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陆茂先

挽陆茂先

明代 陶安

与君数日不相见,无病一宵惊已亡。伯玉行年方五十,董仙种德异寻常。

雨荒庭外江山样,烟锁城西杞菊庄。身后传家今有托,已闻诗礼在贤郎。

诗人陶安的古诗

题墨梅风烟雪月四首 其四

明代 陶安

百卉未春先入选,玉堂梦远老侵寻。黄昏耿立无人过,唯有素娥知此心。

江行新齐

明代 陶安

云开天日明,风顺水波平。造物怜迟暮,今朝快此程。

优优坐舟子,坦坦履夷庚。路过铜陵后,山从荻港迎。

次韵画松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安

苍标当入凌烟笔,相去青天不盈尺。独持劲节冬雪寒,长带恩光朝露湿。

回枝忽变老蛟形,托根不向悬崖石。按图必求如此材,待搆明堂价增十。

悼故妻喻氏

明代 陶安

世治寿为福,唯恐不百年。天下兵兴时,病中福亦全。

行年四十七,伏枕竟不痊。非夭亦非寿,正命赋自天。

夙昔性婉娩,志操仍泠然。父兄富田宅,姑妹丰货钱。

嫁为贫士妻,殆类少君贤。资送物固华,澹素乃所便。

身不服锦绣,首不饰珠璿。心不好暇逸,口不嗜肥鲜。

乃肃闺阃仪,耻为粉黛妍。先母未五旬,性严常见怜。

缉麻躬机杼,具膳进几筵。灯下勤补纫,宵昼不遑眠。

籯空无私镪,有即献姑前。劝我广儒业,日夕当乾乾。

居内理家务,因得力学专。充贡赴南宫,点额辞幽燕。

檄作书院长,金陵坐寒毡。为我奉母来,承颜意弥虔。

宾朋常满堂,酒食罗俎笾。再调馀姚山,孤踪涉长川。

在家能色养,母心免悬悬。江南开大阃,幕下叨备员。

石城奏雄捷,衔命使淮埏。风尘塞道路,百里如数千。

慈亲念行子,加餐疠气缠。茕茕奉汤药,深夜更煮

次杨舜中教授韵

明代 陶安

模写江山愧乏才,雪堂不见老坡来。炎天素扇诗题湿,晚景朱颜酒挽回。

与子相依淮甸月,栖身还远禹门雷。客中怀抱方倾倒,吏候庭前事又催。

牵舟

明代 陶安

石洞玲珑出水边,牵绳外递路中穿。挽夫飞度山腰去,隐隐欢声起半天。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 其一 送安中

明代 陶安

春融璧海讲帷开,有客携经万里来。天下名人半知己,芹边冷席独淹才。

东湖时雨沾膏壤,北斗文星贯上台。回望当年旧游地,苍茫烟树隔金台。

野人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安

野人便土物,家计日经营。弋雁乾成腊,笼虾活煮羹。

泥肥桑干密,雨湿菜芽生。今岁田禾熟,鸡豚养得成。

馆中山朝元观作

明代 陶安

自出徵租五十日,朝元阁下首频搔。客中喜遇故乡友,秋后自怜疏布袍。

老火流空望霖雨,西风入湖飞雪涛。扁舟又欲渡江去,桂影满身明月高。

阳罗堡㈠

明代 陶安

朔汉强兵此渡江,前朝郡邑望风降。中天日月新开国,大地山河一倚窗。

西楚无人撞玉斗,东都有客赋金釭。上流冲要皆宁帖,定鼎何须力士扛。

奉赓御制诗韵三首送茅山宗师 其三

明代 陶安

玉笙声歇碧窗閒,金鼎龙砂五色斑。时遣仙童入林去,紫芝带露斸云间。

阅兵奏凯 其八 奏凯三

明代 陶安

征讨凶残奏凯旋,圣皇功德并尧天。从今汛扫华夷净,海晏河清万万年。

追述

明代 陶安

羽檄星流远度关,列曹案牍事如山。除非夜卧寒窗月,梦里题诗亦不闲。

杨山矶

明代 陶安

东岸矶头拥赤霞,西边沙渚老蒹葭。江流盘束如衣带,水急船迟日又斜。

岁暮即事

明代 陶安

慰藉情怀腊酒香,光阴背我去堂堂。
驿梅初破两三蕊,官历惟余五六行。
断送残年多雨雪,逢迎老境是星霜。
街衢击鼓驱傩出,却喜邦民共乐康。

次枞阳

明代 陶安

白波红日柘家湾,西望枞阳数朵山。惆怅归人辞我去,想过秋浦暮云间。

偶成四首 其四

明代 陶安

博学草庐翁,还存荆陆风。欧黄皆后出,绳墨是良工。

南土文华盛,中州景慕同。九原不可作,我亦老江东。

桐城杂咏四首 其二

明代 陶安

仁杏两巨株,夹立门左右。栽植多历年,干直枝叶茂。

两淮兵祸烈,邑屋残燬久。岁徵战舰材,穷谷斧斤走。

居然脱戕毙,疑有神明守。此来筑室居,乃喜见骈秀。

西株戈戟张,东株车盖覆。又如卫士严,猛气出介胄。

主人爱护之,从此保真寿。物遇自有时,不必计迟骤。

江上大风入泊橹港

明代 陶安

底事惊飙怒不平,雄涛起立势如争。金鳌脊上三山舞,铁骑声中万鼓轰。

使客孤舟先入港,水军高枕罢催程。身逢险阻心逾定,独爱云霄砥柱擎。

送太平路同知王庭珍

明代 陶安

隔江尘起动边声,采石波涛夜不惊。台鼎调元延世赏,倅车佐守厚民生。

近来壁垒添烽火,未见天河洗甲兵。月满空船归思切,望中桑梓是东平。

陶安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47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