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越境送别者七人蒋元肃黄少度鹿伯可赵元序陈德溥叶飞卿林致约少酌驿舍

越境送别者七人蒋元肃黄少度鹿伯可赵元序陈德溥叶飞卿林致约少酌驿舍

宋代 王十朋

同僚送我枫庭驿,共酌临分酒一杯。我念泉人仍惜别,此身虽去首频回。

诗人王十朋的古诗

宿囊山寺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我来万籁正号风,壁上观诗忆蔡公。惟有秋林旧时月,夜深犹照梵王宫。

过金口市江中有渚名鲤鱼甲渚上有芦花连日遇逆风舟以寸进挽舟者行 ...

宋代 王十朋

江山满眼似相迎,一鬨人烟问地名。舟过已经金口市,水流应到石头城。

吴宗教惠西施舌戏成三绝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博物延陵有令孙,不因官冷作儒酸。珍庖自有西施舌,风味堪陪北海尊。

人日雨次何宪韵

宋代 王十朋

元正作佳天,涉七弄春气。好雨亦知时,绿波行何济。

新诗如蜀州,句有梅柳味。七升年定丰,一石公当醉。

洪帅陈阜卿寄笋

宋代 王十朋

均是蓬山逸远官,梦中犹问竹平安。箨龙寄我知君意,要使刚肠饱岁寒。

与赵安抚乞疏狱

宋代 王十朋

小麦青青大麦熟,秧老欲移蚕欲簇。皇天弥旬作淫雨,害及农桑一何酷。

麦枯秧腐蚕不丝,无食无衣岂能育。使君今世贤方伯,政过龚黄同舜牧。

僦金蠲放官与私,喜气欢声倾比屋。仁风已慰黎庶心,诚感苍穹理宜速。

胡为烝泄尚如许,阴沴干阳埋日毂。岂惟泥泞困牛车,更恐鱼龙上平陆。

闾阎竞画指日蛮,香火遥祈上天竺。伤和无乃有冤民,蠹政尚疑多大族。

使君有术开青天,按劾奸赃疏滞狱。

四日雪坐间有江梅水仙花因目曰三白 雪

宋代 王十朋

不来平地只山巅,端为民贫故见怜。未到立春犹腊月,忽成三白定丰年。

闻捷报用何韵

宋代 王十朋

淮甸流离唐赤子,将军奇特魏黄须。愿将银管书忠谊,粪土东京赵与胡。

萧家渡

宋代 王十朋

渡头问舟子,此渡胡名萧。舟子笑答我,使名家匪遥。

岂不闻侍郎,名德重本朝。屡为二千石,两至万里桥。

渡旁乃其宅,人亡木惟乔。阴德满乡闾,嘉话传鱼樵。

江水流有尽,姓名磨不消。近同池号谢,远类江称姚。

赧颜谢舟子,讲闻非一朝。恨生晚且贱,无繇际清标。

坡公不识范,韩子思之侨。敬瞻通德门,魂往不可招。

观石佛

宋代 王十朋

土木涂金巧逼真,总随浮幻化埃尘。何人著意镌山骨,长现金刚不坏身。

名郡之东门曰永平书一绝

宋代 王十朋

鄱水新门号永平,永平何止一鄱城。愿言广此平天下,黎庶长无愁叹声。

同钱用明用章游白石岩

宋代 王十朋

谢公好山水,得郡古东瓯。造物惜佳境,雅志多不酬。

松萝蔽雁荡,烟霭埋龙湫。行田经白石,不到仙山头。

寥寥数百年,天付黄冠流。巍然万仞崖,壁立东南州。

谁将补天手,化出白玉楼。两龛藏洞府,中有群仙游。

上通尺五天,下接三神洲。飞泉落岩腰,碧涧鸣山陬。

群峰真培塿,沧海为渠沟。隘视人间世,万象同蜉蝣。

我家雁山阳,崎岖厌经丘。翩翩钱公子,呼我寻岩幽。

初惊小雨密,忽扫群阴浮。杖屦穷巑岏,一洗尘埃眸。

山林有真乐,富贵何足求。但愿乞二山,不愿万户侯。

点绛唇(雪香梨)

宋代 王十朋

春色融融,东风吹散花千树。雪香飘处。寒食江村暮。
左掖看花,多少词人赋。花无语。一枝春雨。惟有香山句。

大年游延福寺

宋代 王十朋

去岁曾游九日山,匆匆不暇尽跻攀。烦君访我不到处,好把诗篇载取还。

畎亩十首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畎亩有遗士,妄怀葵藿心。朝夕倾太阳,不耐氛秽侵。

肝胆有古剑,愿言决群阴。兹志尚郁郁,抱膝成悲吟。

九华山 其三

宋代 王十朋

我在芙蓉山下家,四年秋色隔天涯。如今渐觉乡山近,已见芙蓉吐九华。

书院杂咏 芍药

宋代 王十朋

已过花王候,才闻近侍香。来游禁酒地,免作退之狂。

至兴国军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近涵州郭远连天,明月清风不计钱。欲比西湖及西子,品题须唤旧苏仙。

赵果州致羊酒走笔戏酬

宋代 王十朋

十日庐山游,蔬肠作雷鸣。对食有长铗,论雷无曲生。

清净似斋戒,迟留欲修行。翩翩佳公子,怜我厌藜羹。

鱼酒致远意,诗篇慰西征。姜新微带糟,鲊美香流罂。

今宵羊踏园,魂梦定须惊。回首白莲社,姑作陶渊明。

左原诗三十二首 其三十 贾公庵

宋代 王十朋

贾公名德重吾乡,慈母难兄窆此岗。手种松楸及因果,青山流水共高长。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61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