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四

南岳摘茶词十首 其四

明代 王夫之

一枪才展二旗斜,万簇绿沈间五花。莫道风尘飞不到,鞠尖队队满洲靴。

诗人王夫之的古诗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五十六 青梅

明代 王夫之

花事阑珊绿覆除,累累带雨更愁余。涛笺藉染胭脂色,聊寄江南一纸书。

粤奴初识雪歌

明代 王夫之

剪发粤雏年十四,闻人说有霜雪字。正月人残度岭来,桃花郴水春流腻。

经年绝望望南天,落叶黄云栖瞑烟。飘空冉冉光摇目,疑絮疑花两不然。

心知是雪情难决,借问方知寒雨结。此生今日乍相逢,掬玉寻香向谁说。

可怜觌面未相亲,故是阳台梦里云。垂杨风细梧桐月,总道龟毛重九斤。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二十一 别梅

明代 王夫之

离筵及早酌屠苏,留看镫宵待得无。知有前期霜信后,小窗人奈雪侵须。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五 袁御史凯 白燕

明代 王夫之

乌衣莫与怨斜阳,雪色新裁素练裳。隋苑柳疏长带月,河阳花满不惊霜。

琼窗瞥眼窥银字,玉镜偷临斗靓妆。似妒蘋花秋色好,不留清影照寒塘。

忆秦娥 本意怀仙

明代 王夫之

骖鸾去。还来太华峰头住。峰头住。不远人閒,迷濛烟雾。

神山无蒂飞鲸渡。迢迢紫海清都路。清都路。天酒花倾,云韶鹤舞。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三十二 苔梅

明代 王夫之

紫葆初含故叶稀,孤茎独秀绿茸肥。晴云润浥虬枝软,倒写溪光碧玉围。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二十八 妆梅

明代 王夫之

低回怕得近帘钩,宝髻当心五瓣收。萼绿华传新样子,吴娃错道牡丹头。

怀入山来所栖伏林谷三百里中小有丘壑辄畅然欣感各述以小诗得二十 ...

明代 王夫之

闻有补衲名,学之跏趺坐。蒻叶摇森森,竹鼠穿裙过。

咏史二十七首 其二十七

明代 王夫之

乍可黄冠归宋,羞将白血殉元。蜜蘖不争甜苦,猿虫各有精魂。

拟古诗十九首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东园桃李花,南国蛾眉女。灼灼相矜悦,遥遥动心语。

清歌不再发,舞袖无双举。昔为弦上思,今为梦中聚。

芳菲非我春,为欢复何许。

哀管生永叙

明代 王夫之

落叶风喧夕,啼鸦柏冷霜。如何悼亡客,还有丧予伤。

岳径云藏雪,洋泉月引凉。培兰将九畹,鍊镜巳三商。

带草先摧绿,传灯独秉光。思深千里驾,望属百身良。

煜煜芝房折,悠悠蒿里长。紫囊悲太傅,缃帙冷中郎。

春谷江流远,南云塞路荒。人情谁剑挂,天道岂弓张。

交绝怜东里,狂歌问子桑。贡生空委佩,鲍叔未分粻。

笛咽山阳馆,琴残子敬床。宁知哀九辩,不及待沈湘。

洞庭秋三十首 其八

明代 王夫之

空有无垠铲径蹊,分明至极翻凄迷。远视不正非野马,客心已窘聊木鸡。

帆蝶卖眼惊天末,樯乌亡赖啼日西。阴光夕灼动绿气,

咏史二十七首 其九

明代 王夫之

凤杳扬雄拾羽,龙乖谷永探鳞。奇字詅痴万卷,危言卖绽千春。

念奴娇 波影

明代 王夫之

晴江春晓,但摇曳落花,溶溶东下。谁送素绫千皱褶,直上画檐鸳瓦。

镜面回镫,月轮浮雪,一色飞光下。游丝婀娜,吹来似欲相惹。

一霎汞走珠流,应有渔舟,兰棹纵横把。迸散一天星斗乱,不觉银河西泻。

惊碎还圆,轻匀稍淡,移向荼蘼架。日高风静,潇湘依旧如画。

分寄方广避乱诸缁侣八首

明代 王夫之

麋晨鹘夜昼鸺鹠,足覆寒蓑听未休。此自答恩还圣代,山僧莫只话惊鸥。

咏史二十七首 其四

明代 王夫之

安世不藏父恶,南轩尽掩前羞。迁史直承尧典,紫阳曲学春秋。

十六字令 落花影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落花影,款款映春江。终相就,贴水不成双。

感遇十一首 其五

明代 王夫之

汉南婵媛子,临歧忧清露。罗袜惜已微,中心良有故。

美人去我遥,思之若晨暮。莞簟有馀清,肃肃警宵寤。

题芦雁绝句十八首 其十六

明代 王夫之

秋心万古此潇湘,汉苑胡关带恨长。谁道灵均哀思绝,唯将鶗鴂怨年芳。

听月楼倦客归山留别翠涛王孙

明代 王夫之

我梦听月楼巳久,不意今生登此楼。楼前意水腻碧玉,细细纹波送远秋。

我有狂歌知者谁,古人不作今人疑。夜阑酒熟相对笑,男儿不受双眸欺。

我今归卧蒸南谷,黄菊将开酒将熟。烂醉三万六千年,柳生左肘石穿肩。

君勿疑我不相就,听月无声月自圆。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58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