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见素尚书得谢之韵二首 其一

和见素尚书得谢之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王鏊

把袂枫桥忆去年,旋闻廷论几扶颠。尚方甫听尚书履,春水忙归野渡船。

冠盖便应倾洛社,经筵不道少伊川。从今乌石冈头巘,付与希夷自在眠。

诗人王鏊的古诗

病中五适 其五 布被

明代 王鏊

青绫非所便,芦花亦已寒。木棉足轻柔,病寝梦自安。

幸非公孙氏,客至当何言。

己巳五月东归三首 其一

明代 王鏊

莫把功名更问天,一朝阙下赋归田。迂疏自缺匡时策,衰病多蒙主上怜。

便制荷衣随野叟,永将云路让时贤。太湖波浪如天阔,不碍鸱夷一钓船。

次韵沈方伯良臣为余七十之寿沈与余同生庚午又同在郡胶今同致仕

明代 王鏊

黄发归来共理田,食贫终不羡逢年。泮宫灯火怜相并,李合科名愧独先。

红药花翻分陜路,白鸥沙占太湖边。年来南极当吴分,莫怪乡人拟二仙。

送同年袁德宏还任汉中

明代 王鏊

使君五马西南去,栈道萦纡过剑门。云起褒斜当露冕,鸟啼子午识文轩。

政成六载书仍最,节制三秦势孔尊。多少同年霄汉上,临邛父老莫攀辕。

赠刘司马时雍

明代 王鏊

纷纷末路竞先驰,安石东山起独迟。声望石人真不偶,功名到手可终辞。

虚襟且愿收群策,惫力仍烦治乱丝。中国于今相司马,边陲得似去年时。

次邵侍郎国贤见寿之韵

明代 王鏊

杖藜晓上清风阁,北望云山渺云壑。怀公不见诵公诗,清庙朱弦为谁作。

晨星落落今数公,平生出处将无同。我生与世早多忤,乞身归卧湖山中。

伻来远致两罂水,风致年来那有此。品题未拟桑苧翁,煎法曾傅玉川子。

力田自好任逢年,陇云寄我山中篇。汉庭共诧大人赋,那知山泽非臞仙。

与公周旋亦云久,不饮每酣公瑾酒。子牟魏阙本江湖,公也那能忘黔首。

我心古井终不波,杞人之忧忧岂过。缄诗远寄惠山下,问公究竟其如何。

邵二泉点易亭右得泉有诗次其韵

明代 王鏊

酷怜螭吻泻寒泉,百里曾烦乞剩涓。绕舍双鱼惊岸跃,调符单马罢邮传。

不愁海若卑秋水,会见宣尼叹逝川。大易无言原有象,定应天一在亭前。

忆秉之 其五

明代 王鏊

月下花前每举觞,分题押韵两相当。如今风物依然好,不见来书细作行。

归省过太湖

明代 王鏊

十年尘土面,一洗向清流。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

落霞渔浦晚,斜日橘林秋。信美仍吾土,如何不少留。

舟中望昆山

明代 王鏊

云外孤峰影堕江,船头风浪共低昂。廿年旧事空回首,山自閒时人自忙。

二月真适园梅花盛开四首 其三

明代 王鏊

香雪千山煖不消,我行处处踏琼瑶。绝胜破帽骑驴客,风雪寻诗过灞桥。

病中五适 其三 曲几

明代 王鏊

久眠即不能,久坐仍未得。半眠半坐间,唯尔我为适。

寄语柳仪曹,何伤此为直。

贺李谕德子阳五十得子

明代 王鏊

一颗名珠入掌中,世间万事总堪空。啼声惯试非凡种,瑞气先占隐若虹。

梁灏科名犹可绍,窦家世泽未应穷。莫嫌五十为人父,比似尧夫尚可同。

雨中对梨花四首 其三

明代 王鏊

空庭香雪夜生辉,除却梅花见总非。一种风情还自别,始知西子胜杨妃。

天昭御史家藏王朋梅画屡失而得

明代 王鏊

烟云过眼真何有,每为征东转觉亲。剑化延平应有数,珠还合浦亦缘人。

棘猴技短心良苦,寒具年多迹未尘。记取长公菩萨记,不烦呵护借灵神。

庭梧七首 其五

明代 王鏊

长夜梦初回,月上山之厓。何由知月上,梧桐影横斜。

秉之齿落有诗且羡予齿之牢和其韵以慰之且自慰云耳

明代 王鏊

兄弟一气耳,谁强谁独衰。弟齿齾更落,予发白且蓰。

朝来览明镜,鬅鬙乱如茨。咄哉此二疾,自古谁能医。

太公口含两,张苍一无之。年皆过百岁,天岂云独私。

人生真大梦,世事如奕棋。社栎散乃寿,自全本支离。

兄弟幸在告,为乐当今兹。湖山共追逐,杖藜未须支。

头童与齿豁,韩公浪云悲。西山朝气爽,不妨拄空颐。

天平范氏坟

明代 王鏊

衰年不减登临兴,福地灵山搜欲罄。城西诸峰吾所嘉,就中尤爱天平胜。

亭亭一盖倚苍冥,俨若端人人自敬。狮山奔伏象山回,支硎秦台皆退听。

横山当面横作屏,背拥莲华互相映。林林万石相拄撑,倚插半天欹不定。

蹲如虎豹奋攫噬,鶱如鹏鲸恣豪横。勇如武士力赑屃,秀如女子色娟靓。

我来敬拜太师坟,松柏阴森趋一径。忽瞻万笏森向天,直气喷薄凛犹劲。

乃思范公立朝时,正色危言拄邪佞。兹山固合生兹人,崧岳降贤尼孕圣。

吴山第一称天平,宋家第一称文正。高风千古允作合,仰止岩岩续前咏。

消夏湾 其一

明代 王鏊

四山环列抱中虚,一碧玻瓈十顷馀。不独清凉可消夏,秋来玩月定何如。

洞庭新居成

明代 王鏊

归来筑室洞庭原,十二峰峦正绕门。五亩渐成投老计,三台谁信野人言。

郊原便自为邻里,水木犹知向本源。莫笑吾庐吾自爱,檐间燕雀日喧喧。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5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