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候跸宵驱彰义关,古桥无复水潺湲。人家两岸春杨里,旧是桑乾第几湾。
王母歌 其四
云母屏前吹玉笙,侍儿犹识董双成。笑余学隐金门客,太似当年方朔生。
和陈平冈七夕韵
牛女何年事,犹寻此夜盟。多君先得巧,摇笔报诗成。
秋兴尊前发,河流天畔明。兰章无以报,空自愧同声。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二
本为悲摇落,还因厌俗尘。次公酒狂士,方朔谪仙人。
偃仰四空壁,周旋一垫巾。眼前无长物,非是拙谋身。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五
三月正当三十日,馀春零落入风尘。閒过岁月不知老,失却莺花转觉贫。
送人作教龙阳
蓟门千里下荆门,别意乡情共一尊。好向春风种桃李,花开正近武陵源。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一
水落寒江送客舟,雁声云影共悠悠。晋陵风物今何似,须信相如故倦游。
寿嵇川南母 其二
翠槛红楼拂曙开,琼芝瑶蕊映金杯。方平遥向麻姑语,碧海扬尘今几回。
送益上人南归
面壁已多年,游方向日边。三千俱法界,来去但随缘。
俗远诗成易,溪晴杯渡便。还思竹房月,独煮惠山泉。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三
金陵幕府静鱼符,列戟常闲百万夫。莫谓太平浑忘武,国家根本壮先图。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八
灯火城西几万家,仗来驰道满烟霞。须臾拜舞千官合,宝炬光中驻翠华。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七 剪春罗
昔闻綵作花,花却春罗似。欲觅剪刀痕,尽付东风里。
夏夜同唐应德王道思寻顾与新清溪别业主人追至设燕
扶疏嘉树荫清流,卜筑曾闻顾虎头。乘兴不须题凤字,逃空聊复上渔舟。
忽逢名胜尊前集,好伴沈冥物外游。湖上秋风芳杜晚,月明相忆仲宣楼。
会同年二首 其一
对酒复何疑,相惊十载期。鲲鹏同变化,鹓鹭数追随。
筵敞通侯第,歌怜少女词。不愁归路暝,后会恐参差。
秋日再过顾氏清溪别业因和洞阳韵
秋水蒹葭思不禁,扁舟重繫此溪阴。犊眠疏草犹迷径,鹤哺新松欲满林。
采药常嫌惊鹿迹,山中初服野人心。旧来渔父多相笑,一别江湖霜鬓侵。
和玉溪学士斋夕有感韵二首 其二
斋庐清夜俨相过,宿鸟啾啾逗暝柯。玄殿正严春日祀,青阳应陋汉时歌。
星回帝座瞻金节,香满仙阶礼玉科。自爱相如能献赋,赋成无那鬓先皤。
送沈夷斋 其一
素秋金气应,凉飙荡炎蒸。仰观众星列,俯听幽虫唫。
申旦不能寐,揽衣步前庭。我友逝言迈,告我东南征。
谁云东南近,万里越重城。浮云浩无极,我思何能任。
饮以金屈卮,歌我吴趋行。聊且娱酣宴,无为独沾缨。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二
有美人兮山之阳,芙蓉衣兮薜萝裳。憩夕驾兮蒙谷,望朝暾兮扶桑。
潺湲兮飞泉,旖旎兮垂杨。石嵚岑兮嵌砑,峰峦矗兮翠苍。
湖潋滟兮秋水碧,洞幽閒兮春草香。采瑶花兮盈把,宿石髓兮为粮。
访隐沦兮绝涧,想奇独兮高冈。君一去兮独遗邛,欲往从兮江水长。
赠北溪隐者
古藤修竹一溪阴,寻得柴关径转深。卖畚得将供鹤食,垂纶不着羡鱼心。
花怜清品閒常灌,诗喜新题病亦吟。老去故情终偃蹇,肯随闾里学浮沈。
送潘勿斋司黄岩训
楚楚江南士,扁舟向日东。师儒新拜命,吴越旧同风。
海气藏仙宅,山形擅学宫。诸生相问俗,试与说尤公。
送孙志高侍母归浙
春水正悠悠,图书上越舟。潘舆怜远道,华服炫晴洲。
况是蓬瀛客,真成天姥游。明光残草在,桂树莫淹留。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走笔柬数畴
咏菊十首 其八 粉西施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一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一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二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三
送郑翁还广 其三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十一 长春
初入都寄亲知
送骆质夫谢病归湖州和王允宁二首 其一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一 兰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六
题扫雪煎茶图 其二
三穷图为周弓冈中丞题 其四 四世承欢
李节推乃祖衡岳斋手卷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一 葵
送周颙分教严州
送篆文生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六 菖蒲
题张学士仰宸楼卷
贺王允宁移居二首 其一
送张佥休宁二尹
有谷堂 其一
乡园偶成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二
赠舅氏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三
送高都谏倅广东藩幕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二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五
途中怀所知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五 千年运
砺峰上元燕会卷和韵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七
寄高大用 其一
题扫雪煎茶图 其一
数畴兄以病阻看花之约作诗见遗次韵答之 其一
和钟石学士斋夜见雪拗体二首 其二
王母歌 其三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四
送徐槐溪
送吴王二太史陪祀诸陵
补送骆尹敖欧四年兄使诸藩二首 其二
题惠坡
送人上陵
为顾汝隆悼亡
茹澜堂号诗
寄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
登镜光阁
郊原春望二首 其二
采莲曲 其五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三
九月七日汪维义宅对菊
代贺张尚宝两岁生两子即罗峰阁老子也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二
闻人氏五十寿诗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