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凤诏初传自九天,赐租重见汉文年。燕南楚北经行地,雨露君王本不偏。
送篆文生
吴客偏多艺,君能解古文。鸿都初待诏,燕市忽离群。
科斗舟迎字,凫鹥沙漾纹。相看俱得意,宁惜去来勤。
喜唐应德见访别墅二首 其一
学隐畏逢人,郊扉绝四邻。时多讥偃蹇,子独念交亲。
奇树行相问,幽兰坐共纫。还因漉酒便,一解陶潜巾。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五
三月正当三十日,馀春零落入风尘。閒过岁月不知老,失却莺花转觉贫。
赠舅氏
旧存松菊半荒芜,声利萧然白发初。抱病着便居士服,好吟题遍野僧庐。
里中送酒禳田罢,几上留书相宅馀。樗散笑余真似舅,得官犹自爱閒居。
送沈夷斋 其一
素秋金气应,凉飙荡炎蒸。仰观众星列,俯听幽虫唫。
申旦不能寐,揽衣步前庭。我友逝言迈,告我东南征。
谁云东南近,万里越重城。浮云浩无极,我思何能任。
饮以金屈卮,歌我吴趋行。聊且娱酣宴,无为独沾缨。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一
平生轩组意,不为慕轻肥。身世夔怜蚿,风尘犬吠衣。
微官百指累,旧业五湖归。怪得驱驰久,秋来双鬓稀。
郑泰陵诗
千林松桧郁相回,永夜风生浣海哀。万国昔曾瞻气象,五云空复护崔嵬。
古来凤鸟长难至,天上龙髯定不回。苦忆焚香赐第日,报恩真愧济时才。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六 菖蒲
托根长水石,正与幽人宜。更看成九节,服食比华芝。
春尽怀故园
青春初动忆乡园,春尽那堪思更繁。新竹从看侵薜荔,落花不分掩兰荪。
林閒鹿豕常求伴,溪晚渔樵数过门。莫怪曼容犹徇禄,十年簪绂恋君恩。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十
休沐閒庭满绿芜,丹青聊自静中娱。少陵诗句余真愧,戏博将军画马图。
清明日独坐感怀
清明南北异风烟,柳色莺声又隔年。客里登临情易倦,亲前笑语梦常牵。
官閒且觅题诗伴,禄薄翻资负郭田。强半春过成底事,悠然独酌望遥天。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远树围越岑,犹疑见残暑。缓策恣幽探,翛然若遐举。
山空世氛歇,閒云独来去。夕阳照谷口,当时读书处。
回首紫阳人,因之理芳绪。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九 玉簪
擢颖疑瑶华,攀条乱素手。酣歌不自聊,助予一搔首。
王子裕百花图 其四
八月秋高白露寒,浣花溪里倍堪叹。莫道红颜多薄命,写真犹入画图看。
南湖耕雨 其二 河洑渔梁
穷鳞赴激湍,渔子争夜渔。何时更拊手,濠上观鯈鱼。
咏菊十首 其八 粉西施
那得东篱下,忽逢浣纱女。清露湿铅华,捧心寂无语。
送全翁掌教常熟
圣远斯道熄,譊譊世争鸣。词华荡文士,章争老经生。
岂无董韩徒,千载犹晨星。青紫开捷径,身名以为荣。
沦胥迨有宋,群哲时乃兴。长夜发荧烛,迷途始知津。
圣代振昌运,乡国储才英。诗书被遐壤,登堂蔼儒绅。
嗟彼禄利途,犹为后进萦。忆昔安国子,苏学卓有声。
先生富道德,弟子多循循。孰云教已颓,而不由人行。
伫看春风满,桃李罗前庭。
陈封君六十双寿
六十鬓如丝,林泉久避时。性唯便野鹿,手自蓺园葵。
爱客常青眼,传家有白眉。醉看章服贵,莱妇笑相宜。
紫阳庵观丁野鹤真身
客本山中人,还向山中息。伐毛沧海上,煮石清溪侧。
鹤胎养玄牝,蝉蜕遗金骨。此身亦非我,去来偶相值。
丹砂误时人,空复鍊形质。山房夜不扃,孤猿啸寒月。
吴廷宣父母双挽
鹿门栖隐处,耕织自相依。忽此歌狸首,初因哭少微。
梁鸿山下宅,孟母室中机。寥落那堪问,空馀明月辉。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代赠崇安住持僧
帝京歌 其三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三
题张学士仰宸楼卷
再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
挽陈茶丘
芳洲为袁御医题和唐荆川韵二首 其二
观出军十首 其四
砺峰上元燕会卷和韵 其一
送高都谏倅广东藩幕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六
九月七日汪维义宅对菊
午日驾幸西苑侍游有述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三
送苏幼清都谏归养广中
步虚词四首 其一
拟迢迢牵牛星
送黄三峰佥宪山东
铜雀伎二首 其一
下邳子房祠圯桥故处
寿沈德夫母
左顺门问安同郭允新作
上巳宴集
读李忠定靖康传信录二首 其二
题华氏抚弦小像
挽钱母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三
王子裕百花图 其二
观出军十首 其二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三
送顾槩
酬包元达侍御见示之作兼致别意二首 其一
送沈夷斋 其二
南巡歌八首次韵 其八
文衡山枯木竹石为汝湖学士题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五
云龙山寺独眺次壁间韵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四
长至日寄弟口号 其二
题文岩画端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三 鸡冠
贺鲍如泉七十
送姚友竹二首 其一
介翁见示诞孙志喜之作次韵三首 其二
送陈沂赴南京卫幕 其三
送李仲西都谏节推大名
赠朱从龙外兄二首 其一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一 葵
秋日再过顾氏清溪别业因和洞阳韵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四
书观澜卷赠行涂堂主簿父二首 其二
送刘志忠司定海训
送潘勿斋司黄岩训
迎恩寺二首和韵 其二
兰石为华氏作
陆节之夫妇七十双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