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汪梦斗
旧国当年阔,暑风今日生。舟回溪几曲,人卧月三更。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三
事以诗书立,国惟仁义昌。当年衣带水,元不管兴亡。
舟过桃源
前来不得由捷径,今日才能据要津。水趁晚潮势殊顺,岸陈秋绿迹相亲。
因知客路无多日,喜到家时恰小春。晓绝淮流却扶杖,逢人便谓即乡人。
道中渴水
辘轳无处汲甘泉,恼得相如肺疾生。忆著江南山里路,时时一酌骨毛清。
旌德道中即事
天气才晴便不同,轻轻拂面有和风。溪边春事关心处,杨柳深青杏浅红。
巧节
新凉溯晚风,一笑偶相同。有景如荒野,无云障太空。
涓涓渠水绿,树树蓼花红。星会俄已过,风光叹转蓬。
寄安道
世儒多误入旁门,默坐求心谓道尊。知不兼行无实力,体非有用是空言。
穷探天命理为主,尽得人彝性自存。寄语寒毡分郑老,待提此话破昏昏。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二
寒波白似面,远岫劣于眉。江上无多作,淮南正要诗。
沛城北有伍员庙碑露立荒郊有感
吴若未亡齐未寒,辞人微意寓毫端。当时借为胥祠发,似诮诸人讣契丹。
送江东李宣副之官建邺
田里创残疚正深,望医起死息呻吟。神功医用千金药,妙处都由一寸心。
剑外空遗乔木望,江东将有憩棠阴。十分存省新氓了,归转洪钧普作霖。
汶阳重九
烧灯才了客天涯,秋过重阳未到家。自叹满梳搔白发,不堪好酒对黄花。
折腰肯使羞元亮,落帽多应罪孟嘉。寂寞汶阳溪上路,寒风拂柳晚阴斜。
踏莎行(贺宗人熙甫赴任)
晓入涿州界看太行山
晓风刮骨似严寒,漠漠吹沙塞鼻关。卧入范阳元不觉,醒来忽见太行山。
别方万里 其二
门外桑乾水,我行君尚留。话长见恨晚,情苦意如秋。
此道今垂绝,何人可与谋。临行重分首,吾教尚多忧。
金陵上王焕卿提刑
英荡观风下帝旁,六条察吏立台霜。中原条古闻王猛,一道而今有范滂。
园馆日和归燕乐,江城春透露桃香。公馀无限离骚兴,故许吟人拜下床。
入都门漫赋
粉围万雉拱宸居,新邑由来草创初。省署朝衣杂狸鼠,市廛人迹混龙鱼。
望时已近行难到,在处皆宽住似疏。草舞南风半黄碧,客窗幽坐恰便书。
南乡子(初入都门漫赋)
简乡人丘同知舜臣
不爱一身死,以全千里生。群言更廉洁,此事甚分明。
心白天应见,官卑自莫争。于公厚阴德,尚欲子孙荣。
上赵签推 其一
名父由来产哲儿,一门忠孝蔼芳菲。自从藩府驰朱毂,久缺庭闱戏綵衣。
兵筦少淹当遂相,樊川已得未容归。鲁公居外周公内,清夜相思魂梦飞。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八
商量何必又商量,休笑吾人议论长。事欠剸裁多积压,心犹疑忌少担当。
无由把袖舒衷愤,空负悬弧射四方。只恐秋风破茅屋,急归烂赏木犀香。
上赵签推 其二
我本郎君属部民,今朝堂上拜灵椿。闲闲朝后无名手,寂寂之馀有此人。
千里家书常训子,一言心事在褆身。仙翁若问吾州政,万碧楼空不染尘。
汪梦斗
梦斗字玉南,号杏山,绩溪人。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魁江东漕试,授江东制置司干官。度宗咸淳间为史馆编校,以事弃官归。宋亡,不仕。[1] 有北游集。后从事讲学以终。汪梦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游集》为底本,校以明隆庆三年汪廷佐刊《北游诗集》(简称明刊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富春方史君万里与之别七年矣离乱之后不意得聚首于此一见道旧有感 ...
九日前一日过东平城中见卖糕有感
别左司杜郎中
雄州回阳柳在城南郝庄有碑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四
汉高祖歌风台
宁川道中口占
朝中措(客邸有感)
七月五夜枕上漫作悲秋一首时痔下犹未愈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六
题乡友叶景星号洪堂因所居之村而名
月夜舟行晚发吕梁洪下近更馀到双沟
连日晓行就车拥衾不得卧
宝应城北门外登崖散步
过江陵镇登秦申王坟读决策元功精忠粹德碑文有感近事而赋
道中不见山水
摸鱼儿(过东平有感)
夜泊宿迁上流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五
贝丘道中看王莽所塞黄河旧迹
舟次比屋
下邳永丰桥舟过其下有感
丘舜臣遣人还乡托以家书时六月望因走笔寄主学胡君及士招学正诸同 ...
彭城有感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留示逯云甫秀才 其二
风帆夜汎清河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七
简杨治中
见礼部尚书谢公昌言
明发鲁桥镇舟行
宛平道中即事
安道改授休宁尹令郎仲坦祁门尹再成小诗
景州道中
沛县道中
留示逯云甫秀才 其一
奥屯周卿提刑去年巡历绩溪回日有诗留别今依韵和呈
重题吕梁洪
当涂轿行口占
连日车行风寒
呈隆兴总管王都水友直 其一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二
过御河有感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五
车行济州道中即事
济州至鲁桥镇即事
金缕曲(月夕赋道词,书毕,怆然有感,再赋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