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唐之淳
羽檄徵兵下朔方,三军已过古渔阳。天连沙草春无尽,雪点周庐夜有光。
后顾车箱疑甲第,前驱驰马若群羊。据鞍莫赋从军曲,留记成功轶汉唐。
元夕东池上作
大宁杂诗 其二
边头极目正漫漫,随处平川似海宽。地势北来通白霫,塞尘西去接乌桓。
冰霜山谷千秋雪,风露衣裳六月寒。故国老亲知念我,凭谁传语报平安。
奉和公相韵
小雨湿斜晖,残红阁翠微。寺遥僧过少,河涨客来稀。
习静留云住,乘閒放鹤飞。几农侵月散,知罢桔槔归。
咏高丽石镫
送一斋公子还凤阳四首 其一
同泛楼船上玉京,独骑归马向濠城。日斜烟淡山如写,江北江南一段情。
三月十五日夜对月
春来海月圆三度,一月一圆看一处。吴城雨落灯花稀,滁水风高花满树。
那知今夜客东昌,蓬窗坐纳星斗光。月似两人还对影,人看三月转思乡。
乡路四千云汉外,后夜月圆何处在。安得月圆长不亏,我身在家无别离。
奉和忆邳城寓馆之韵
陆贾曾存越,班超解拓边。公方持羽檄,吾岂恋舟船。
蒲叶迎旋旆,桐花落舞筵。明朝毡帐月,光照柂机眠。
自徐抵宿道中纪事有怀北平颐庵公松轩公子
船上复车上,徐州仍宿州。不因河冻合,那起客乡愁。
晓饭霜侵匕,宵眠月拥裘。家人裁小帽,邻伴饷乾糇。
坂曲惊疑簸,川平稳胜舟。纼寒牛背涩,轴垫仆心忧。
古迹迎人问,诗题隔日搜。计程常屈指,惜别屡回头。
岂有欢倾盖,谁能怒挟辀。因思安稳客,文酒日风流。
和公相晓出中都父道门韵
太微连甲第,黄道接天居。月柝收更罢,星天发轫初。
鞭声喧野渡,旗影照村墟。欲出怀调膳,言归畏简书。
宠光朝奏毕,物色苦吟馀。自笑从公后,烟波负老渔。
滁山道中杂题 其十二
宿草发新荑,沙乾叶未齐。待教寒食雨,绿映锦障泥。
题高氏挹翠楼
邳州八景 其四 磬石秋风
水滨浮石势参差,风急秋清出韵迟。总是虞廷春贡后,不同萧寺夜禅时。
响连月壑蛟龙惧,静荅霜林虎豹知。何处钟声起迢递,分明律吕远相随。
忆吴越风景 其六
最忆吴中与越中,好山相映翠溟濛。桃花山
舟次龙涡驿
龙涡驿对凤凰洲,五色云中玉气浮。今日已为汤沐邑,分明千古帝王州。
送陶宗亨回越
乡中曾未识,济上忽相亲。旧有通家好,俱为远路人。
雁声连永夜,柳色送残春。料尔南还日,荷花照眼新。
次日过安山湖
泰山兼鲁望,积水与河通。月白开鲛室,天青出贝宫。
舟航云物外,郡邑有无中。旅泊无愁晚,终宵野烧红。
废宅叹
累累坏墙如破甑,百生不生荆棘盛。华台舞馆遗故基,欲问何人人不知。
昨日开池得金钏,犹想当时美人面。飞萤走燐画灯红,残莺晓燕清歌啭。
地老天荒世运移,百年几家如奕棋。南山有树兼有石,旧宅平来见新宅。
晚望奉怀军前公相
马嘶何当还,鹤望亦已久。道远捷报迟,天凉秋气首。
沙风动百草,城月照高柳。心随土河流,迤逦达辽右。
寄香林僧得听字
日斜人散锁寒厅,羁思诗愁两不醒。输与山僧无一事,白莲花漏六时听。
马上 其二
五月营门柳始华,新新草色旧人家。乡山万里谁相伴,惟有囊中日铸茶。
唐之淳
(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 265篇诗文
留别南涧公
舟中四咏 其二 鸽子
寿昌驿
夜读门山静居二先生遗集
拟唐人游仙二首 其二
题衍斯道诗卷后 其二
十一月二十日夜陪我公校阅所抄唐人绝句诗因拟作五首奉献 其四
送黄大舍回山东
自濠抵邳杂诗四首 其二
客睡
秋日杂题 其六
和荅衍斯道见贻
病起池上作
送松轩公子之大宁 其二
暂宿八鲁庄梦颐庵公独宿城中
吕梁庙
和徐公子同游
送津上人住杭州兴福寺
千里有诗见贻次韵以答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 其二
四女树曲
题东牧青山白云图
大宁杂诗 其三
徐王庙下作
和答赵孟玘二首 其二
过清流关追和宋滁守林公石刻诗韵
六月十日夜宿江上韩桥店
滁山道中杂题 其九
滁山道中杂题 其五
步出城南门
晚见胡蝶
郓城县
重游香林寺得游字
通州立夏日作
临清闸
富谷驿雨过
又和颐庵见贻韵
奉怀国公大公兼寄杨镇抚
暑坐喜雨
松稍月色得西字
和颐庵翁赠窗下菊韵二首 其二
山居八事诗 其四 蓺药
读左氏新作
舟中四咏 其一 筚篥
忆吴越风景 其四
和答孟熙见贻
月桥晚步 其一
自京还越道中杂占六绝句 其四
怀乡中马蔡三友生
泊两河口
登独乐寺观音阁得闻字
泗州舟中怀乡友
东昌府
秋夜怀孟熙
会庆堂
射狼曲
涂阳八咏 其二 富谷晴云
次孟熙韵
邳州八景 其三 圯桥夜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