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泊松山湖

泊松山湖

明代 陶安

风逆湖波涌,维舟傍浅沙。
松山双石褵,茅舍几人家。
霜树明丹叶,寒蔬长绿芽。
客乡今夜月,伴我宿芦花。

诗人陶安的古诗

送刘生二首 其一

明代 陶安

蟹壮湖村橙子黄,秫田绕舍未全荒。双亲住在姑溪上,却望青山是故乡。

送䔍彦诚赴官绍兴并寄徐国宾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安

问讯徐高士,京华别几春。白衣瞻座主,赤子慕慈亲。

月露篇章在,雷霆号令新。故人归旧隐,不得寄书频。

黄冈寓所

明代 陶安

雾雨一城暗,梨花三月天。
空梁春蚁堕,疏壁暮蚊穿。
草密藏枯井,苔荒蚀断砖。
开门山色好,飞翠落吟笺。

寄示从子旻二首 其一

明代 陶安

旧居数椽屋,昔别八经霜。兵后琴书少,城南畎亩荒。

家传存朴素,兄老喜安康。久病吾衰矣,唯期汝自强。

过道士洑㈠

明代 陶安

据床梳短发,飞雾湿征袍。石触回流急,云栖密树高。

买鱼供早膳,服药出陈醪。惜不乘风力,吾行亦甚劳。

送毛公礼

明代 陶安

贤网如天覆九垓,拟看展翮起蒿莱。膺门世重登龙誉,雄赋人惊吐凤才。

岁月辛勤存铁砚,风雷浩荡接金台。江南鼓箧忘岑寂,雪夜挑灯卷屡开。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 其二 寄察德元

明代 陶安

去年见客问相知,射目如何却中眉。安定目条西浙盛,尧夫易学后人疑。

水晶宫里风烟爽,琥珀杯中岁月驰。谁念姚江未归客,萧萧诗鬓忽成丝。

倚柂

明代 陶安

楼船雄帐纛,倚柂只遥看。壁上青蝇两,笼中白鹤单。

同舟人别去,对月夜清寒。江面凄风起,悠然梦境安。

公子二首 其一

明代 陶安

翩翩贵公子,年少美风姿。坐褥金钱豹,盘飧玉面狸。

弯弓穿射的,骑马造宾墀。愿汝闻忠孝,光华在礼仪。

送姚秀才归桃源

明代 陶安

客路随身一束书,凌云气似马相如。孤灯云馆厌红粟,三月淮乡多白鱼。

遇世岂容淹楚璞,到家唯喜奉潘舆。桃源雨霁春如锦,更望琼林欲驻车。

题鸂

明代 陶安

珍禽文采明金沙,相顾似怜毛羽嘉。托邻喜傍君子竹,忘忧更有宜男花。

良工笔意何处好,林雀哺雏心使饱。北堂留得此图看,依旧春晖照幽草。

为刘博士题画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安

峭壁危峰护紫霞,读书声在邺侯家。静凭窗几閒观物,无限春光在杏花。

大江东去 送段伯文赴太平帅府经历

明代 陶安

紫薇香冷,着风生银翰,月筛朱箔。面有长淮清润气,培以老成才学。

菡萏波澄,琼花雾敛,梦跨扬州鹤。案尘不染,声华飞动台閤。

天上妙选仙官,牙绯恩重,婉画清油幕。坐对江山雄丽处,依旧太平城郭。

令肃貔貅,欢腾鸡犬,千里苏民瘼。云间路阔,一樽试为君酌。

除教职

明代 陶安

孤剑频年两鬓残,飞腾每切寸心丹。喜持黄纸新除重,那厌青毡旧业寒。

杨柳晚风嗟客路,圣贤心事付儒冠。也知衿佩相亲处,日与敷宣坐讲坛。

秩满避乱

明代 陶安

冷官黉舍数年过,秩满其如世乱何。衿佩有谁谈礼乐,民生徒欲避干戈。

归闲故里青霄远,卧病衡门白发多。江上薜萝烟雨里,何时重听太平歌。

太常引 晚景

明代 陶安

透云鱼尾缕晴红。缥渺水晶宫。人在小桥渺。看丝柳、轻摇晚风。

断霞飞练,远烟凝紫,山势活如龙。浴罢倚长松。爱归鸟、孤飞半空。

题孔隐君挽诗卷

明代 陶安

墓木年来拱,庭兰日有芳。与君虽不识,闻誉亦堪伤。

田宅金渊在,源流泗水长。禹钧阴德厚,遗绪未茫茫。

送易德辉

明代 陶安

金鸦喷火炎尘红,昼长兀居图史丛。有客过我如清风,忽惊秋凉生坐中。

词澜分得西江雄,少年旅游江以东。铗歌声断囊未空,自喜知己多名公。

吟边点染物态工,凤台烟雨山涳濛。绿鬓晓映青镜铜,出门路与云海通。

翩然野鹤超樊笼,便欲献策明光宫。夜梦慈亲泪两瞳,更有祖庭垂白翁。

迢迢千里心有忡,寄书不见南飞鸿。林皋一叶飘梧桐,飞云在眼催归篷。

到家问安滫瀡充,重整香芸辟蠹虫。翠筠绕屋声玲珑,直节珍材无与同。

截玉上献妙有功,协律不下嶰谷筒。一吹瑞凤降碧穹,再吹三吹和气融。

四吹五吹年谷丰,六吹成奏帝德崇。终于九奏四海唐虞隆。

送丰叔良

明代 陶安

雨添新水长苍芹,一片书声隔屋闻。讲席青毡留傲兀,官仓红米代耕耘。

诸侯赏识璠玙器,学子争传锦绣文。自是冷官难久住,出门有路踏青云。

呈谦斋内翰

明代 陶安

累朝耆旧著勋名,行处农民蔼颂声。清昼玉堂雄洒翰,暮年金鼎倦调羹。

江南久爱溪山好,天上曾依日月明。袖有济人医国手,更闻帛璧召还京。

陶安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47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