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环谷八咏 其六 雪洞春眠

环谷八咏 其六 雪洞春眠

明代 王渐逵

地僻鹿为群,山深云作洞。莫遣风太吹,惊我游仙梦。

诗人王渐逵的古诗

寄伦穗石

明代 王渐逵

文珠生合浦,美玉产蓝田。白虹贯穷旻,潜光媚重渊。

幽深岂不远,至宝纷目前。散樗盈道傍,匠石相弃捐。

嫫母充井闾,形容希见怜。婘华自钟眷,丑拙夫奚叹。

从古谅斯造,谁能测其然。姬公勤日赅,孔辙母停巡。

多才信为累,居德日已迁。轮辕迈攸往,致饬在朱殷。

姱脩起神媚,荏苒伤岁年。愿言惧流光,毋为贻悔愆。

绝句十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旧时邻舍已生疏,此日归来得尽娱。田父隔村谈款曲,旋刍新酒摘园蔬。

浴日亭和苏东坡韵

明代 王渐逵

潮平风定水如天,遥停鸥凫共一湾。溟渤绚霞初浴日,蜃鳌嘘气尽成山。

买鱼沽酒动秋兴,扫石题诗醒客颜。却叹长公名独累,漫将踪迹泊人间。

西湖十咏 其七 望湖亭

明代 王渐逵

落日轻风澹碧漪,兰桡相竞复相持。游人尽向苏堤去,杨柳矶头听竹枝。

生日和张汝凤五舍弟韵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柳色未青莲未芳,一株端不负山堂。葛衣试处风初软,寒食逢时酒正香。

黄菊恨来生异日,绯桃羞与伴妖妆。莫言村野长寥寂,文砌朱棂带早霜。

秋日书院登眺

明代 王渐逵

丛磴纡盘一径微,清秋澄灏藉光辉。重溟列峤霏霏出,鹿日雄风故故依。

万树阴浓开雪洞,半天空翠敞云扉。不随华士夸文佩,愿学仙人着羽衣。

送王宇斋还安福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渐逵

白云堂院辉光增,满酌源头最上层。若论黄梅堂下客,君是泉翁之惠能。

和郡守简一川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古刹莺花迷洞口,上方钟磬出林间。千峰好月人同醉,半榻白云僧与闲。

自合烟霞供逸性,欲从炉鼎驻朱颜。罗浮昨夜思玄梦,翠羽霓裳列两班。

挽霍渭崖五首 其四

明代 王渐逵

月旦凭谁更品评,古今人物自成名。遥知嘉靖明伦疏,留与千年映汗青。

别胡青岩督学四首 其四

明代 王渐逵

始从西江来,又转江西旆。望者兴笑颜,居者重遐弁。

嗟嗟后生子,纵日失其辔。庄渠启前辙,觉山互相继。

如何三十载,此学日沦替。岂无甘泉翁,有志弗获遂。

乃知功利波,颓逝不能制。今君复旋驾,溢者益以溃。

怅望江上舟,因之转烦愦。

山中秋夜感兴 其十一

明代 王渐逵

八百僧同了性缘,谁知行者得心传。当时若解真空幻,碓下应须出圣贤。

喜伦右溪回十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远出萝山慰所思,故人天际是归期。风尘岁月相怜晚,嬴得春容似旧时。

同区白斋梁毅所江虚谷伦右溪何古矢宴饮席中限杜韵三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潇潇骈荫午生寒,壶矢棋枰兴未残。为爱矢塘携杖去,每怜风雨倚楼看。

而今亲旧逢人少,自古勋名盖世难。惟有故园堪共乐,竹床青簟梦相安。

中秋答王岱麓 其二

明代 王渐逵

野簌山醪敢厌贫,独延清论枉嘉宾。晴云已遣重开径,冻雨应先为洒尘。

籁气萧深供送兴,蟾光圆丽答佳辰。扁舟已辨溪桥桨,共采芙蓉向碧津。

再游矩州书院同诸公用杜牧之韵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绿遍蘼芜燕子飞,半春烟雨漫霏微。荒田野水闻姑恶,密叶深林见姊归。

十载山川犹故国,旧家亭院半斜晖。及时行乐吾儒事,好制东风葛布衣。

题王维辋川画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秋来剩有还家梦,病后全无陟世心。忽对渔舟眇乡思,杖藜浑欲踏芳岑。

别罗楠塘五首楠塘江右新昌人善河洛真数推易理以示人趋吉避凶甚验 ...

明代 王渐逵

晦翁封事亦草草,筮得遁爻始焚稿。何如高卧武彝峰,九曲棹歌泛玄岛。

李三洲宅上兰盛开感而赋此 其一

明代 王渐逵

灵品仙姿眷自华,满丛开向邺侯家。坐看姑射星为佩,梦入瑶池雪作花。

静影误翻庄子蝶,暗香浮动玉川茶。人间草木空无数,野艳逢时只浪誇。

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 其十 逍遥台

明代 王渐逵

台峙逍遥隔一溪,世人相望自相迷。峰头人翠开仍合,云外红尘簇更低。

已辨渔舟擎独桨,更宜村酒挈双提。掉歌乘兴杳然去,又逐轻鸥下紫泥。

送王岱麓之苍梧访应儆庵

明代 王渐逵

湖平风静蓼花初,曙色珠光映海隅。鳌背寺边逢学士,膻羊江上访龙图。

殊方别袂情应属,万里同年兴不孤。莫向苍梧思帝子,九嶷疑望隔仙都。

王渐逵

王渐逵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