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明代 王鏊

平生翰苑诗书腹,此日野人藜苋肠。金谷萍齑殊可厌,芜亭麦饭略相当。

煎汤未用呼莺粟,贮廪惟堪与鹤粮。若说菜根风味好,小园多有不须行。

诗人王鏊的古诗

次韵徵明失解兼柬九逵

明代 王鏊

野渡空横尽日舟,蒹葭生满白蘋洲。毛嫱葭倚能倾国,稊稗宁知剩有秋。

学就屠龙谁与试,技同操瑟不相谋。人间得失无穷事,笑折黄花插满头。

抱子猿

明代 王鏊

庄周亦有言,虎狼仁独至。今观王孙猿,其性复如是。

胡为吾人中,乃有乐羊辈。

次韵文徵明见赠之作

明代 王鏊

十年稳卧碧山阿,姓字无缘落谏坡。江上野凫元自佚,日边威凤况云多。

正逢圣理方更化,岂谓温纶亦漫波。几度怀恩思自效,蹇疲难进欲如何。

送茹銮知唐县

明代 王鏊

南省曾看驱笔阵,中山坐见播风谣。万家赤县仍为冀,千古青山尚记尧。

蟀蟋诗中怀旧俗,桑麻影里布新条。国朝循吏今谁是,青史无令久寂寥。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 其四

明代 王鏊

雨前山寺移新竹,雨后新稍透屋长。却忆燕南两丛筱,便名医俗可能当。

次韵东冈十咏 其七

明代 王鏊

未能齐出处,犹幸得齐年。郭泰舟同载,陈蕃榻借眠。

溪山朝上日,墟落晚生烟。村径相过近,诗成几百篇。

亲政篇

明代 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湍湍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桧轩

明代 王鏊

虎山鸠峰两岞崿,西金亭亭宛如凿。问谁居者两吴君,结发清修老弥恪。

当年何人送桧栽,栽向庭前小芸阁。时时兄弟坐两偏,偏袒吟哦双露脚。

我行十载还过之,翠壁苍崖人去邈。庭中老桧参天长,昔拱今来十围弱。

古苔驳落文章隐,苍玉拳奇根节错。半空时战风雨声,平地恐作蛟龙跃。

万牛回首亦不动,遮莫千秋卧云壑。木强取柱柔取束,社栎自全终自怍。

樊侯种漆已阔疏,魏王贻瓠还濩落。何如种树还种德,德树同荣扫寥廓。

为君封殖表双高,他日山人过必作。

王应爵侍御家园八景 其六 慕濂亭

明代 王鏊

花中有君子,濂翁后谁爱。勿与流俗言,牡丹时所贵。

送吴大章还宜兴

明代 王鏊

试罢彤廷便乞还,不教名字落人间。小团龙凤春前雨,罨画楼台水面山。

文彩传来多似舅,功名老去只如閒。洞庭东望无多路,楚颂亭成有旧颜。

雨中对梨花四首 其一

明代 王鏊

一年花事又阑珊,自笑閒官不得閒。小巷梨花三日雨,一枝犹得举杯看。

王唯颙款鹤轩 其二

明代 王鏊

鹤鹤来前听我言,知君六翮快腾翻。云霄纵得天风便,惠养能忘旧主恩。

和林都宪见素侍用见寄之韵三首 其一

明代 王鏊

止足平生不愿馀,肯将道义负心初。诗传将白邮应困,门引邹枚席尚虚。

甲第又承三世学,皂囊曾草万言书。交游海内知多少,尺牍何人问隐居。

小适园桃花忽开 其一

明代 王鏊

春来未识东风面,忽在吾家小圃中。斜凭阑干成独笑,东西相映两株红。

石公山试剑石

明代 王鏊

悬崖峭壁立千尺,有洞虚明忽中坼。吴王宝剑乌能然,恐是巨灵神斧劈。

至徐州口占四绝 其三

明代 王鏊

五月舟行齐鲁间,黄尘能富水能悭。朝行汴泗交流处,巨浸家家过屋山。

送刑部员外郎王存敬省祖

明代 王鏊

风飘飘,绶若若,游子东归乐复乐。桃花流东思天台,季父有书夜到来。

我今不去胡为哉。世上何人年百岁,天厚吾人岂无意。

从今百岁又几何,来日苦少去日多。假令就有黄金百,已去光阴谁买得。

百岁千金买不回,一日三公换应直。白玉为浆麟作脯,子拜父前父拜祖。

邻人拥满墙头看,何用长安为好官。

送僧归西山

明代 王鏊

月明曾借上方眠,竹几蒲团对夜禅。落日故园心万里,一云飞处是吴天。

襟带江湖楼为仲山都宪作

明代 王鏊

三江东去五湖西,特起高楼枕碧溪。桐里波光天外小,洞庭山色雨中迷。

人怀范蠡舟难及,地压滕王阁尽低。犹有仲淹忧不忘,倚阑无语到乌栖。

凤雏行赠毛锡朋

明代 王鏊

凤兮凤兮,何睹之艰。一出于虞廷,再鸣于岐山。迩来三四千年间,寂寥兮不闻不见,徒闻凡鸟声间间。

梧桐兮萋萋,竹实兮离离。迟尔之来兮,览德辉而下之。

一鸣兮使我朝廷清,法度贞,三台明润无搀枪。再鸣兮使我四海平,礼俗成,百蛮朝贡无甲兵。

鸟中之凤人中豪,河东之薛隆中庞。谢家池上名俱高,毛翁之鸣当云霄。

有雏丹穴文九苞,龙文燕颔谁可曹。毛生毛生真凤毛,一鸣兮再鸣兮,吾将侧耳听尔于明盛之朝。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5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