻车不前。

黄犊成素骊,乌巾为白毡。却忆荆山外,别有琼瑶田。

去京尚十舍,去乡仍渺绵。安能讼滕六,旭日布九天。

秋日杂题 其八

明代 唐之淳

万里归心折大刀,三军何日解征袍。不如归吃南中饭,绿芋红鳞紫蟹螯。

六月二十二日雨 其二

明代 唐之淳

茶熟诗成后,香烧睡起初。几回闻塞雨,何处得家书。

云拥门前岫,泉添井畔渠。渐看生意满,早晚食园蔬。

题东牧青山白云图

明代 唐之淳

残云近县山,落日远江树。潮归人未归,孤舟伴閒鹭。

东昌府

明代 唐之淳

夜深抵聊城,城寒鼓声四。缺月翳复出,人影霜在地。

系船驿亭树,门闭久无吏。邀呼其县官,如见灯火至。

披衣待明星,忽遇南来使。手中尺素书,上有平安字。

慇勤老母念,恳款故人意。缄封秋气始,展对岁欲季。

回思万里别,喜极继以泪。聊为数刻留,拂晓怅分袂。

自濠抵邳杂诗四首 其二

明代 唐之淳

河北三春雨,天南五夜雷。山川新气色,车马息氛埃。

燕逐游蜂至,莺催候雁回。不逢沽酒馆,何以得衔杯。

通州抵三河县道上与李高二公子联句

明代 唐之淳

众马犹嘶皂,荒鸡已唱晨。烟销明海日,风暖送晴尘。

羌管新翻调,戎衣稳称身。行看月三捷,书奏达枫宸。

香林寺寻僧不遇得霞字

明代 唐之淳

门掩北城霞,庭空驾鹿车。留题分贝叶,汲井落藤华。

不系元无住,忘生讵有家。云归占杖锡,人到礼袈裟。

石响惟闻溜,灯明不碍纱。徒劳诸弟子,香饭进胡麻。

直沽口占

明代 唐之淳

一年长客旅,卸马复登船。碣石山东面,黄河水北边。

形容消雾雨,行李得风烟。更作南还韵,山川信有缘。

会庆堂

明代 唐之淳

飘飘山上云,乃在谷中藏。
风吹万里去,何当还旧乡。
阿翁昔居乡,黑发坐高堂。
手栽堂前树,日夕望阴凉。
不意偶飘逐,云路浩茫茫。
阿翁今来归,树已如人长。
闾里相庆贺,出入有辉光。
东畎种菽粟,西畎种稻粱。
南畎种菅麻,北畎种柔桑。
收稻持作饭,采桑持作裳。
上以输井税,下以奉蒸尝。
阿翁有两儿,两儿复有郎。
蛰蛰宅中居,婉婉有义方。
阿翁升堂坐,子孙列两傍。
阿翁出门去,板舆相扶将。
日入始言归,侍婢献羹汤。
人生贵庆乐,此乐殊未央。
传与翁后人,守之慎勿忘。

奉和寄存翁善世之韵

明代 唐之淳

禅心京国寺,云树大江东。法象超尘外,清谭入梦中。

朝趋春殿日,经礼夜坛风。应喜淮阳信,天寒有雁通。

拟唐人游仙二首 其二

明代 唐之淳

家住蓬莱第几峰,静如云水动如龙。九天官府无人到,八海山川有路逢。

岩畔牧羊曾化石,坐中吹饭或成蜂。夜来青鸟双飞去,寄得麻姑信一封。

郓城县

明代 唐之淳

废塔千年寺,荒城有数家。行行过村落,稍稍见桑麻。

薄酒高论价,轻舟浅阁沙。无言对春晚,独立数残花。

送陈中复先生

明代 唐之淳

水国春雨鸣,云开远洲曙。帆樯载风色,言指东霞去。

月落蒋陵钟,潮生越江渡。方忻盍簪乐,欲别愁反遽。

泊两河口

明代 唐之淳

叠浪龙鳞合,双河燕尾分。系船欹野树,炊饭煖春云。

鸡唱荒村得,沙崩永夜闻。明朝逢改火,熟食侑芳尊。

奉和公相池河驿中留示之韵

明代 唐之淳

君亲俱在念,风雨肯迟留。不作随阳雁,真如泛水鸥。

寸心驰万里,一日似三秋。料得承恩处,南薰五凤楼。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一

明代 唐之淳

姓字从头数,篇章爱好抄。唐朝人物盛,一一许神交。

题汪季子煮雪轩

明代 唐之淳

煮雪当山泉,松垆袅竹烟。玉花光欲动,蟹眼味初全。

法自陶家得,经从陆羽传。几回寒夜渴,谋借剡溪船。

唐之淳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 26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