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汪梦斗
门外桑乾水,我行君尚留。话长见恨晚,情苦意如秋。
此道今垂绝,何人可与谋。临行重分首,吾教尚多忧。
安道改授休宁尹令郎仲坦祁门尹再成小诗
父子双飞对对凫,弦歌声接倚州闾。身同华表归家鹤,寿介庭闱泼瓮蛆。
薯斸率山寒玉挺,笋披阊水小犀株。羹馀亲釜应分饷,为搅饥肠几卷书。
上故相留公 其一
苍天有意不能违,行迈心摇赋黍离。弼既遭艰寻罢政,质如在位必迟疑。
身逢今日多休问,事在当年偶少思。缘是庚申轻放入,力争不似甲辰时。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六
天围春涨阔,水展夕阳红。已是淮南客,常吟江左风。
舟次比屋
当年图上看中原,欲渡长淮梦断魂。今日绝淮载诗去,轻舟已自入桃源。
吊后山
生平不肯见王公,蒙被清吟道自尊。寂寞彭城非昔比,风流何处觅曾孙。
舟中与安道手谈遣日
日长消困共枰棋,适兴何须苦用机。舟窄不妨眠对局,暑轻已觉汗沾衣。
身如禅定一榻上,心似游丝千里飞。何似清吟发天籁,精神疏畅肉生肥。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二
寒波白似面,远岫劣于眉。江上无多作,淮南正要诗。
寄安道
世儒多误入旁门,默坐求心谓道尊。知不兼行无实力,体非有用是空言。
穷探天命理为主,尽得人彝性自存。寄语寒毡分郑老,待提此话破昏昏。
富春方史君万里与之别七年矣离乱之后不意得聚首于此一见道旧有感 ...
少年红烛照银卮,颇忆沙河共客衣。今说宣威麟可佩,争如华表鹤来归。
秋香歙浦粳先熟,春早祁山笋更肥。茗饮萧斋客见过,旧游谈麈雪霏霏。
景州道中
驿路车声软,斜晖雨脚收。柳阴家晓鹊,桑椹醉春鸠。
车行济州道中即事
客里休歌行路难,未容归梦绕江南。荆筐蔽弩人媒雉,桃叶悬门女饭蚕。
故国山河今尚在,残春道路暑先酣。新诗收拾中州事,归与乡人细细谈。
宝应城北门外登崖散步
夹道繁阴千步强,支筇聊当踏春阳。野花不识兴亡事,故故撩人为送香。
别左司杜郎中
相见匆匆即告归,江南鱼米尽堪娱。树林浩有秋声老,客路谁怜月影孤。
班序自还君富贵,斋居犹著己工夫。他时重会无他说,敢问于仁已近无。
沛城北有伍员庙碑露立荒郊有感
吴若未亡齐未寒,辞人微意寓毫端。当时借为胥祠发,似诮诸人讣契丹。
汶阳重九
烧灯才了客天涯,秋过重阳未到家。自叹满梳搔白发,不堪好酒对黄花。
折腰肯使羞元亮,落帽多应罪孟嘉。寂寞汶阳溪上路,寒风拂柳晚阴斜。
月夜舟行晚发吕梁洪下近更馀到双沟
荧起长庚落,霁空秋意宽。水光涵月白,霜气挟风寒。
舟取北为近,川流泗最安。雁声重嘹唳,莫是夜将阑。
别方万里 其一
异乡成邂逅,却是受恩深。白雪千丝发,青山一掬心。
梦残横老泪,悲极辄高吟。此意都相似,钟期合铸金。
朝中措(客邸有感)
南乡子(初入都门漫赋)
两边髯鬓雪交明,一笑何期在客京。此会向来随是梦,相逢喜定却还惊。
清吟自足配严濑,狂语常忧沈石城。我定先还故山去,先生恰有北燕行。
汪梦斗
梦斗字玉南,号杏山,绩溪人。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魁江东漕试,授江东制置司干官。度宗咸淳间为史馆编校,以事弃官归。宋亡,不仕。[1] 有北游集。后从事讲学以终。汪梦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游集》为底本,校以明隆庆三年汪廷佐刊《北游诗集》(简称明刊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旌德道中即事
见礼部尚书谢公昌言
城中将相第宅树之以木殊多茂盛因忆家园有赋
留示逯云甫秀才 其二
维扬见陈孝先制机辱授馆因呈小诗见意
山阳寄陈月观
连日晓行就车拥衾不得卧
别方万里 其二
吕梁洪读宣和碑
风帆夜汎清河
竹筱村店肆笔
连日车行风寒
宛平道中即事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一
夜泊宿迁上流
上故相留公 其二
呈隆兴总管王都水友直 其二
巧节
呈隆兴总管王都水友直 其一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二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摸鱼儿(过东平有感)
道中渴水
下邳永丰桥舟过其下有感
登鱼台读唐梁至金人碑有感
向晓风顺挂帆
汉高祖歌风台
明发鲁桥镇舟行
东行鱼台县界初闻莺
道中不见山水
过御河有感
汶上县西门外有梁王彦章庙金人泰和中重修庙记存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五
奥屯周卿提刑去年巡历绩溪回日有诗留别今依韵和呈
易舟泛邗沟有怀来涂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四
九日前一日过东平城中见卖糕有感
明发鱼台至古城或云即旧济州未详
东平道中追思来途
重题吕梁洪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五
题乡友叶景星号洪堂因所居之村而名
当途道中社
上赵签推 其二
上赵签推 其一
济州至鲁桥镇即事
次韵陈孝先制机论学
金陵上王焕卿提刑
泾县琴台
枕上漫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