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渐逵
击壤吟成梦已非,每因康节畅玄机。閒随安乐窝边去,带得先天一片归。
环谷八咏 其六 雪洞春眠
地僻鹿为群,山深云作洞。莫遣风太吹,惊我游仙梦。
立春日和右溪韵
东风处处报蜂衙,迟日晴烟燕子家。岩穴图中谁入梦,竹林亭畔自开花。
杜陵诗思多巫峡,灵运才名重永嘉。缩地与君元有会,年年春酒不须赊。
观泉亭 其四 冬
桃花开映小阳月,荔萼丛生大雪天。橘绿橙黄应不数,将诗评品入新年。
喜伦右溪回十首 其三
自怜衰病卧荒林,白发朝来已半侵。灰却廿年豪逸兴,焚香相对只论心。
环谷八咏 其二 桃坞蒸霞
道人性适真,茅斋卧空碧。种桃岁月深,染遍青山色。
别孙德谦节推四首 其三
盈盈泽中兰,相映洲之沚。纫之欲何为,聊以赠吾子。
芳佩纷陆离,明德讵可拟。含章沛时歆,嘉磬肯神喜。
别何古林八首 其四
石翁犹未到罗浮,绝顶飞云得暂游。何日再期同杖履,三更观日上壶洲。
寄蒋道林 其一
岳麓山川藉贲光,千年吾道见朱张。何时杖履沅湘外,同向南山语对床。
曲肱吟 其十
客去空山结静缘,不妨饱食恣高眠。未知明日为晴日,且喜今年是有年。
到处绿阴供客坐,谁家促柱奏繁弦。最怜江树知人意,隔断三城万井烟。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五
越城结诗社,朋旧日相亲。未及三周星,形迹多暌分。
讵知一别后,何时还同群。人生百年内,欢乐难几辰。
仙人不可期,求者迷其津。愿言结终好,永作同心人。
别罗楠塘五首楠塘江右新昌人善河洛真数推易理以示人趋吉避凶甚验 ...
吉凶悔吝生乎动,大巧人间反成拙。迩来悟得先天图,独坐松台对明月。
观泉亭 其二 夏
绿藻芳深玉鲫肥,荔枝红压钓鱼玑。采莲人去歌声慢,凉月香风满载归。
送冼太仆之京 其三
泽国栖迟病里身,坐来江上只看云。雁声若过衡湘表,南斗杓前是洛滨。
梧冈精舍为罗锦川题 其二
梧冈冈上凤皇鸣,凤向鸣时故故生。旭日向苞元自戢,德辉千仞向谁评。
光涵岩穴秋仍伏,潜入鸥凫晚更盟。笑我罗浮云外侣,漫骑黄鹄听吹笙。
绝句十首 其五
接得绯桃谨护持,那堪生意太迟迟。祇缘冈土多黄瘠,春到开花仅一枝。
同伦右溪何古林再游中洞卜居二首 其一
曲巘层阿长瑞莲,石汀泉岛散文荃。天生贤哲非无地,靳谓仙灵不浪传。
鹿洞正深元晦乐,曹溪遥结惠能缘。郁篮绝顶中峰路,消息真成尺五天。
暴雨涨街柬伦樾溪二首 其二
帘幕阴阴燕子留,薇花初放野塘幽。闲来哦得相思句,万绿潇森独倚楼。
西湖十咏 其七 望湖亭
落日轻风澹碧漪,兰桡相竞复相持。游人尽向苏堤去,杨柳矶头听竹枝。
陈瑞山大巡过访以诗谢 其二
清霏凉吹涤轻尘,萝径蓬门亦借春。誉望径瞻程叔子,趋迎先愧蜀山人。
深怜大雅时相挹,不怪迂狂故独亲。回首峰头萝月夜,白云翘望隔江蘋。
别伦右溪诸君乡回夜泊大观桥有感 其四
美人家在越山北,楼阁森森翳云业。一夜相思不见君,那得城南共明月。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同诸公饮于五仙观再和古成之韵
王岱麓李三洲携酒过访诗以谢之三首 其三
白鹿有怀平嵩刘同年和玉溪
寄蒋道林 其三
云谷谒白沙先生祠
谢医士过访诗以赠之
元日纪兴
闻龙子吹箫
空山吟十咏有序 其九 清源洞
梧冈精舍为贮锦川题 其一
曲肱吟 其八
留别伦右溪十咏 其九 深明馆
题蔡大行寿母图
八景诗为潮阳萧同年题 其八 浮轩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 其三
赠别王肖溪户曹郎 其一
灵鸟篇赠李三洲 其三
和李三洲一首
安德道中杏花盛开感而赋此
答冼少汾新春见寄诗二首 其一
次方实夫及诸弟游青萝峰顶韵二首 其二
赠吴苕溪侍御 其二
寿伦穗石
送沈希周 其二
闻祷雨有应
喜伦右溪回十首 其四
途中寄黄樗亭社长二首 其一
三月脩禊事同少参王一江佥宪龚心韦伦右溪赋
李三洲宅上兰盛开感而赋此 其二
避暑山中十咏 其二 荔支
和程玉峰新春写怀
山中秋夜感兴 其二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六
环谷八咏 其八 环谷松声
瓜步望金陵
西湖十咏 其二 藕花居
方棠陵见寄飞来寺诗次韵答之
浴日亭和苏东坡韵
山居菊盛开谩兴三首用唐人韵 其二
山中秋夜感兴 其二十一
寄蒋道林 其二
碧桃和五舍弟用陆龟蒙韵 其一
别何古林八首 其二
山中寄冯次冈
山中奉怀诸君十一首 其十一 伦茂才壁泉
宿月溪寺
厓山感兴四首 其二
寿李三洲
送王岱麓之苍梧访应儆庵
栖贤桥
南华十咏 其五
赠梧窗先辈
陪张顾二藩伯宴饮樾森楼次伦穗石韵 其一
灵鸟篇赠李三洲 其四
赵家津口阻风逢陈都阃巡湖二首 其二
空山吟十咏有序 其二 紫帽峰
访湛甘泉翁上唐山居 其一
神游飞云诗和方西樵韵 其六
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 其六
饮少登伦贤侄桂花居时菊品盛开诗以纪之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