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汪梦斗
风饱晴川十幅蒲,月明乘兴泛玻璃。舟人生路须加谨,却道今非比旧时。
吊后山
生平不肯见王公,蒙被清吟道自尊。寂寞彭城非昔比,风流何处觅曾孙。
宁川道中口占
缓兀吟鞍去,鞭长袖里垂。烟分村远近,水见地高卑。
风紧鸟飞疾,川寒鱼上迟。拥炉坐残雪,久已数归期。
舟中与安道手谈遣日
日长消困共枰棋,适兴何须苦用机。舟窄不妨眠对局,暑轻已觉汗沾衣。
身如禅定一榻上,心似游丝千里飞。何似清吟发天籁,精神疏畅肉生肥。
富春方史君万里与之别七年矣离乱之后不意得聚首于此一见道旧有感 ...
衣冠屈辱但长吁,为笑吾徒事业迂。无救于亡焉用相,不知所任正非儒。
天初生挚意有谓,人独存箕道未孤。迓续斯文难别诿,愿弘正学福寰区。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五
风顺帆心饱,潮平棹尾收。拥书人自卧,一息到真州。
南乡子(初入都门漫赋)
富春方史君万里与之别七年矣离乱之后不意得聚首笑此一见道旧有感 ...
衣冠屈辱但长吁,为笑吾徒事业迂。无救笑亡焉用相,不知所任正非儒。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六
天围春涨阔,水展夕阳红。已是淮南客,常吟江左风。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四
三间小屋枕山边,一缕沈烟谢老天。康节缕贫犹自乐,希夷当乱只高眠。
道非日用常行外,心在吾身未有前。归去重参教透彻,何须更用羡神仙。
朝中措(客邸有感)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三
士节陵夷久可怜,谓宜作气一时伸。恰求谔谔廷中辩,亦似厌厌泉下人。
身死首阳名不死,家贫陋巷道非贫。世推五运今何运,归去何如老海滨。
摸鱼儿(过东平有感)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八
商量何必又商量,休笑吾人议论长。事欠剸裁多积压,心犹疑忌少担当。
无由把袖舒衷愤,空负悬弧射四方。只恐秋风破茅屋,急归烂赏木犀香。
汉高祖歌风台
击筑长歌意始真,斩蛇元是感乡人。大风不起人非昔,台下滔滔泗水春。
宝应城北门外登崖散步
夹道繁阴千步强,支筇聊当踏春阳。野花不识兴亡事,故故撩人为送香。
雄州北城外过白沟河
手斧当年自画河,圣人微意不求多。如何王蔡忘前事,可谓贪他却著他。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五
身到嬴秦古塞垣,茫茫禹迹故皆存。近来粤客通南货,旧日燕人祭北门。
治极汉唐犹驳杂,功侔禹稷有根源。纪纲法度于何是,归醉床头老瓦盆。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二
水畔斜阳万马行,柳边残雨一蝉鸣。催人老去何忙甚,觉我新来太瘦生。
不死虽然如管仲,有生终是愧渊明。商飙愈紧归心切,莫把诗书博恶名。
别方万里 其二
门外桑乾水,我行君尚留。话长见恨晚,情苦意如秋。
此道今垂绝,何人可与谋。临行重分首,吾教尚多忧。
夜泊宿迁上流
旧国当年阔,暑风今日生。舟回溪几曲,人卧月三更。
汪梦斗
梦斗字玉南,号杏山,绩溪人。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魁江东漕试,授江东制置司干官。度宗咸淳间为史馆编校,以事弃官归。宋亡,不仕。[1] 有北游集。后从事讲学以终。汪梦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游集》为底本,校以明隆庆三年汪廷佐刊《北游诗集》(简称明刊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留示逯云甫秀才 其一
巧节
简乡人丘同知舜臣
夜宿黄河
道中渴水
东行鱼台县界初闻莺
向晓风顺挂帆
景州道中
送江东李宣副之官建邺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七
雄州回阳柳在城南郝庄有碑
山阳寄陈月观
经行旧城过宣圣庙欲看石鼓不得入
贝丘道中看王莽所塞黄河旧迹
别左司杜郎中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三
安道改授休宁尹令郎仲坦祁门尹再成小诗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一
金缕曲(月夕赋道词,书毕,怆然有感,再赋此)
见礼部尚书谢公昌言
问候赵签推
登鱼台读唐梁至金人碑有感
明发鱼台至古城或云即旧济州未详
题乡友叶景星号洪堂因所居之村而名
过江陵镇登秦申王坟读决策元功精忠粹德碑文有感近事而赋
济州至鲁桥镇即事
宛平道中即事
踏莎行(贺宗人熙甫赴任)
舟过桃源
泾县琴台
奥屯周卿提刑去年巡历绩溪回日有诗留别今依韵和呈
入都门漫赋
上赵签推 其二
留示逯云甫秀才 其二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汶阳重九
明发鲁桥镇舟行
风帆夜汎清河
旌德道中即事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二
车行济州道中即事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四
月夜舟行晚发吕梁洪下近更馀到双沟
道中不见山水
渡江至龙潭即事
东平道中追思来途
竹筱村店肆笔
呈隆兴总管王都水友直 其二
汶上县西门外有梁王彦章庙金人泰和中重修庙记存
上故相留公 其二
重题吕梁洪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六
次韵陈孝先制机论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