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晓发南康

晓发南康

明代 王慎中

简书委陋躬,徂鞅戒侵旦。徒御带寒色,初鸡响空馆。

城鱼钥声开,郊隼旟彩散。明月稍低山,疏星犹在汉。

蝝息方自藏,栖禽亦未啭。因兹风物情,弥切劳生叹。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始至留都户部作

明代 王慎中

谪籍复收抡,天心为洗冤。荣枯元有分,忧喜自何门。

器小乖通元,才微误再论。未能思旧过,转使愧新恩。

秩蕞堪安拙,官贫足避喧。不知都邑异,但觉省闱尊。

质是玞惭玉,班非鹭接鹓。鸿栖犹得桷,羊触戒临籓。

薪积宜先贱,舌柔悟后存。为看桃李下,成径亦无言。

吕公洞

明代 王慎中

高顶可怜吕公洞,礧砢危石相住撑。根豁一门山欲断,泉流四壁昼常清。

险绝故须秉烛入,苍茫祇怪傍云行。藏虹蟠蠖理或有,冥搜恐触神物惊。

过黄后溪江楼十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白浪如山潮拥来,长江东去海门开。天连极浦鸟飞尽,日落空林船正回。

赠唐太史养疾寺居五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托身翔凤陛,别业寄龙宫。遐心存市里,幽迹似丘中。

挂尘小山桂,披襟大地风。安知馆中史,不是河上公。

初祖洞赋得四物 其三 洞泉

明代 王慎中

飞泉喷玉自潺潺,本因无意出人间。日夜流行寻大海,依然不离此深山。

东桥顾公巡抚湖南行部至衡州纵游南岳某闻而慕之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好游晚益耽,身到楚天南。胜迹摩崖刻,奇文览记探。

高僧留与偈,野客偶成谈。更有名书写,藏山副石函。

章江校士六月十七夜月有作因示诸属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浮凉却烦暑,明月流下地。清辉濯雨馀,皓质离云际。

行失众星光,鉴彻繁阴蔽。宴坐及宵分,徙倚不能寐。

欣兹吏牍阕,久已尘营弃。淡泊道心生,简编非我累。

岂乏校艺长,方惭作人智。群司肃从事,谬以斯文寄。

如何勖周行,勿云在下位。

寄赠黄宗献守璚州兼柬顾与新宪使

明代 王慎中

主恩怀远托分忧,万里乘空并是游。百室日南开北户,孤城海上俯中流。

津桥喧处为珠市,郡国晴时见蜃楼。持斧风流贤使者,政成觞咏接诸侯。

晚行赵家围

明代 王慎中

川广片帆悬,轻霞欲暮天。
蓼花明远岸,芦叶隐低田。
风起青蘋上,云归白鸟前。
元多山水意,对此自悠然。

夏日田家

明代 王慎中

首夏新晴后,田家事事宜。耘耔知土性,老少话天时。

野饭初登麦,家资在种葵。燎原延暮烧,筑圃待秋菑。

谷鸟临耕劝,蹲䲭往饷持。相逢矜力作,不识但蚩蚩。

寄睦

明代 王慎中

最爱梁园脩竹馆,风流帝子独翩翩。豪华却尽攻文苦,宠数偏翩养性全。

马过繁台谁可记,雁飞蓬沼信难传。山中桂树偏翻甚,寂寞柴扉养暮年。

龙南冈久谪不召诗以为叹

明代 王慎中

怪尔谪居犹汉吏,欲将孙子长官中。地幽应隔阳光照,天远宜无雨露通。

听厌舶赍喧鴃市,看频岛气起蜃宫。已知直道非今好,莫向时人叹路穷。

建昌日暮举火于丰安堠亭与邑博陈嘉宾谈

明代 王慎中

斜日堠亭阴,兹言在野深。临餐因忘肉,独酌更知心。

道与中人语,身宜下位沉。昔贤伤不遇,非独子如今。

送吕思抑户部之淮上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相见仍愁远,临分益思亲。亦多倾盖者,谁是听琴人。

骏骨何当市,明珠且自珍。翻飞未可料,将子暂风尘。

户部寓直作

明代 王慎中

凉月静高松,华扉掩几重。沈冥遗吏道,恬旷绝人踪。

宴坐时闻桂,行吟暗度蛩。漏声风易断,山翠露偏浓。

襆被同今宿,含香异昔逢。羁违云卧性,病损世交容。

择木难如鸟,潜泥不是龙。千门分曙里,犹记听朝钟。

游清源山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城中长日望,翘首起游思。如何咫尺地,动以岁年期。

忽睹草花喜,终遭猿鸟疑。明归应复望,惆怅使颜衰。

寄曾前川

明代 王慎中

斩杙伐杗竭壑岸,却容大木卧江隈。道路过逢徒骇睨,朝昏变怪竞睚咍。

九成何日当营观,百尺通天未起台。但保龙鳞蟠铁干,轮囷终是万乘栽。

送程太守归养

明代 王慎中

喜动心颜决弃官,宁论皂盖与朱幡。功名薄是微臣分,乞请俞知圣主恩。

出入扶持蠲疾痒,晨昏甘旨奉温存。君家白日偏长永,为有金花堂北萱。

九日雨止力疾登万石峰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黄花似解喜人来,作意生香泛酒杯。风雨昨宵真错恼,今朝菊蕊为吹开。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思捣予何为,迟子音与徽。昔子当北翔,予方滞南陲。

蓟野郁绵邈,荆岑相蔽亏。去住犹短蓬,相失忽若遗。

朅来同朝侍,永愿承光仪。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