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元日侍班奉天殿

元日侍班奉天殿

明代 王慎中

王正元日新尧历,天子明堂拱舜衣。仙乐同钧谐凤奏,文星合璧抱龙旂。

云间阊阖鸣珂入,风转炉香惹袖归。三载郎曹淹赤绂,尚惭补衮寸心违。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病中谢凤仪过访

明代 王慎中

一春卧病长安里,伏枕荒斋叹索居。风动蓬窗依玉树,云传仙侣驻琼琚。

宣城邻并违下榻,司马穷愁错著书。四海兄弟吾与尔,霞冠月舄未应疏。

陆检校归榇作此送之陆扬州人

明代 王慎中

只说宦游好,宁知客死哀。衣重官长襚,木美邑氓材。

山迥铭旌绕,天长细雨来。扬州生乐处,今作鹤飞回。

洞仙歌 黄后溪招饮江楼陪黄东石

明代 王慎中

浸天凉影,见楼台翻倒。斜红日,低涵照。怪鱼行不度、龙睡乍惊,低错讶,人在水宫游眺。

朱栏閒凭处,淡雾疏烟,千嶂飞青被笼罩。似高髻脩眉、翠黛轻施,遥相对、无情更恼。

看如此溪山逅良俦,却放丝樽停、早花应笑。

六合亭

明代 王慎中

亭宇凭虚空,结构出妙境。攀援藉葛藟,毫末凌光景。

豁达四天藉,夷犹双目骋。云生当正襟,风起吹方领。

泉脉散千峰,湖波澄万顷。烟霏自开敛,鱼鸟各翔泳。

即事天机深,忘言外物屏。始知世上日,不比山中永。

晓发南康

明代 王慎中

简书委陋躬,徂鞅戒侵旦。徒御带寒色,初鸡响空馆。

城鱼钥声开,郊隼旟彩散。明月稍低山,疏星犹在汉。

蝝息方自藏,栖禽亦未啭。因兹风物情,弥切劳生叹。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手披荒土植松楸,天使临门不敢留。同位如将襄大事,九重谁复解殷忧。

送谢生诜辞亲应举

明代 王慎中

闽楚千馀里,归程草色通。乡人推射策,严父教移忠。

问绢亲闱里,题诗客路中。汉庭方爱少,去作一终童。

寄大中丞思质王公十首 其九

明代 王慎中

雍奴诸水探源长,绕带漕渠壮帝乡。坐令洪流行轨道,东南万里引帆樯。

晚行赵家围

明代 王慎中

川广片帆悬,轻霞欲暮天。
蓼花明远岸,芦叶隐低田。
风起青蘋上,云归白鸟前。
元多山水意,对此自悠然。

治园偶作

明代 王慎中

隙地为园学种蔬,带经自灌更教锄。中心取适非谋食,老圃堪言我不如。

闻沈青门游迹至泉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云路冥冥一羽仪,却寻佳树集高枝。清源太守悬孤榻,从此定因屡下之。

登真觉寺浮图

明代 王慎中

宝塔拔地跻,蛟龙互拿攫。层级凌虚空,危磴盘屈曲。

上之逼星纬,下则俯原壑。超升旷我怀,频憩知足弱。

赤日耀珠光,灵飙响金铎。身高万象出,眺迥二仪廓。

苍然见秦赵,微茫辨渭洛。风驱燕色来,山川翠参错。

飞鸟足下度,归云衣前落。避喧得胜因,了净无真着。

福庭如可留,吾将从玄鹤。

高美亭怀徐少湖

明代 王慎中

林麓莽苍苍,亭幽人独上。萦回瞰岩岫,沃衍观田壤。

嘉卉散异芳,珍丛发新爽。微阴益峰高,始霁壮泉响。

迹羡鱼鸟闻,心忻草木长。不谐意所钦,终未极兹赏。

寄睦

明代 王慎中

最爱梁园脩竹馆,风流帝子独翩翩。豪华却尽攻文苦,宠数偏能养性全。

马过繁台谁可记,雁飞蓬沼信难传。山中桂树偏翻甚,寂寞柴扉养暮年。

侠客行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輘轹王侯气若林,片言不易万黄金。两河南北人无数,缓急惟当剧季心。

出游城南山寺

明代 王慎中

一官常懒爱僧闲,来往禅机每扣关。绿柳闭门空自长,白云出岫不知还。

欲牵簪绂奈微力,岂少莺花非故山。那似匡庐为社者,投师不远栗林间。

贵溪赠江贞斋学士

明代 王慎中

跂予怀夙心,愿言见君子。抱此未能降,光仪违觏止。

祗役出名邑,及君在桑梓。摄衣升高堂,弭驾依仁里。

兰室盈芬芳,下风吐词旨。敷文比霞郁,驰辩若流水。

大智问下愚,冲襟忘末齿。謏闻谬见推,狂言不予鄙。

昔人倾盖谈,今日谐斯理。新知信可乐,投分从兹始。

送李拙脩归鄱阳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拂衣从此去,归兴一为谈。药谱新将著,农书旧所谙。

酬言持手麈,晞发废头簪。相访欲知处,应之柳市南。

朔日昌平城登览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宿雨山城净晓晖,高楼临眺思依依。仙人掌上云初散,白马关西雁自飞。

古木寒鸦啼朔雾,荒隈迟日上征衣。天山直北谁传箭,目断秦兵未解围。

金山杂诗八首 其五

明代 王慎中

珠奁玉盌扈繁芳,遗令千秋祗自伤。落月恍闻环佩响,阴风犹自绮罗香。

兰蘅湖上疑湘浦,云雨峰头似巫阳。寂历群山花自发,为看当日倚新妆。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