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即席赋送张子使边四首 其四

即席赋送张子使边四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汉世穷源使,明时足饷臣。黄河喧夜渡,荒戍断行人。

宝铗飞边月,征衣带朔尘。悲歌暮相对,慷慨一伤神。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送袁生应枢携室入京觐省严介溪宗伯袁生宗伯之婿

明代 王慎中

青青春色起平芜,客路㩦家正可娱。雪映船窗开卷用,风吹江水挂帆须。

丈人已立中朝岳,爱子真还合浦珠。借问南宫趋侍处,何如片玉在冰壶。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洵彼南海英,识子良在蚤。抗志程令猷,兴文振华藻。

结谊值休运,投分输明抱。浮岁奄四踰,世故多纷扰。

骐骥鸣枥间,康瓠以为宝。抚事增慷慨,沉思乱如捣。

万寿节侍班奉天殿柬丘集斋侍御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鸡筹鱼钥漏声催,凤阙龙楼拂曙开。五色祥云扶北极,万年天子在中台。

仙人乐奏钧天上,王母桃从琼水来。独进千秋金鉴录,侍臣不愧九龄材。

演乐 恭命也

明代 王慎中

至乐由阳作,出豫肇声元。尽美媲虞箾,大雅废复传。

设业崇繁会,树羽列肆悬。执翿俣硕人,子野备伶官。

谐凤鸣嶰管,希声韵朱弦。始作若猋赴,间奏似珠连。

升歌六义绎,吹律八风旋。雷鼓彻灵响,云和发徽弹。

陈佾奕星敷,舞兆郁云骈。信诎五节会,终始九变还。

微生属休运,肃诏滥朝冠。审音德叙辩,晞缀景勋宣。

愧乏延州听,谬厕洞庭观。

金山杂诗八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沓嶂回峦莽不分,紫烟苍霭晚氛氲。楼台拔地千层起,钟鼓中天四野闻。

画栋雕甍回日月,曲池伏窦定风云。高僧尽住黄金宇,护敕并镌睿藻文。

南昌有湖水流城中会府属当其左每晨趋府行于湖上执事仓卒无游观之 ...

明代 王慎中

不远人家路,湖平水且清。涵虚浮万井,倒影浸层城。

垂柳堤边映,轻鸥波上明。可怜趋府去,日日傍湖行。

至日虑囚宪府呈方

明代 王慎中

立戟府门清,持书人吏盈。平持三尺反,助取一阳生。

布令逢周正,援经览吕刑。怪来霜气重,骢马在江城。

彭蠡湖

明代 王慎中

苍苍彭蠡绿,大水属时秋。远势长天接,摇波元气浮。

数州居下浸,千屿出中流。桂棹兰为楫,吾将恣远游。

送阮仁化邑博

明代 王慎中

庾岭云深君独往,曲江风远故遗思。风流苦忆青毡在,身世难忘白发欺。

阮籍沉沦元嗜酒,郑虔樗散亦能诗。行歌莫近啼猿树,宦隐真堪采藻池。

送裴质斋掌教

明代 王慎中

东风吹春满南国,陌头杨柳黄金色。祗言佳气正娱人,何意离尊当送客。

鄙夫谈道泉山阴,广文来讲裴与林。林友昨去滩江侧,君今往适潭水浔。

不因缱绻难分手,自惜向谁开此口。欲别逡巡杯水间,送君转使忆林友。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 其六

明代 王慎中

赫赫威名古北平,犹传宣大旧中丞。一从金榜承黄钺,骄子闻风已角崩。

题徐氏溪亭四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善占风物胜,心巧更多奇。轩楹翻别制,溪壑发幽姿。

眺迥开窗小,临清累石危。城中池馆盛,坐使废招随。

法通久住半岭归天柱岩题二偈示之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执事既迷著理非,欲从何处取真机。太虚辽廓无边际,一任云行与鸟飞。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授律及今时,邀勋合有期。渔阳新戍守,涿鹿旧兴师。

西日河冰坼,北风边草衰。芦笳声四起,汉使也应悲。

送吕思抑户部之淮上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相见仍愁远,临分益思亲。亦多倾盖者,谁是听琴人。

骏骨何当市,明珠且自珍。翻飞未可料,将子暂风尘。

送诸子兴年兄由刑部郎中贬尉高明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执法西曹触汉章,侧身万里窜穷荒。圣主恩同雨露湛,莫将三水拟三湘。

游五老峰四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叹息烦嚣久,幸然未白头。灵药非难得,名仙或可求。

金光丛里映,玉乳石中流。回首顾妻子,真堪敝屣俦。

告中送顾膳部赴臬山东

明代 王慎中

幽居当岁晏,无那送君行。留滞嗟身世,蹉跎念友生。

似兹往来际,转见别离情。拙笔归耕晚,高才早勒名。

移官河南报至作

明代 王慎中

赤雀翩然衔尺书,书中忽报有新除。世荣已付浮云外,生意翻为腐草馀。

悔把青黄灾断木,却教钟鼓飨爰居。一官虚谬频遭调,寂寞扬云愧不如。

悼陵陪祀

明代 王慎中

绝壁丹流万叶红,秋峰长锁翠华宫。愁云玉坐松楸里,落日金铺霜露中。

凤葆虚留栖汉月,鸡鸣无复赋齐风。圣情追远遥悽恻,冠舄趋陪百职同。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