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哭欧阳三弟叔敬沈湘六首 其五

哭欧阳三弟叔敬沈湘六首 其五

明代 王夫之

瓣香洒血气奔雷,采葛歌残击筑哀。十四年来争一死,英雄消受野棠开。

诗人王夫之的古诗

和梅花百咏诗 其六十三 西湖梅

明代 王夫之

缥渺芳情送画船,苏堤莫诧柳如烟。葑田捲尽琉璃现,此是开山白乐天。

小重山 讯游人

明代 王夫之

闻道韶光色色新。青骢骄玉勒、踏芳尘。河桥嫩柳折殷勤。

全不管、叶叶翠眉嚬。

莺语咒含嗔。子规催不转、未归人。东皇若肯惜馀春。

红药在、重染茜香匀。

忆秦娥 病中寒卧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寒无那。冻云乍裂晴难果。晴难果。纸窗低觑,庞眉深锁。

年华容易催人过。寒威荏苒留人卧。留人卧。乍梦春生,鸡声啼破。

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 其十一

明代 王夫之

燕台多高风,易水扬洪波。白日照绮疏,冠洪相经过。

踔厉古今间,感慨何其多。望诸无返驾,洹上计复讹。

黄金台己芜,北望空山阿。宋子迹云远,谁为绍悲歌。

雨余小步

明代 王夫之

莲花莲叶柳塘西,疏雨疏风斜照低。
竹箨冠轻容雪鬓,桃枝杖滑困春泥。
垂虹疑饮双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
不拟孤山闲放鹤,鹁鸠恰恰向人啼。

竹枝词十首

明代 王夫之

嫩鹌鹑斗不相降,野鸳鸯飞不作双。昔年挑冰上雪岭,今年贩水下长江。

鼾睡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拂拭南窗小榻空,绿阴鏬里纸光红。昨朝狼籍今朝在,花自轻飞柳自浓。

玉连环 述蒙庄大旨答问者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生缘何在,被无情、造化推移万态。纵尽力、化与分疏,更有何閒心,为之偢睬。

百计思量,且交付天风吹籁。到鸿沟割后,楚汉局终,谁为疆界。

长空一丝烟霭,任翩翩蝶翅,泠泠花外。笑万岁、顷刻成虚,将鸠鸴鲲鹏随机支配。

回首江南看烂漫,春光如海。向人閒到处逍遥,沧桑不改。

春日书情

明代 王夫之

春云覆千里,飞雨来微霄。良阴不待旦,宿昔非崇朝。

蘅皋英犹缓,蕙圃芳未遥。连卷仍故蘤,敷被丽新条。

佳人阻采若,含情虚握椒。行迈匪康涂,中心写长谣。

暑过友人新斋六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烧灯照双影,两心在影中。影随灯去留,此心满虚空。

女冠子 卖姜词○余旧题茅堂日姜斋此更称卖姜翁非己能羡聊以补人 ...

明代 王夫之

卖姜来也。谁是能酬价者。不须悭。老去丝尤密,酸来心愈丹。

垂涎休自闷,有泪也须弹。最疗人閒病,乍炎寒。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十二 祝京兆允明 悲秋

明代 王夫之

独坐不知秋日短,行年唯有鬓霜新。病过柳市愁京兆,梦记番禺狎海人。

泡影勋名消易得,牢骚日月阅来亲。乌藤拄杖明朝事,怕见丹枫映水滨。

生查子 咏史六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长平十万人,一夜秦坑杀。鱼死浊流中,不祭乘时獭。

死坑未是愁,唯有生坑恶。眢井埋蟾蜍,欲跳只三脚。

咏史二十七首 其二十四

明代 王夫之

习气齐邱说法,门头唐主参禅。圆顶方袍天子,黄扉紫阁神仙。

渔家傲 樵歌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煨芋喷香斟卯酒。扳萝不怕寒崖陡。黄叶飕飕麇鹿走。

君知否。夜来野烧霜枯后。

林外炊烟青一绺。斜阳又转苍溪口。莫怪逢仙柯已朽。

眈棋久。人閒残局难丢手。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五

明代 王夫之

琼尖新炕凤毛毸,玉版兼蒸龙子胎。新化客迟六峒远,明朝相趁出城来。

旅警五首 其四

明代 王夫之

闭户读残书,居然有户牖。出门对群动,未必免濡首。

无曰无知音,日月皆针灸。彻骨疗沈疴,焉得辞老丑。

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 其十九

明代 王夫之

念我心所欢,远在玉山岑。戴胜冠崔嵬,文鸾奏知音。

妙药青麟脂,薰风生瑶琴。日夕延伫之,绵邈心淫淫。

三五明月满,光晖发云林。神爽一相接,携手连讴吟。

企望亦不遐,悲哉年岁侵。

春云怨 春雨

明代 王夫之

一宵风雨。将小窗曙色,朦胧勒住。惊起数声啼鸟,多在碧烟深重处。

肥绿欺人,瘦红欲尽,流水无情向南浦。红药多憨,翠胎未吐,还遣花期误。

问春拟向何方去。怕芳草天涯,萋萋非故。记得年时踏青路。

燕子重来,梦里楼高,望迷烟树。桃叶难凭,流莺不管,自绾柳丝低诉。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58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