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竹堋口

竹堋口

明代 童轩

君住竹堋口,妾家桃花津。来往不相识,青山应笑人。

诗人童轩的古诗

回至馀干望家

明代 童轩

极目天涯路,孤帆千里归。倚门人不见,唯见白云飞。

断肠曲 其二

明代 童轩

江头浪白烟如织,行舟一去无消息。去年有书在洛中,今年书到上临邛。

兰缸昨夜生金粟,今日长安问龟卜。出门不识东与西,游丝落絮随风迷。

漾备早行

明代 童轩

流水黠曲响,乱山重叠横。行行天欲曙,立马看云生。

感寓 其三十四

明代 童轩

朝适易水湄,鹬蚌方怒争。今日复明日,渔者得并擒。

齐楚擅敌国,干戈日相寻。宁知兵久敝,坐使嬴氏并。

雪窗上人兰蕙图

明代 童轩

西川上人号雪窗,丹青好手谁能双。时时泚笔写兰蕙,古厓阴涧如悬幢。

何年貌此清无比,怪石疏篁映流水。翠带新翻凫渚烟,红芽乱吐鸥汀雨。

我昔舟行湘水头,碧云两岸蘼芜秋。满林乌鹊自相语,不见王孙来此游。

此时欲把江蓠荐,彷佛灵均曾识面。西风帆急去如飞,歌断离骚并九辩。

偶从滇南披此图,萋然丛棘相纷敷。援琴欲写意难尽,宛对江潭明月孤。

滇南都阃好事者,臭味相看颇同价。高堂昼永篆烟轻,如坐光风与俱化。

吁嗟兰为王者香,深林寂寞犹芬芳。采之我欲献天阙,肯使鹈鴂鸣秋霜。

送张文元秀才下第归吴

明代 童轩

功名两字古来难,又向西风抱玉还。点额向怜龙未化,泽文犹待豹成斑。

黄芦浅水沙头雨,红树斜阳郭外山。他日重来应得意,一枝仙桂看高攀。

题胡得和金峰樵隐卷

明代 童轩

伐木行歌入远峰,白云黄叶路重重。归来掩耳当时事,门巷无媒草自浓。

感寓 其四十二

明代 童轩

千金结知己,自谓两不疑。诩诩气相下,握手肝胆披。

奈何黄金尽,一朝生别离。潜谋发机槛,反眼相倾危。

朝欢莫仇敌,状类犬豕为。安得金石心,千载永不移。

丹阳晚眺

明代 童轩

春水绿迢迢,空江自落潮。桥头两竿日,烟外酒旗飘。

咏马蹄墨一首柬留守郑广之玉峰李景辉二知己

明代 童轩

汗血曾劳百战场,空遗踣铁在文房。砚台遗迹元霜滑,笔阵朝冲紫雾香。

削玉谩劳龙作剂,藏金聊藉豹为囊。可怜一蹶无人识,却欲追踪后二王。

题大佛洞

明代 童轩

平生好幽胜,所至穷跻攀。今朝衔使命,偶此登名山。

萦回小洞底,豁然异尘寰。蒙茸竹云细,萧飒花雨寒。

下有千尺流,昼夜声潺湲。巍巍大金仙,坐镇石壁间。

岁月知几何,苔藓生斓斑。古今一幻泡,等是何足叹。

我来惬清赏,又得半日闲。振衣起林麓,笑逐孤云还。

望云思亲卷为史侍御赋

明代 童轩

白云悠悠,在天之陬。陟彼岵兮,我心则忧。白云靡靡,在天之隅。

陟彼屺兮,我心则思。我思伊何,父母孔耆。匪无莱衣,莫克娱之。

匪无寸禄,远莫持之。王事靡盬,不遑宁处。瞻望白云,亲舍其下。

亲舍其下,室远心迩。愿言思之,泣涕如雨。

题逸庵卷送王封君还庐陵

明代 童轩

荣沐封恩下禁銮,白云遥指故乡还。湖山有待今犹昔,岁月多情老更闲。

引水遥通新药径,编篱重护旧柴关。东风沙浦春波绿,谁谓鸥盟半已悭。

予按石屏州学偶染瘴疠遂舆至临安公馆药之稍愈因集唐人之句聊以自 ...

明代 童轩

病多慵引架书看,老去悲秋强自宽。

文轨尽同尧历象,蛮方今有汉衣冠。

黄花浥露开江岸,山鸟将雏傍药阑。

惭愧流年筋力少,不如高卧且加餐。

浪花

明代 童轩

不用天边带露栽,只凭风信几番催。一枝才见逶迤动,万朵俄惊顷刻开。

湓浦秋容和雨乱,镜湖春色逐人来。分明一幅西川锦,安得并刀为剪裁。

送李道士还蓬莱山元阳观

明代 童轩

夫容角冠黄锦衣,少日尘寰知息机。去家千里每入梦,蹑舄一年今始归。

放鹤传书山月白,檄龙行雨海云飞。明朝拂袖向蓬岛,芝草琅玕秋正肥。

感寓 其五十

明代 童轩

为政莫若猛,有德斯以宽。火烈望之畏,水以民玩焉。

宁知一念慈,流祸不可旋。萑苻盗群起,尽刈犹草菅。

猛宽贵相济,至哉宣父言。

贺人建桥

明代 童轩

挥却千金为众谋,忽看百尺驾清流。济川事业君堪许,题柱功名我未休。

草径夕阳无驻马,柳阴春水有横舟。令人却忆乘舆处,多少居民病涉愁。

夜宿邓川驿

明代 童轩

风走落叶声,山犬吠不已。披衣夜出户,明月照溪水。

读史十首 其七 于定国

明代 童轩

民不称冤狱讼平,于公持法擅高名。不知京兆当年死,廷尉如何未得情。

童轩

童轩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29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