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渐逵
白云高并阆风台,花竹阴阴护径苔。重忆石池曾觅句,惠莲群从总多才。
与金周二逸士泛舟西湖
杨柳堤边初放舟,绿荷红蓼思悠悠。尊前白鹭窥仍狎,湖外诸峰碧更浮。
有时对月还击楫,无限好怀俱上楼。涌金门外重回首,二十年来是旧游。
送沈希周 其四
添承抽铅吾自有,作灶起炉何所求。我爱延平深晦养,好将真诀契前脩。
送伦穗石之留都
浦荇江蓠散碧汪,朗气晴黛乱帆张。不因万里轻乡国,自是男儿志四方。
白下山川元胜丽,东园花鸟谩清狂。归来定有鲜春句,寄我山中作醉章。
南华十咏 其二
天开梵劫启传灯,灵境从来有废兴。共说鉴师为六祖,信知智药亦神僧。
挽霍渭崖五首 其二
自擎舟楫出长途,满目湖山兴不孤。却怪当时轻自识,只将齐晋认龟凫。
绝句十首 其九
雨涨咸潮欲退时,沙螺
梦游飞云寄伦右溪
三峰上界共跻攀,灵境仙都异世凡。碧落浴时天亦水,白头堆处浪为山。
石楼斜拂星辰舍,玉洞平临虎豹关。回首中原何处觅,齐州九点缀人间。
南华十咏 其七
幽怀小静爱蒲团,睡仆归僧入定观。夜半塔灯犹不灭,却疑星宿挂檐端。
环谷八咏 其一 榕阴夜月
层荫散碧漪,月色信寒翠。稚子喜相呼,去拾瑶琼翠。
丹徒尹聂君同年家侄也再邀游焦山赋此
使君多逸兴,暇日共幽攀。遥指招堤境,因过处士山。
湖平鸥鹭渚,僧候定圆关。绝顶生玄思,翛翛醉醒颜。
观泉亭 其二 夏
绿藻芳深玉鲫肥,荔枝红压钓鱼玑。采莲人去歌声慢,凉月香风满载归。
临清赠张宪副同年
握符明府重儒绅,漳水齐封动四邻。尊俎诗篇供暇日,旌旗杨柳映深春。
雄关自具临淄甲,博带谁为稷下人。笑却迂生成懒癖,早从明主乞闲身。
送伦右溪五首 其一 小金
秋渚长菰蒲,秋江长鳜鲈。老僧迎古刹,稚子问前途。
有弟春相对,多山兴不孤。却怜尊酒夜,聊尔话须臾。
南华十咏 其一
远渡溪头入翠微,钟声缥缈隔烟霏。遥知古刹深藏处,夹岸青松尽合围。
送伦右溪五首 其二 西南
愁看江上水,长逐多歧分。逐使同袍友,因之感索群。
双杵飞秋气,离歌起暮云。诗名传白下,遥忆鲍参军。
喜甘泉西樵皆卜居罗浮
白日红尘事已非,几人曾此赋栖迟。濂溪人暇应重访,八甫不来空寄诗。
山为仙灵元自秘,地当辽绝故堪奇。金牛路接青霞近,缥缈楼台慰所思。
避暑山中十咏 其八 约伦彦蕃避暑不至
独深伦子念,思苦得清癯。每出惊人句,耻看非圣书。
远期知有待,近约定何如。毒热应相忤,烟萝似不迂。
别孙德谦节推四首 其一
陟彼灵鳌峰,振衣上东皋。连蜷敞高盻,郁木扬清涛。
故人向五云,飘举跻华高。何以慰我怀,宠德日已褒。
送伦右溪五首 其五 飞来
林泉藉幽胜,别思更绸缪。羡尔登三事,怜予得四休。
佛灯寒共照,壶马夜相筹。故国欢娱地,空嗟白发秋。
同伦右溪何古林再游中洞卜居二首 其一
曲巘层阿长瑞莲,石汀泉岛散文荃。天生贤哲非无地,靳谓仙灵不浪传。
鹿洞正深元晦乐,曹溪遥结惠能缘。郁篮绝顶中峰路,消息真成尺五天。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登楼有怀伦右溪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六
题王维辋川画二首 其一
生日答伦右溪韵 其一
寿伦右溪
别何古林八首 其六
别周云厓远游十首 其五 会稽山
赠百有二岁翁蕳术斋
寿伦樾溪诞日
留别京中诸友四首 其一
访冯次冈林塘幽筑 其二
自马山回阻风于观海楼南岸夜泊有感寄右溪诸君
送王一山还湖湘五首 其五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六 莲池
怀玉山
禹穴二首 其二
题伦樾溪秀野亭三首 其二
访甘泉书院 其一
喜李三洲自蜀回 其八
生日答伦右溪韵 其二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二 粤山社
云谷谒白沙先生祠
李三洲宅上兰盛开感而赋此 其一
寿岑浦谷二首 其二
宿南华效白沙体
诸君过访西园兴感赋此
咏白鹦鹉五首 其五
英江寄诸弟
寄蒋道林
别周云厓远游十首 其三 富春山
初访中洞山八咏
山中苦雨 其四
挽霍渭崖五首 其五
东风吟和冼少汾并寄少汾同社诸君 其二
春日宴钦桃李园续太白之兴 其一
赠别陈明水三谢四首 其二
贺李三洲新居
同陈明水三谢何古林登五层楼次韵二首 其二
别罗楠塘五首楠塘江右新昌人善河洛真数推易理以示人趋吉避凶甚验 ...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十 阆风台
绝句十首 其十
逋吏巢为方棠陵题
曲江道中怀彦蕃昆季二首 其一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五
喜诸公过西园二首 其一
喜诸公过西园二首 其二
寿许愚潭
谒苏东坡祠
赵家津口阻风逢陈都阃巡湖二首 其一
金陵和许浑韵
赠程松溪内翰 其二
赠方西樵 其三
登越王台怀古
立春日中洞山居偶成
伦何二君访予于双峰山庄用前韵二首 其一
咏白鹦鹉五首 其一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一 青萝山
访甘泉书院 其二
三仙山种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