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其三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授律及今时,邀勋合有期。渔阳新戍守,涿鹿旧兴师。

西日河冰坼,北风边草衰。芦笳声四起,汉使也应悲。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李司业见遗庐山诸作述怀奉柬

明代 王慎中

尝慕当年李谪仙,谪仙新诗解倒悬。独在人群无所好,尘埃回首伤怀抱。

忧来祇恐白发先,有时梦入南康道。羡君盘游穷妙真,览君词句何清新。

莫言今古不相接,今见前贤让后人。

刘函山招游大明湖

明代 王慎中

轻舟恣所往,适趣何必深。居然在城郭,而得混鱼禽。

翠岫远衔席,绿波清照襟。明湖既得性,芳岁亦娱心。

暮景媚涵水,春风吹满林。岸木稍变色,汀草微生阴。

浩荡纷言笑,满盈递酌斟。不能日日至,勿云乐太湛。

书怀答彭石屋

明代 王慎中

已悔为人学,还因世网留。行云时出岫,逝水偶成流。

事简知无术,交疏悟寡俦。方将齐外物,窃比我蒙周。

题徐氏溪亭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飞鸟点青天,惊鱼跳锦川。檐栏相照映,空水共澄鲜。

草际分皋陆,烟中辨舸船。有亭佳如此,真觉主人贤。

过宁庶人故阳春宫

明代 王慎中

邪陌转城闉,重门曲水滨。人谈亡国地,花发旧宫春。

佩冷空梁月,歌销积栋尘。堪悲当日事,议谳帝家亲。

从军行六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苦乐军中日不同,锦裘貂帽自临戎。蒙茸介胄生虮虱,老向边庭未立功。

送曾汝诚给事使边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太白压辽城,天狼照北平。君王亲用武,节帅奉专征。

问罪驰轺入,观兵揽辔行。当今将士怒,归及凯歌声。

秋祀先师恭述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繁宿夕杓转,皓月璇穹明。庭燎晰有煇,灌芬郁以升。

广牡陈孔硕,嘉盛登维馨。清齐盈金彝,和羹荐玉铏。

皇皇旄帗列,锵锵磬筦鸣。脩容罗万舞,雅奏宣九成。

展礼式不愆,于赫神具宁。飘飖纷来宗,对越俨相仍。

伊嘏锡玄漠,王国斯克生。

闻家兄途中得疾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远道传安否,难知消息真。思深翻惹惑,望极转伤神。

访市将求卜,行途屡问人。莫言忧畏甚,手足是天亲。

寄本兵苏舜泽公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国忧偏急在西师,臣辱况当及此时。受脤因言天下事,治兵看勒日中期。

沧洲道中寄蔡道卿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玄鸟差池逝不还,霜鸿回翅欲辞寒。惟有浊河流向北,凭将双泪到桑乾。

送何参议分守承天

明代 王慎中

当年白雪流歌地,此日黄图启箓基。代卜共瞻龙起处,纷游犹记雁飞时。

离宫草树丰驰道,原庙衣冠閟奉祠。最是圣情勤远念,榆乡节使选材移。

小楼閒不酬邱少泉见寄

明代 王慎中

鄙夫元是一慵者,晨起栉巾犹不把。外户长关谢往来,小楼旷不任疏野。

山形迫若几前生,江水遥如窗际泻。树木摇落霜气中,檐甍亏蔽青天下。

北睇千峰通鸟路,冈峦连亘莽回互。直看烟霭渺迷间,知是故人栖隐处。

寓目本为荡情志,却因怀人结幽思。正同槁木无起予,忽枉璚瑰逢来使。

南苑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城阙郁崔嵬,行游信美哉。柏围春殿长,荷匝午亭开。

复道玉绳隐,河流银汉回。忽然异人世,不觉在蓬莱。

寄本兵苏舜泽公 其六

明代 王慎中

地形分画防援速,士气清明杀获多。骤变威灵加草木,依然往日旧山河。

同蔡可泉出游山行纪兴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日出野烟轻,流泉处处声。山苗经雨长,泽雉感时鸣。

密筱傍潭静,疏花夹岸明。正宜吾与尔,携手此间行。

将至东昌寄寇太守未庵兼柬包蒙泉节推

明代 王慎中

旅客羁伤凭寓目,东济荣河渐衍沃。礼乐犹存鲁国风,鱼畋本负齐氓俗。

专城太守旧怀思,佐理包何新相知。遥怜比璧光辉地,正是双刀宰割时。

故人相别经五春,临当再见反伤神。预恐风波易暌阕,况陈委曲重酸辛。

以兹盈盈数里间,将前还却转愁人。寄语风流贤五马,行春暂辍一娱宾。

治园偶作

明代 王慎中

隙地为园学种蔬,带经自灌更教锄。中心取适非谋食,老圃堪言我不如。

送方

明代 王慎中

豫章解䌫雪晴消,计及长安淑景遥。垂柳新阴看向苑,啼莺初晓唤趋朝。

心同江水知归海,身在钧天喜听韶。左个春开应有问,何如衢室帝为尧。

病中李君度见访家僮绝不为通走笔柬之

明代 王慎中

闭关非为疾,性本好沉冥。论学刊中说,修形正内经。

诀从静者悟,语忌俗人听。已戒应门毕,君方来叩扃。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