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鏊
年来偪仄缘何事,咫尺溪山到未能。郭外清游还送客,林间软语忽逢僧。
空庭石在头宁点,溪壑龙亡气尚腾。不必悬厓留姓字,古苔埋没几人曾。
卢师召侍御新建范文穆祠于石湖傍有诗次其韵
万木阴森荫画梁,淳熙奎画尚流光。一丘占尽吴山胜,二水分萦越垒长。
枯坐老禅依竹影,时来估客荐蘋香。雪坡天境依稀在,莫把名园比洛阳。
内阁赏芍药二首 其二
张席阶前对凤池,天香还发去年枝。春归香地偏应早,花到今年分外奇。
锦幔不收风力软,玉盘频昃露华滋。扬州胜事何须说,黄阁今成几卷诗。
题画牛 其一 李密
牛背蒲鞯稳若舟,吾伊声里触前驺。当时项羽成何事,能使郎君读未休。
延哲初就外傅
宫墙数仞岂云低,童子何知亦许跻。问学不殊山进止,吾伊只在巷东西。
诗书老去还堪付,头角年来欲渐齐。胜事要留为世讲,庾郎非是厌家鸡。
抱子猿
庄周亦有言,虎狼仁独至。今观王孙猿,其性复如是。
胡为吾人中,乃有乐羊辈。
襟带江湖楼为仲山都宪作
三江东去五湖西,特起高楼枕碧溪。桐里波光天外小,洞庭山色雨中迷。
人怀范蠡舟难及,地压滕王阁尽低。犹有仲淹忧不忘,倚阑无语到乌栖。
送同年俞副使浚之四川兵备
控带西南坐上游,安危须共主分忧。蜀人危老怀张咏,边计从前仗武侯。
地远乌蛮耕更早,天高白帝镇横秋。雪山不见南来雁,书寄同年几日收。
庭梧七首 其五
长夜梦初回,月上山之厓。何由知月上,梧桐影横斜。
将发阻风
晚发西山舟欲北,天风吹我复还家。十年一到非容易,独立平原看稻花。
十三绝句 其六
缚得名王气转雄,凯歌声里拥元戎。发踪不用萧丞相,合与官家第一功。
寄福建戴方伯
东南士子说先生,风裁森严鉴赏精。再顾市中烦伯乐,一言堂下识鬷明。
台中自后人难继,吴下于今俗顿更。东望三山云万里,春风朔雪不胜情。
谢郭长洲惠橘二首 其一 朱橘
雕柈红玉写累累,四月江南见亦稀。只讶蜂房输与蜜,谁将猩血染为衣。
饤来客座惊三绝,种向家园待十围。他日洞庭修橘谱,便应书作郭公绯。
消夏湾 其二
画船棹破水晶盘,面面芙蓉正好看。信是人间无暑地,我来消夏又消閒。
雪后有怀小适园三首 其二
小圃今何似,还成步步瑶。兴如行灞岸,愁似泊枫桥。
饥啅鸟啼柳,迷寻鹿覆蕉。悬知连日雪,小径没人腰。
送僧归西山
月明曾借上方眠,竹几蒲团对夜禅。落日故园心万里,一云飞处是吴天。
六十初度自寿四首 其一 浪淘沙
今日是生时。满座亲知。都来上寿把金卮。百岁人生今过半,好共开眉。
玉带挂花枝。醉墨淋漓。世间名利不关伊。况复功成名遂了,不乐何为。
闰八月中秋夕再至灵岩
灵岩高处尚堪梯,佳节重来路不迷。日落湖山天远近,云移台殿月东西。
千年杜宇还悲蜀,一舸鸱夷竟去齐。往事凄凉那可问,悬崖荒藓没前题。
贺李谕德子阳五十得子
一颗名珠入掌中,世间万事总堪空。啼声惯试非凡种,瑞气先占隐若虹。
梁灏科名犹可绍,窦家世泽未应穷。莫嫌五十为人父,比似尧夫尚可同。
陪夏宪副正夫游石湖
东风湖上试春衫,树杪飞桥破石岩。废宅草深悲往事,断碑苔没认馀劖。
上方云影层层塔,震泽波光隐隐帆。吊古登高兴无限,归途西日在松杉。
岁暮有怀木斋阁老因寄
东山谢傅近何如,尚忆同游玉署初。岁月阅人双短鬓,功名过眼一蘧庐。
剡舟有兴空回棹,塞雁无缘得寄书。闻道西湖好风日,几回命驾复踌躇。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510篇诗文
玉汝看葵见寄
送徐司空致仕
入仙献寿图
怀恃卷为归仁赋
和
己巳五月东归三首 其一
送王允常佥事之广东
天昭御史家藏王朋梅画屡失而得
题秉之塘桥新楼
五色菊 其一
三十五初度
咏然枕灯
读击壤集效其体 其三
九月晦日玉延亭看菊
贺师邵初授御史次师陈韵
送盛斯徵都宪巡抚江西
重到宜兴
除夜三首 其三
奉和谢氏三亭之韵 其三 采藻亭
朱天成寄酒味变
陆凤刲股愈母疾
沽头行三首赠陈水部 其三
邹道士听雨堂
辽城怀古二首 其二
病间偶成
夏日应制 其二
七月三日大风
送尤宗阳进士之京 其二
燕巢叹
重改灵岩玩月诗
送表兄叶志通
碧螺峰
小适园桃花忽开 其一
得雨赠王郎中
兰竹
咏并蒂莲三首 其一
听人弹琴
金氏亭上赏菊昔曾于此看牡丹
送苏伯诚编修佥江西宪司提学
八月十六夜匏庵携酒过宜晚轩 其二
送唐子畏之九仙山祈梦
次韵东冈十咏 其四
庭梧七首 其七
赠琴士杨凌
赠全卿
游太湖
五色菊 其二
过邓尉山题天真上人新开禅院
重阳后复雨速东冈
王应爵侍御家园八景 其二 静观轩
石公山试剑石
春日应制 其二
次韵秉之莲花镫
寄河南顾参议崇善二首 其一
送同年何汝玉知赣州府
次韵沈方伯良臣为余七十之寿沈与余同生庚午又同在郡胶今同致仕
赠况山人
朱半山挽词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