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万蕊妆成华屋春,一枝微亚金尊照。世人恨欠杜陵诗,此花真得无言妙。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五
云车清夜度千门,雷鼓轰轰河汉翻。帝座暂临南楚分,前星正照太微垣。
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韵得王字二首 其二
天街秋宇净,月露淡交光。对此怀千古,悠然览四荒。
开尊浮桂影,裁句竞兰芳。未就登楼赋,多惭姓是王。
喜唐应德见访别墅二首 其二
閒居澹时好,日倚槁梧吟。幸枉空虚足,重闻山水音。
沧波投迹远,玄理寄言深。野服君能惯,从来多道心。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一
肃肃整晨驾,行行出秦中。百里日复舍,暮秦多寒风。
岂不惮雨雪,王事縻我躬。念此如宿夕,胡然隔春冬。
矫首望西南,双双见飞鸿。飞鸿有羽翼,秦路将安从。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一
丙夜天门金锁开,珠旂葆羽拂仙台。櫜鞬跃马新都护,夹毂前驱万乘来。
送周嘉遇之景陵
燕山楚泽共微茫,细雨春帆度汉阳。好向鳣堂理吟卷,竟陵东渚即沧浪。
紫阳庵观丁野鹤真身
客本山中人,还向山中息。伐毛沧海上,煮石清溪侧。
鹤胎养玄牝,蝉蜕遗金骨。此身亦非我,去来偶相值。
丹砂误时人,空复鍊形质。山房夜不扃,孤猿啸寒月。
怀朱数畴
吾兄东南秀,矫矫青云姿。弱龄弄芳翰,玄文吐奇思。
一经夏侯学,廿年董生帷。雅志古人会,独行俗士疑。
献赋未云遇,踠足清明时。骥齿嗟已至,旷波千里期。
何当逢伯乐,为君解纻衣。
赠青乌家
客持一卷书,乾坤吐玄秘。由来识者稀,独立寒山翠。
咏菊十首 其四 金盏银台
常年老瓦盆,珍重花神意。白衣人不来,对尔聊成醉。
砺峰上元燕会卷和韵 其一
宁亲归去隔仙家,灯火长安望转赊。社里新诗应寂寞,天涯明月共光华。
寄赵孟静 其二
旧爱山中宿,因成方外游。写经多施寺,草赋独登楼。
耿介于陵子,栖迟马少游。未能谙蜀道,梦尔到沧洲。
陆节之夫妇七十双寿
奕奕金章客,归来两鬓星。仰天窥鹤唳,闭户著茶经。
五柳宜同传,三休已作亭。使君况有妇,七十共修龄。
王子裕百花图 其四
八月秋高白露寒,浣花溪里倍堪叹。莫道红颜多薄命,写真犹入画图看。
寄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
簪笔曾为汉署郎,相如词赋早升堂。自怜野性耽林卧,恐着朝衣乱鸟行。
溪上晴看黄鹄远,山中晚食绿莼香。多惭旧日沧江伴,独向金门立晓霜。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一
乳燕低飞绿窗暮,开尊共惜朱颜故。文君窈窕夜当垆,百花失色如相妒。
清明日独坐感怀
清明南北异风烟,柳色莺声又隔年。客里登临情易倦,亲前笑语梦常牵。
官閒且觅题诗伴,禄薄翻资负郭田。强半春过成底事,悠然独酌望遥天。
送全翁掌教常熟
圣远斯道熄,譊譊世争鸣。词华荡文士,章争老经生。
岂无董韩徒,千载犹晨星。青紫开捷径,身名以为荣。
沦胥迨有宋,群哲时乃兴。长夜发荧烛,迷途始知津。
圣代振昌运,乡国储才英。诗书被遐壤,登堂蔼儒绅。
嗟彼禄利途,犹为后进萦。忆昔安国子,苏学卓有声。
先生富道德,弟子多循循。孰云教已颓,而不由人行。
伫看春风满,桃李罗前庭。
吴廷宣父母双挽
鹿门栖隐处,耕织自相依。忽此歌狸首,初因哭少微。
梁鸿山下宅,孟母室中机。寥落那堪问,空馀明月辉。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 其一
长安三月共鸣珂,又见輶轩向潞河。草色千村梅雨暗,蝉声两岸麦风和。
倚门正惬清秋望,负弩重看故里过。闻道江淮多赤地,凭君一问岁如何。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四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五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三
题石溪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一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六 菖蒲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 其一
送孙毅斋学士赴南京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一
得秋试消息后寄弟
送吕别驾还毗陵二首 其一
寿陆颐斋七十
送严节推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二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三
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韵得王字二首 其一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手卷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五 金钱
挽张封君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一
送陆奎之峄县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八
秋日溪上偶成
补作孙志高宅端午宴集诗
题扫雪煎茶图 其一
九日同序翁邵园赏菊赴李蒲汀之约用旧韵
云峰卷为沈夷斋题 其一
送张佥休宁二尹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三
陈封君六十双寿
月溪号诗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二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七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七
寿彭宣父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迎恩寺二首和韵 其二
送顾槩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七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七
秋居五首 其一
晚起偶成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九 玉簪
文衡山枯木竹石为汝湖学士题
和陈平冈七夕韵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二
送沈夷斋 其一
游仙三首 其二
登镜光阁
又治徵卷
寿沈德夫母
寿嵇川南母 其四
澹庵诗
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 其二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