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听人弹琴

听人弹琴

明代 王鏊

薰风长日庭院深,有人危坐弦鸣琴。悽其人作履霜操,划然忽造崩山音。

大弦春温小廉折,大小廉温无间歇。月斜窗户鸿飞高,秋入园林蝉语咽。

抚弦按指忽变之,袅袅馀音如欲绝。欲绝不绝还丁丁,幽谷幽禽饥啄雪。

黄昏风雨势振天,天青雨歇山娟娟。衣冠相对坐终日,日与文王孔子相周旋。

烦君试作南薰调,去和虞韶向廊庙。

诗人王鏊的古诗

送张学士廷祥之南京

明代 王鏊

除书一纸墨淋漓,同向彤廷舞蹈时。实录两朝无字愧,高名四海是人知。

东山强为君恩起,南国多因母老移。门对钟峰无一事,日高睡起好题诗。

和马少卿见慰独居之韵

明代 王鏊

空斋脉脉坐黄昏,读罢韦编自掩门。小憩花阴成独步,满庭月色共谁论。

老来转觉尘心远,梦觉惟知夜气存。骑马故人如见过,小奚呼酒尚能温。

八月十六夜匏庵携酒过宜晚轩 其二

明代 王鏊

月夕花朝送酒频,朱周李赵陆徐陈。十年亦是须臾事,对月今宵只二人。

览黄省曾明水集

明代 王鏊

勉之生也少,所负良崎嵚。虽从诸生游,而怀物外心。

赋诗何所师,泠泠秋涧琴。钟生去我久,谁复赏此音。

不见昭代士,丽藻映词林。元间与大吕,一鸣喙皆瘖。

青紫俯首拾,为国希世琛。

忆秉之 其三

明代 王鏊

岁岁春山得共游,蓝舆轧轧两夷犹。如今不用登临去,花落花开独自愁。

春日山行三首 其三

明代 王鏊

竹杖芒鞋触处轻,煖风迟日近清明。天公似识游人意,特借春来几日晴。

归自西洞庭阻风登鼋山绝顶

明代 王鏊

亲朋挽衣留不住,逆风舟向平滩驻。滩头寂寞谁与言,青鞋飞纵颠厓步。

鼋头戴山山不崩,东望东海西吴兴。群峰罗列七十二,如拱如立如奔腾。

我行天下亦多矣,所至有山或无水。其间有水却无山,何处能兼山水美。

苍茫万顷浮孱颜,惟有海上三神山。杳然可望不可到,不如此地日夕随我往与还。

胡为十年才一到,风乎尔知吾所好。

游太湖

明代 王鏊

茫然不省是人间,却有人家住近湾。一处便须终日坐,百年能得几时閒。

将开复合雨馀雨,乍有忽无山外山。安得扁舟如范蠡,遍寻七十二孱颜。

内阁赏芍药二首 其二

明代 王鏊

张席阶前对凤池,天香还发去年枝。春归香地偏应早,花到今年分外奇。

锦幔不收风力软,玉盘频昃露华滋。扬州胜事何须说,黄阁今成几卷诗。

亲政篇

明代 王鏊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盖上之情达于下,下之情达于上,上下一体,所以为“泰”。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上下间隔,虽有国而无国矣,所以为“否”也。

  交则泰,不交则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见,止于视朝数刻;上下之间,章奏批答相关接,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非独沿袭故事,亦其地势使然。何也?国家常朝于奉天门,未尝一日废,可谓勤矣。然堂陛悬绝,威仪赫奕,御史纠仪,鸿胪举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视之,谢恩见辞,湍湍而退,上何尝治一事,下何尝进一言哉?此无他,地势悬绝,所谓堂上远于万里,虽欲言无由言也。

  愚以为欲上下之交,莫若复古内朝之法。盖周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正朝,询谋大臣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为内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视朝,退视路寝听政。” 盖视朝而见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听政而视路寝,所以通远近之情。汉制: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门曰承天,元正、冬至受万国之朝贡,则御焉,盖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极门,其西曰太极殿,朔、望则坐而视朝,盖古之正朝也。又北曰两仪殿,常日听朝而视事,盖古之内朝也。宋时常朝则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正旦、冬至、圣节称贺则大庆殿,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试进士则崇政殿。侍从以下,五日一员上殿,谓之轮对,则必入陈时政利害。内殿引见,亦或赐坐,或免穿靴,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盖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极也;外朝,象天市也;内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国朝圣节、冬至、正旦大朝则会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则奉天门,即古之外朝也。而内朝独缺。然非缺也,华盖、谨身、武英等殿,岂非内朝之遗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刘基,永乐以来如杨士奇、杨荣等,日侍左右,大臣蹇义、夏元吉等,常奏对便殿。于斯时也,岂有壅隔之患哉?今内朝未复,临御常朝之后,人臣无复进见,三殿高閟,鲜或窥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积。孝宗晚年,深感有慨于斯,屡召大臣于便殿,讲论天下事。方将有为,而民之无禄,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为恨矣。

  惟陛下远法圣祖,近法孝宗,尽铲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华、武英二殿,仿古内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从、台谏各一员上殿轮对;诸司有事咨决,上据所见决之,有难决者,与大臣面议之;不时引见群臣,凡谢恩辞见之类,皆得上殿陈奏。虚心而问之,和颜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尽。陛下虽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灿然毕陈于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内朝所以通远近之情。如此,岂有近时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时,明目达聪,嘉言罔伏,野无遗贤,亦不过是而已。

荆溪杂兴六首 其六 善权寺

明代 王鏊

兹山信有神灵护,栋宇传闻自太和。雷篆宇书犹可辨,星坛月馆递相过。

颠崖桧偃苍龙蜕,坏藏经翻白马驮。应笑重来王相国,不将玉带系山阿。

四月九日与弟秉之进之过通安桥顾氏因偕玄敬登阳山绝顶次日过虎山 ...

明代 王鏊

阳山高哉几千丈,箭缺遥瞻在天上。一朝置我箭缺傍,坐觉诸山皆退让。

太湖汀滢平于杯,夫椒包山近相并。山腰鸟道何盘盘,十步九折行且叹。

昌黎正逢衡岳霁,太白休歌蜀道难。夫差悔悟苦不早,公孙白骨缠荒草。

子胥伯嚭两丘墟,天地茫茫人易老。划然长啸来悲风,一杯敬酬浮丘公。

何时借我绿玉杖,从此拄过扶桑东。诗成西日下山去,回视山椒但烟雾。

六月十九日避暑偃月冈

明代 王鏊

酷暑人间无处避,短舆侵晓过东冈。方塘曲涧清泉激,翠竹苍松白日凉。

苔色便教铺枕席,藤枝聊可挂冠裳。渴心两月今朝写,玉斗无烦劝蔗浆。

读白集

明代 王鏊

朝事不预闻,人事不复理。家事不复关,身事不复治。

翛然卧榻上,乃至无一事。长日谁与言,太原白居易。

送李端彝端行昆仲还嘉鱼 其四

明代 王鏊

武昌西去是嘉鱼,纵有鱼来不寄书。林屋天高无去雁,他年何处问何如。

山行三首 其三 灵岩怀古

明代 王鏊

夫差霸业今何在,香径琴台鹿自游。天际青山还故国,夜深明月有荒丘。

涛声不尽英雄恨,草色犹含粉黛羞。莫为吴宫多怅望,今来古往总悠悠。

至徐州口占四绝 其二

明代 王鏊

人说兹行恰似游,棹歌声里下徐州。朝来独坐蓬窗底,两岸青山送去舟。

赠僧还杭州

明代 王鏊

遍游雁荡与天台,少室灵岩到五台。自是此身无系著,信于何处见如来。

高閒作字元非幻,灵彻题诗漫倚才。惭愧韩公长扰扰,穷年学道只空回。

石公山石洞

明代 王鏊

石公之景殊不恶,巨石悬空欹不落。争知不是补陀山,中有仙人俨缨络。

韩侍郎庭中芍药盛开

明代 王鏊

露浥红香湿未乾,绿阴深静护彫阑。频来未许重门掩,色重谁将碎锦攒。

剪伐无心还比召,带围有兆亦同韩。道人自是忘情者,莫作当年侍史看。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51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