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立道
年来章奏满公车,总道遐方困未舒。君王一出怜民隐,扶杖山东听诏书。
送骆质夫谢病归湖州和王允宁二首 其一
闻君旧隐处,正傍太湖滨。课树收柑子,浇松养茯神。
秪缘身病累,转觉道情真。何日重开径,求羊卜尔邻。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 其一
为通花径数诛茅,长日炎氛静里消。秋动远林催络纬,月和清露上芭蕉。
濯缨惯坐溪边石,觅句时行湖上桥。莫向天池羞斥鴳,蓬蒿九万各逍遥。
乘月寻藕华居
湖上飞鸟还,回沿倦日夕。曳衣遵前林,转见溪路窄。
疏影落高树,荒阶悄行迹。如闻异香满,微风起空碧。
何年雨宝花,散落神仙宅。因之结琳宇,度波渚有厄。
了知清净心,祇以世氛隔。还期濯尘缨,此中长面壁。
和唐应德红梅诗五首 其三
主人旧是谪仙家,常捲帘帷入绮霞。为问韩郎染根手,何如能染树头花。
秋居五首 其二
云树秋容澹,悲歌野兴豪。萧兰元异种,牛骥亦同槽。
露白芰荷尽,天清鸿雁高。朋游隔千里,魂梦为谁劳。
送俞汝承行二首 其二
魏阙光新命,秦淮恋旧游。清心鹭洲月,极目牛山秋。
梓里情何剧,萱堂志已酬。明时多雨露,应自足忘忧。
和玉溪学士斋夕有感韵二首 其一
星坛窈窕开清禁,雾篆氤氲彻上玄。此日百神俱奉职,方春万乘自祈年。
蓬瀛更羡天居近,宣室还看帝席前。浅薄惭为香案吏,斋心相对夜无眠。
送骆质夫谢病归湖州和王允宁二首 其二
高卧山围屋,幽吟竹绕町。斗鸡新续句,相鹤旧传经。
一鸟波间白,千峰雨后青。相怜少同病,怪尔室常扃。
代作许寿诗
清溪一派五湖通,云影波光十里同。老人洗髓初成道,为访当年河上公。
追送陈澄江用章水东韵 其一
两月相逢已隔年,翩翩征袂忽离筵。青春剑佩明秦岭,细雨桑麻绕涑川。
莫恨一麾犹出守,须知五马亦峨然。傅岩今日经行处,更访当年版筑贤。
题石溪
磊磊白石清溪深,柳花漫天晴复阴。扁舟罢钓自来去,无人更识沧洲心。
会同年二首 其二
绮席照朱甍,侯家接凤城。歌钟五云近,轩盖一时倾。
星聚惭名德,风期协友生。相看语不尽,特此寄同声。
秋居用唐人韵得五首 其二
本为悲摇落,还因厌俗尘。次公酒狂士,方朔谪仙人。
偃仰四空壁,周旋一垫巾。眼前无长物,非是拙谋身。
寄赵孟静 其二
旧爱山中宿,因成方外游。写经多施寺,草赋独登楼。
耿介于陵子,栖迟马少游。未能谙蜀道,梦尔到沧洲。
送孙志高侍母归浙
春水正悠悠,图书上越舟。潘舆怜远道,华服炫晴洲。
况是蓬瀛客,真成天姥游。明光残草在,桂树莫淹留。
游仙三首 其二
玉室书名久,清溪得道初。赤文河上箓,鸿宝枕中书。
龙吐烧丹火,鸾骖度海车。偶来华表上,终与世人疏。
送万容斋通判南雍
人言南土乐,况复郡名雄。五岭云中合,诸夷徼外通。
家传孔林学,俗仰曲江风。骥足真堪展,无嗟西复东。
钓台吟送人之桐庐 其一
洛阳争睹汉官仪,独着羊裘理钓丝。莫道狂奴犹故态,富春山水是相知。
老将行赠孙伯泉都督 其一
射策当年第一人,秋风感叹二毛新。羽书昨夜甘泉道,知尔封侯骨相真。
铁瓶草堂二首 其二
乔木不知年,茅堂锁昼烟。人疑扬子宅,门有米家船。
隐迹山南雾,将雏冀北天。晚成良有会,莫自惜华颠。
王立道
(1510—154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懋中,号尧衢。嘉靖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有《具茨集诗文》。► 356篇诗文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三 鸡冠
题文岩画端
寄高大用 其一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三
清明日独坐感怀
南湖耕雨 其二 河洑渔梁
得家书三首 其三
临江仙 寿姚申甫父
翁九日邵园和韵 其二
王母歌 其四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六
寄寿沈毅庵七十
石屋辞三章为彭通府作 其一
题顾与新清溪庄和唐应德韵四首 其四
送严都事使浙
送周颙分教严州
迎恩寺二首和韵 其二
再赠唐荆川二首 其二
观出军十首 其七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六 蔷薇
砺峰上元燕会卷和韵 其一
和玉溪斋居对雪一首
草名
咏紫薇花
代贺张尚宝两岁生两子即罗峰阁老子也
赋得云谷送徐西岩司瓯宁训
左顺门问安同郭允新作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一
寄题前汤庵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二
春尽怀故园
观出军十首 其八
送张佥休宁二尹
送许琥作教六合
寿嵇川南母 其六
陆节之夫妇七十双寿
托翁雨宿浣花草堂和韵二首 其二
和玉溪学士斋夕有感韵二首 其二
得家书三首 其二
茹澜堂号诗
铜雀伎二首 其一
彰义关候驾十首 其七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六 菖蒲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五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二 萱
数畴兄以病阻看花之约作诗见遗次韵答之 其一
吕梁题养素轩
夏夜崇雩坛陪祀 其六
三月晦日出郊游衍偶诵唐人诗三月正当三十日因用为起 其七
咏菊十首 其六 鹅毛菊
夜观海棠用故烧高烛照红妆韵七首 其七
挽张封君
郑都官尝作代秋扇词予窃见其多怨尤不平之意非知道者之言遂赋此以 ...
咏园中杂花十三首 其七 剪春罗
送周进士使淮便省 其一
咏园中杂草八首 其一 兰
萱节图为俞汝承题
乡园偶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