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夫之
灵药成虚旧恨空,征衣无那楝花风。丝丝春雨垂帘下,又向天涯识塞鸿。
清平乐 咏萤
夕风乍定。冉冉穿芳径。曲沼欲寻鸳侣并。却是伶俜孤影。
来回柳岸苔阴。不知露冷更深。几点残星未落,一弯斜月初沈。
题芦雁绝句十八首 其十
书人欲倦曳波长,一幅皑皑侧理光。尽捲丹坟归竹素,不留之绕待雌黄。
敔筑土室授童子读题曰蕉畦口占示之四首 其二
脆绿怜弱干,勿为霜雪侵。春风动雷雨,须长一千寻。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二
湿云不起万峰连,云里闻他笑语喧。一似洞庭烟月夜,南湖北浦钓鱼船。
题芦雁绝句十八首 其十三
惊心矰
洞庭秋三十首 其二十四
微风软縠退以听,濯濯平远拔昭灵。吝俭濯情不获巳,险阻大造故须经。
馀霞半壁从明灭,征雁万双亦伶俜。居然幻泡警凉魄,无数浮心一日扃。
庶仙片纸见讯云年过七十未为非幸无容局促萦心既佩良规因之自广
素云方西飞,归鸟仍南征。迁流无止势,蠕动况有情。
天宇敞寥廓,虚牖延孤清。竹素涵前古,静对终吾生。
故交惠尺书,整襟拜投琼。奖以息吹万,因之返素精。
寓形良有涯,勿为化所惊。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五
琼尖新炕凤毛毸,玉版兼蒸龙子胎。新化客迟六峒远,明朝相趁出城来。
忆秦娥 本意怀仙
骖鸾去。还来太华峰头住。峰头住。不远人閒,迷濛烟雾。
神山无蒂飞鲸渡。迢迢紫海清都路。清都路。天酒花倾,云韶鹤舞。
苏幕遮 翠涛以新诗见怀作此答之
老犹惭,愁不死。燕子衔来,无限伤心字。春衔三分还似此。
和雨和烟,了却韶光事。
有如痴,仍似醉。短剑光销,红蜡倾珠泪。一片潇湘东下水。
谁遣无情,长惹飞花坠。
铁牛庵下忽不喜往
僧汲水声处,旋归未掩关。喜寻黄叶湿,已度夕阳閒。
添字昭君怨 春怀
茸草偏生南浦,桃叶半遮芳树。东风何用苦相催,缓缓来。
刚倩柳绵黏住,又被落红勾去。麟洲闻有返魂香,海天长。
怀入山来所栖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辄畅然欣感各述以小诗得二十 ...
宛转破千嶂,平畴起绿烟。自然知兰若,不过鸟飞边。
洞庭秋三十首 其十七
法界孤微此泬寥,鲲游亦竦等鹪鹩。环区不鲠鱼头乙,泓水方凝雀目椒。
浓露可怜添浥润,片云何恃得逍遥。穷涂收拾千年恨,虾国游谁出斗跳。
题芦雁绝句十八首 其十六
秋心万古此潇湘,汉苑胡关带恨长。谁道灵均哀思绝,唯将鶗鴂怨年芳。
咏史二十七首 其五
公主盘飧赌命,上卿片唾输头。偏是羁孤臣妾,贪他菌蟪春秋。
和梅花百咏诗 其四十三 老梅
天涯迟暮岁寒心,浅着铅华远罩阴。消渴文园相待久,黄金为买白头吟。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十九 李廉访攀龙 登眺
绝巘岧峣接太清,登临极目羽翰轻。青徐海色侵牛斗,河朔云山拥凤城。
汉树龙鳞秋色爽,秦碑屃赑暮烟横。探崖欲问长生诀,咫尺蓬壶万里情。
绝句八首 其八
閒简蝇头字,芭蕉雪里心。青青河畔草,自有鬼能吟。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三十五 曹兰台学佺 感时
杉关关外几分春,已报江干惹战尘。临水报浇三日洒,看花无那百年人。
仙函难访龙韬秘,瑶草谁于御辇亲。暂与风光相蕴藉,巡池杞柳亦芳辰。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摸鱼儿 其八
补落花诗九首 其五
捣练子 咏愁
水调歌头 咏怀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六
拟古诗十九首 其三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二十七 簪梅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五十 檐梅
和一峰虚中是神主五首 其四
忆江南 寒月四首 一
一剪梅 答须竹所问
避暑王恺六山庄会夕雨放歌
走笔赠刘生思肯三首 其一
摊破浣溪沙 病中与刘李二生夜话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二 杨提举维桢 嬉春
解语花 鸳鸯梅
追和王百谷梅花绝句十首 其一
临江仙 山矾
来时路
西江月 重过续梦庵
生查子 秋感
和梅花百咏诗 其四十九 宫梅
竹枝词十首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二十三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六 高太史启 梅花
二郎神 七夕
绝句八首 其七
游子怨哭刘母四首 其二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十 书窗梅
咏史二十七首 其四
咏史二十七首 其十五
孤雁行和李雨苍
咏史二十七首 其二十四
暑过友人新斋六首 其五
春初雨歇省家兄长夏庵□□□□□中惘然有作 其六
忍俊九首 其九
先秋闪日作
玉楼春 归雁
和梅花百咏诗 其六十八 汉宫梅
山月歌
洞庭秋三十首 其十五
玉楼春 白莲
胡安人挽诗
听月楼倦客归山留别翠涛王孙
浣溪沙 山行
和梅花百咏诗 其九十三 未开梅
哀管生永叙
拟古诗十九首 其九
玉女摇仙佩 霜叶
桂林偶怨
拟古诗十九首 其十六
念奴娇 对镜
和白沙梅花 其一
青玉案 秋海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