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齐讴行 其二

齐讴行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骋望平原路,郁葱何所有。狐兔不足陈,麋鹿窜乱走。

鹿走何迷离,血肉俄缭绕。饥鹰食不多,饱犬食亦少。

马尾捎归来,鷩于退飞鸟。

诗人王世贞的古诗

鲁朱家行

明代 王世贞

朱家昔在汉,与高帝同世。为侠不沾沾,中心实自喜。

藏活豪贤以百数,余人不胜纪。斥买十钳奴,中有季将军,画策谒滕公。

上为赦其罪,得复拜郎中。将军既尊贵,若遗忘故恩。

朱家终身不相见,亦不复自言。将军与弟心,共乃师其意。

一勇一诺,闻诺者至死长负愧。侠儿有田孙有剧,任侠不已郭翁伯,嗟嗟膂断族亦赤。

中泠馆诗

明代 王世贞

天一之精,汇为天潢。播于人间,洵广且长。九曲曰河,九派曰江。

止水之潘,中泠最良。武昌王孙,凿井其城。濯彼心魄,导之清澄。

爰荫崇馆,爰饰嘉名。何必金山,始为中泠。惟此中泠,与阿耨水。

长安帝城,乃有二异。时无万回,且鲜太尉。沈冥其中,曷识真味。

江南乐八首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少小阊门住,不爱阊门道。约伴礼社还,羞人道侬好。

从军五更转 其五

明代 王世贞

五更听乌啼,乌是汝南鸡。闺中双玉箸,点点为辽西。

临江仙 封太史韩友兰寿

明代 王世贞

多少神仙官府在,少无拘束仙官。此翁仙无渐来完。

庭前饶玉树,海上有青鸾。

为问青鸾消息地,一韩曾使三韩。安期持底与传言。

如瓜双火枣,捧日一金丹。

得屠长卿慰辰玉悼亡六言六绝句和示辰玉 其五

明代 王世贞

与睹帝释天女,始得难陀兴阑。至今扬汤止沸,宁如火尽汤寒。

谢吴总兵赠白苧帏

明代 王世贞

不须元帅武帐,敢学中郎绛帏。领取新秋白苧,睡醒瑶台露晞。

碧玉沼

明代 王世贞

一片荆山玉,琢成秋月圆。风波落叶尽,下有蔚蓝天。

口号十首 其七

明代 王世贞

讲座清凉疏钞,禅宗临济评唱。不论伎俩有无,见了先吃十棒。

欢闻歌

明代 王世贞

感欢千金赠,亦拟报千金。数尽人间物,无如侬寸心。

李子任侠好施予有古朱家剧孟风而文采胜之忽过余下榻留连竟日其空 ...

明代 王世贞

十年裘马自从容,肝胆中原惜未逢。倦后蓬蒿寻仲蔚,见来湖海失元龙。

青山半入囊中草,明月长寒匣里锋。震泽烟波三万顷,酒船诗卷莫辞从。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十五 紫藤花

明代 王世贞

蒙茸一架自成林,窈窕繁葩灼暮阴。南国红蕉将比貌,西陵青柏结同心。

裁霞缀绮光相乱,蔓雨萦烟态转深。最是缠绵长到老,羞听泽畔女贞吟。

乐府变十九首 其七 钦䲹行

明代 王世贞

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皇。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飨以钟鼓坐明堂,明堂饶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

晨不见凤皇,凤皇乃在东门之阴。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夕不见凤皇,凤皇乃在西门之阴。媚苍鹰,愿尔肉攫分遗腥。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䲹。

三节妇行凡五解

明代 王世贞

两儿奉一父,累累三少年。数促理则绵,欣欣在黄泉。

两妇奉一姑,皤皤三华颠。神往形尚留,戚戚穗帷前。

死者当不生,生者须竟死。冥冥剖冰心,戚戚报君子。

天上亦有星,地下亦有山。山山粲者何,万古同精坚。

我歌节妇行,采风荐彤史。后有曹大家,前有刘中垒。

送印上人归铜梁诗

明代 王世贞

大师铜梁秀,托钵娄江浔。向余忽西笑,笑指邛山深。

出既无定所,归应无住心。吾闻梵天界,步步莲花金。

兹地且不恋,况乃思故林。两足随世缘,耆宿有知音。

弇园杂题八绝 其四 鳌背梁

明代 王世贞

小立中弇鳌背,俯看䆗窱巑岏。东涧藤缘西涧,下盘花接上盘。

弇园杂咏四十三首 其十七 青虹梁

明代 王世贞

青虹下饮水,徘徊不能去。为我作石梁,遂得天台路。

得屠长卿慰辰玉悼亡六言六绝句和示辰玉 其三

明代 王世贞

莫倚青天长在,四禅始免风轮。不生自然不灭,无患须解无身。

送汝康柳州再徙澄江

明代 王世贞

汝游桂岭疑天尽,更入滇方觉地宽。明月江帆悬万里,瘴云山树郁千盘。

莫将诗句题蛮府,自有威仪识汉官。橘柚秋风今实否,高飞鸿雁满长安。

送张职方谪判镇江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画室宵衣切,公车昼草频。论兵人自胜,飞捷事谁真。

放逐容明主,艰危失大臣。还应伏波幕,书记礼崔骃。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50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