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怡亲堂

怡亲堂

明代 王汝玉

务本承先业,逃玄事养真。虽云各求志,却喜共怡亲。

棣萼联芳日,斑衣竞舞春。我寻纯孝传,端不愧前人。

诗人王汝玉的古诗

题澄江韩氏弥性堂卷

明代 王汝玉

芙蓉城里花如簇,况有澄江秋水绿。花间茅屋是君家,门外萦回江一曲。

长年自与世情疏,何异柴桑处士居。竹粉晴飘围罢局,芸香昼染读残书。

我曾放迹澄江上,水墅山村遍游赏。如何未解识君家,往事茫茫空怅怏。

君家令子仙闱郎,我忝濡毫直玉堂。侍宴每联金屋坐,退朝常接玉墀行。

几番论旧相留恋,彷佛澄江眼中见。令人飞梦落江南,满座秋光净如练。

披图索我为题诗,老去空惭藻思非。勉率为君歌此曲,恍然疑接谢元晖。

送顺昌伯云南抚安

明代 王汝玉

分阃曾登上将坛,金貂新插鵔鸃冠。身轻百战君恩重,威振三边敌胆寒。

幕下偏禆皆许历,座中宾客有冯驩。兵符又向西南去,谈笑风生六诏安。

题雅室

明代 王汝玉

深院沈沈晚,香崖独自飘。忽闻琴瑟声,都是相里润。

题秋林小景

明代 王汝玉

孤筇何处事清游,林壑生凉雨乍收。霜叶一枝红未脱,白云深锁乱山秋。

送舍弟琎

明代 王汝玉

送尔出门去,出门行路难。时方重财贿,孰肯礼儒冠。

沙晚鹡鸰苦,雨凄棠棣残。好营甘旨养,归奉二亲欢。

杂诗十首 其六

明代 王汝玉

蕣花辉朝艳,岂睹蟠桃春。营营尘中徒,宁识林下人。

声色令心惑,骄荒使智昏。日夕相驰逐,何时返道真。

著存堂

明代 王汝玉

高堂已寂寞,居处若平生。结念承欢日,疑闻謦咳声。

况兹承祀事,芳香既云升。中心致爱悫,洋洋俨居歆。

孰谓逝者远,格思在精诚。著存记戴礼,端切孝子情。

题张良之思亲堂

明代 王汝玉

二亲昔时在庭闱,孝子翩翩舞綵衣。二亲已殁归黄土,孝子空思綵衣舞。

春风花开秋叶黄,雨露既濡天降霜。流光无情不相待,此心思亲那可忘。

当年种得长生草,惆怅如今亦枯槁。沧溟易竭山可亏,人生思亲无绝期。

风竹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汝玉

此君曾向琐闱看,金茎露洗青琅玕。故山近日重相对,凉雨新收香粉坠。

一枝潇洒画图中,写得江南叶叶风。明朝何处重相遇,紫阁深沈翠雾笼。

桥亭八咏为宗人府经黄子中赋 其三 龙砌朝岚

明代 王汝玉

朝岚龙砌生,复度青林上。咫尺不逢人,唯闻樵笛响。

题李龙眠写山庄图

明代 王汝玉

青山万叠高侵天,绿阴千顷晴涵烟。巨灵倒挽银河水,泻作百丈飞来泉。

蓬莱三岛不可往,江南山水称龙眠。龙眠高人李居士,前身列籍瑶台仙。

胸中浩荡有奇气,眼底恍忽无尘缘。同时二友总佳士,炯如芙蓉出澄涟。

山中一经游历后,至今草木增清妍。百年对画起遐想,风流文采俱依然。

辛夷花开木兰发,宛如王维家辋川。我生素抱林泉趣,每因匏系恒自怜。

迩来缪掌秘阁籍,遍阅图画穷幽玄。洞天福地似曾识,不用谢屐劳扳援。

渊明把菊图

明代 王汝玉

典午山河已夕晖,却寻三径赋旋归。平生心事南山在,不为东篱待白衣。

二妇艳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汝玉

大妇上云机,中妇裁罗衣。小妇多姿态,含笑惜春晖。

鸟啼花复落,夜遥人未归。

题竹赠祖士英

明代 王汝玉

湘皋日出楚烟消,绿玉参差罩碧绡。栖凤一时惊梦起,满林齐舞翠云翘。

题韩御史椿萱堂

明代 王汝玉

济南簪绂传家旧,阙下恩荣受赐新。乌府谏书推二妙,华堂綵服奉双亲。

椿萱并美阳和节,兰玉同沾雨露春。骢马联驰谁不羡,清风端可继前人。

秋夜九首 其八

明代 王汝玉

羁贫日弥甚,破屋秋夜长。数点星挂帐,五更霜落床。

寒蜂刺双足,峭若撄剑铓。枯泣不为滴,惫噫总成章。

自怜憔悴生,安得逢春阳。

题画杂咏 其三

明代 王汝玉

潮痕带晚沙,云影连春树。隔浦漾舟来,应寻酒家去。

题徐幼文画次高季迪张来仪韵

明代 王汝玉

云生疏林晚,花落空山春。裴佪林下路,惆怅山中人。

送唐太守

明代 王汝玉

初赞霜台宪,旋迁粉署郎。趋朝常秉礼,入幕每持纲。

重沐君王宠,新悬刺史章。均州江水右,梦渚楚山阳。

秋岸丹枫落,凉洲白芷香。别来何以赠,先世有遗芳。

远趣楼

明代 王汝玉

王君大隐徒,脱略当世务。结楼红尘中,宛有沧洲趣。

窗含夫椒云,帘卷洞庭雨。暮看烟鸟还,朝见风帆举。

身将杳漠俱,心与鸿濛侣。即此是真游,何须在岩渚。

王汝玉

王汝玉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27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