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范氏近竹园

过范氏近竹园

明代 王鏊

昔闻临顿里,近在古城东。甫里先生宅,龙图老子宫。

幽亭花外远,曲径柳边通。五月无烦暑,琅玕满院风。

诗人王鏊的古诗

次韵东冈十咏 其一

明代 王鏊

五亩幽栖地,谋生不愿馀。门淹户牖辙,架秩邺侯书。

富贵凭蕉鹿,文章辨鲁鱼。尚馀骄吝在,且欲倩君锄。

奉和谢氏三亭之韵 其一 望海亭

明代 王鏊

方岩缺处著幽亭,岌嶪多应负巨灵。弱水蓬莱真可到,天台雁宕亦分停。

鲎为帆起当窗见,潮作风来吹酒醒。我欲更从高处望,齐州九点雾中青。

七月三日大风

明代 王鏊

去年七月飓风作,驾海驱山势何恶。沿江滨海万人家,一半漂流喂蛟鳄。

今年七月仍飓风,驱山驾海势略同。人家有备幸多免,禾偃木拔岁则凶。

我闻有道唐虞世,风不鸣条雨沾块。休徵五事来应时,百谷用成民用乂。

当今公道如天开,金縢既启群公来。宾贤养老天子圣,风伯尔独胡为哉。

送李端彝端行昆仲还嘉鱼 其一

明代 王鏊

二李高风挽不回,巫山衡岳漫崔嵬。凭将一掬怀人泪,洒向黄公旧钓台。

知乐亭

明代 王鏊

深巷逶迤接远汀,小园花竹闭幽亭。春池水漫鱼游乐,午院风微鹤梦醒。

有榻可能分我坐,无弦元不要人听。日长读罢参同契,正对前山一点青。

匏庵和乐天五十八归来因同赋

明代 王鏊

五十八归来,于我似差速。其如迂懒性,世事昧五六。

多病况早衰,须鬓失旧绿。辞家今几年,但看庭前木。

寸根手自移,今已如立竹。从公归去来,家住湖山足。

和刘司马失子二首 其二

明代 王鏊

死生难得似东门,泪眼逢春转觉昏。顿悟眼从迷处得,浮生须著梦中论。

雪迎炽炭愁方却,月近顽云势易吞。嬴博有封那复记,庭前苦竹已生孙。

题秉之塘桥新楼

明代 王鏊

惠连特地起高楼,准拟常时上相游。林屋两峰从海涌,太湖万顷接天流。

日陈六艺兼诸史,势压三山与十洲。无限风光无限思,赋才须是仲宣优。

送陆汝昭通守东昌

明代 王鏊

羡君拔擢之官去,愧我蹉跎出饯迟。门外我知车几两,城边空复立多时。

文章自小曾推陆,画诺于今合付资。他日东昌为过客,风谣谁采道傍诗。

送林方伯还闽

明代 王鏊

安定苏湖教独行,无能还愧老门生。几年阔别无消息,四海相逢是弟兄。

荀氏八龙俱騕袅,唐家九牧世簪缨。燕山岁暮征车发,把酒城东万里情。

铜垆

明代 王鏊

陶鼎轻明怯远行,竹垆体制尚彭觥。江南新样今如此,厨下馋童作么生。

鼎涌翠涛知火候,几消红雪沸汤鲭。弥明正自多言语,好在刘侯莫浪争。

秋日斋居值雨已而大雪呈韩亚卿二首 其二

明代 王鏊

愁霖何富晴,怪雪忽已积。狂飞九月晦,无乃太急迫。

宁当大庭贺,终作虚檐滴。不知堆为盐,但未大于席。

为祥或为灾,众口纷籍籍。已闻半月前,何论一日隔。

愁吟欲附火,块坐惟面壁。得无袁安僵,除是张华识。

饱食亦已多,敢恨斋房寂。

己未岁南归至德州口占

明代 王鏊

舟发河西冰塞川,败林枯叶总萧然。德州杨柳青青在,南北端疑有二天。

春日山行三首 其三

明代 王鏊

竹杖芒鞋触处轻,煖风迟日近清明。天公似识游人意,特借春来几日晴。

恩赐玉带麒麟服 其一

明代 王鏊

宝月团团甫琢成,老臣何德比琼英。蟠惊夜室流虹影,行眩天街积雪明。

芍药献围曾有兆,蒹葭倚坐若为荣。皇恩锡处如山重,肯换秦家十五城。

寄河南顾参议崇善二首 其二

明代 王鏊

曾子何曾解杀人,市中有虎未为真。清时正是功名会,莫为吴山早乞身。

和林都宪见素侍用见寄之韵三首 其二

明代 王鏊

俯仰乾坤思有馀,民风渐降已非初。东都气节真堪重,西晋风流好是虚。

慷慨有怀公揽辔,残生无用我耽书。七闽风月谁收管,多在云庄一亩居。

壬子校文南畿得诗十二首 其十二 陈朝旧城

明代 王鏊

江东天险天削成,长江为堑山为城。南朝天子慎封守,城外筑城随地形。

盘盘青山出复没,筑城密补青山缺。龙潭起至金川门,百里绵延城不绝。

青山四绕城四周,雁飞不过神鬼愁。北兵纵健无羽翼,礼乐兵刑何用修。

益州楼船夜飞渡,虽有金汤没人戍。

恭送孝穆皇太后梓宫迁祔茂陵

明代 王鏊

露宿千官绕,风悲万木号。配天同浩荡,启圣亦劬劳。

红日低黄屋,青山映白袍。谁云金口远,还接茂陵高。

贺师邵初授御史次师陈韵

明代 王鏊

越溪芝秀丽春晴,瑞应人传豸府名。一日文章惊豹变,百年风节爱冰清。

大廷纠劾当宸立,秘殿传宣傍辇行。闻说马周工献替,九重还补舜聪明。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5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