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二月蟠桃亦放花,花枝烂熳赤城霞。逡巡已结千年实,更觅安期枣似瓜。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三
金陵幕府静鱼符,列戟常闲百万夫。莫谓太平浑忘武,国家根本壮先图。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四
重来北山客,却愧草堂灵。窈窕郑生谷,寂寥扬子亭。
检山收地志,盥手阅心经。长日看逾短,秋声入夜铃。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一
平生轩组意,不为慕轻肥。身世夔怜蚿,风尘犬吠衣。
微官百指累,旧业五湖归。怪得驱驰久,秋来双鬓稀。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有美人兮山之阳,芙蓉衣兮薜萝裳。憩夕驾兮蒙谷,望朝暾兮扶桑。
潺湲兮飞泉,旖旎兮垂杨。石嵚岑兮嵌砑,峰峦矗兮翠苍。
湖潋滟兮秋水碧,洞幽閒兮春草香。采瑶花兮盈把,宿石髓兮为粮。
访隐沦兮绝涧,想奇独兮高冈。君一去兮独遗邛,欲往从兮江水长。
送朱月河判雷州二首 其一
帝德通炎海,官曹接要荒。缘知今别驾,非复古雷阳。
展骥材堪远,歌骊思更张。都门旌旆迥,寒日正苍苍。
秋日再过顾氏清溪别业因和洞阳韵
秋水蒹葭思不禁,扁舟重繫此溪阴。犊眠疏草犹迷径,鹤哺新松欲满林。
采药常嫌惊鹿迹,山中初服野人心。旧来渔父多相笑,一别江湖霜鬓侵。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三
三月正当三十日,把酒题诗兴不悭。汀洲芳草不归去,留得春光总是閒。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六
燕山明月照卢沟,笳吹喧喧水急流。行人尽唱千秋曲,一夜欢声达帝州。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四
乡园入梦思模糊,京国相逢识得无。玉貌讶从今日改,清标只似向来臞。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三
主人旧是谪仙家,常捲帘帷入绮霞。为问韩郎染根手,何如能染树头花。
再赠唐荆川二首 其二
草深门径往来稀,泽国风霜满薜衣。苦节喜为贫士咏,遗荣久食故山薇。
春邀田父看分社,夜对邻僧话息机。却怪鵔鸃冠尚在,岁时聊着戏庭闱。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二
名芳久说邵陵园,胜日还留北海尊。慷慨风情千古地,郁葱花雾万家村。
太行落照遥横席,碣石流云近拂轩。岂向平泉誇乐事,看垂彝鼎答宸恩。
寄赵孟静 其二
旧爱山中宿,因成方外游。写经多施寺,草赋独登楼。
耿介于陵子,栖迟马少游。未能谙蜀道,梦尔到沧洲。
迎恩寺二首和韵 其二
燕台吟望客情閒,露叶烟花满目斑。日月东南时极目,风尘西北暂开颜。
芳园春尽惟流水,远岫云来似故山。长路翩翩多去骑,倦游词客几时还。
春日閒居三首 其三
市隐不违亲,移居正及春。未能从白社,稍得谢缁尘。
僦地但栽秫,钓鱼唯煮莼。时逢河曲叟,笑我独长贫。
春尽怀故园
青春初动忆乡园,春尽那堪思更繁。新竹从看侵薜荔,落花不分掩兰荪。
林閒鹿豕常求伴,溪晚渔樵数过门。莫怪曼容犹徇禄,十年簪绂恋君恩。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五
日毂雷行过紫都,蚩尤太一总先驱。圣世百神能受职,雨师何事尚天诛。
陆节之夫妇七十双寿
奕奕金章客,归来两鬓星。仰天窥鹤唳,闭户著茶经。
五柳宜同传,三休已作亭。使君况有妇,七十共修龄。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远树围越岑,犹疑见残暑。缓策恣幽探,翛然若遐举。
山空世氛歇,閒云独来去。夕阳照谷口,当时读书处。
回首紫阳人,因之理芳绪。
午日途中忆诸弟
令节迎始阳,我行滞东鲁。弱艾稍含青,菖花晚应吐。
忆昨侍亲闱,燕赏亦已屡。兹辰乐复剧,盈尊湛清醑。
拜跪献中庭,怡然共起舞。斗草惜馀欢,胜负非有取。
离居忽自今,遗俗犹往古。骨肉各相望,有酒宁独抚。
慊慊终永日,安得凌风羽。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梅窗为蔡君题
登镜光阁
长至日寄弟口号 其二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七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六
寄题前汤庵
吕梁题养素轩
钓台吟送人之桐庐 其一
吴廷宣父母双挽
送益上人南归
卜居后东吴曰静欧学章
数畴兄以病阻看花之约作诗见遗次韵答之 其一
送孙毅斋学士赴南京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四
郭允新宅中秋燕集限韵得王字二首 其一
寄尹汝基
和龙冈送白洛原将命护作因得归沐
喜唐应德见访别墅二首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四
送骆两溪谢病还武康
送人下第归荆溪
和玉溪学士斋夕有感韵二首 其二
咏菊十首 其七 楼子红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二
观出军十首 其九
送严都事使浙
铁瓶草堂二首 其二
代作许寿诗
送苏幼清都谏归养广中
送徐槐溪
问故园
寿彭宣父
戏陆节之 其二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七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四
张翁暨丰孺人七十双寿诗以祝之
拟汉将行
晚起偶成
秋居五首 其一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一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六 蔷薇
寿陆颐斋七十
数畴兄以病阻看花之约作诗见遗次韵答之 其二
题扫雪煎茶图 其二
徐雷溪掌罗山教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二
酬包元达侍御见示之作兼致别意二首 其一
贺王允宁移居二首 其一
为王允宁赠妇四首 其三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一
送沈夷斋 其二
观出军十首 其五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二
送周颙分教严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