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南关二首 其二
路转川回失系舟,更教两驿过徐沟。多情团柏关前水,却共清汾一处流。
蝶恋花 同乐舜咨郎中梦梅
步虚词三首 其三
琪树明霞碧落宫,歌音袅袅度泠风。人间听得《霓裳》惯,犹恐钧天是梦中。
青玉案 代赠钦叔所亲乐府郓生
苎萝坊里青骢驻。爱鹦鹉、垂帘语。一捻娇春能几许。
寒梅欲动,小桃初放,恰是关心处。
西城流水东城雨。绿叶成阴惯相误。只恐韶华容易去。
一声金缕,一卮芳酒,且为花枝住。
满江红·问柳寻花
蝶恋花 白鹿原新斋作
负郭桑麻秋课重。十角黄牛,分去声得山田种。乡社鸡豚人与共。
春风渐入浮蛆瓮。绕屋清溪醒午梦。一榻翛然,坐受云山供。
四海虚名将底用。一声啼鸟岩花动。
出镇州
汾水归心日夜流,孤云飞处是松楸。无端行近还乡路,却傍西山入相州。
论诗三十首·二十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临江仙 寄德新丈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
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
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鹧鸪天 村里黄幡绰,家中白侍郎,石曼卿诗
金菊对芙蓉·银烛摇红
鹧鸪天 莲
台山杂咏
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后饮酒五首 其三
客从崧少来,贻我招隐诗。为言学仙好,人间竟何为?
一笑顾客言,神仙非所期。山中如有酒,吾与尔同归。
丁未寒食归自三泉
春山晴暖紫生烟,山下分流百道泉。未放小桃装野景,已看茅屋映秋千。
饥乌得食争相唤,醉叟行歌只自颠。寒食明年定何许,故人尊酒且留连。
清平乐·太山上作
太常引 东原上清宫,同杨飞卿夜话汝梁旧游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三
宇宙有此山,阅世过鸟疾。何人不此游,名姓宁复识。
兹辰世所重,前代多盛集。柴桑有故事,□谢留俊笔。
并数孟与桓,此外谁记忆。人生百年内,踏地皆陈迹。
独惟我辈人,兴怀念今昔。山林与泉壤,自古长太息。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野史亭雨夜感兴
三奠子 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乐府鸟衣怨
杜生绝艺
西江月·物外神仙风骨
朝中措 小儿子生,适有遗羽阳宫瓦者,因以
乙卯二月二十一日归自汴梁二十五日夜久旱而雨偶记内乡一诗追录于 ...
山居杂诗六首 其二
台山杂咏五首 其四
闻歌怀京师旧游
台山杂咏五首 其五
黄华峪十绝句 其五
醉猫图 其二
渚莲怨
济南杂诗五首 其三
庚子三月十日作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二
雁门关外
杏花杂诗八首 其五
题刘紫微尧民野醉图
浪淘沙·芳树翠烟重
浣溪沙 别纬文张兄
南柯子 济川寿席
探花词三首 其三
惜分飞 戏王鼎玉同年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七
梅花引 同张仲经杨飞卿赋青梅
临江仙·连日湖亭风色好
雪岸鸣䳺
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
后饮酒五首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五
出京
眼中
寄荅溪南诗老辛愿敬之
木兰花慢 送亲家丈(原作又从南塘本改)问
点绛唇·连夜春寒
岳山道中
阮郎归 为李长源赋
朝中措·良宵一刻抵千金
雁门道中书所见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五
紫牡丹 其一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一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
自题中州集后五首 其三
为鲜于彦鲁赋十月菊
三乡杂诗二首 其一
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
清平乐 忆镇阳
石勒问道图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西楼曲
游黄华山
乐府鸟衣怨 旧名点绛唇
赠玉峰魏文邦彦
江城子 绣香*曲
山居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