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宿泖塔佛院

宿泖塔佛院

明代 王世贞

莫言初地小,但觉四天宽。面面芙蓉镜,天天薜荔冠。

一泓鹙眼碧,九点鹫头丹。呗响波声合,渔歌夜色残。

经归龙藏易,僧结蜃楼难。我醉声闻酒,谁施法喜餐。

倦分禅榻卧,闲借佛书看。犹有微根在,羞人唤宰官。

诗人王世贞的古诗

口号十首 其四

明代 王世贞

玄奘欲从西返,道遇达摩东归。我已尽黜义相,百夹千像何为。

丁督护歌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红罗八角帐,摺摺鸳鸯嘴。懊念丁督护,不肯为侬死。

上声歌 其一

明代 王世贞

闻郎好新变,缓歌为上声。危弦依柱走,犹是故时情。

临江仙 癸丑元日醉题

明代 王世贞

拨乳酴酥新绿泛,金花巧胜初裁。东风殢雨印泥苔。

腊随残漏尽,春逐烧痕来。

昨岁贪杯今岁病,病时依旧贪杯。欲填新令雪儿排。

小园梅未吐,先报一枝开。

行台芝有叙

明代 王世贞

斗气何辉辉,御史乘骢来。雷雨维有解,赦宥乃得施。

御史未受牍,蒙气郁不开。御史受牍竟,星月朗不亏。

凛凛柏台霜,百卉皆避之。何意三秀草,韡韡吐葳蕤。

亭亭如车盖,皎皎涅不缁。又似三素云,剪为仙人緌。

商山一何卑,祗用以疗饥。句漏何狡狯,百种神且奇。

御史承德意,君王霈大慈。上等尧除荚,下恊舜龄期。

蟠龙峰歌为大司空豫章李公追赋

明代 王世贞

蟠龙峰高高插天,下有洞穴龙长眠。有时行雨遍八埏,横空万尺银蜿蜒。

忽然缩入一钵间,永脱金翅牙关缘。君不见南阳卧龙气太烈,一片心为豢龙热。

定军山头呕成血,何如此龙得天诀,与云卷舒倦即歇。

弥陀寺遣暑作

明代 王世贞

岩泉饶奇趣,松柏寄远迹。如何孤兰若,局蹐四蓬壁。

慈云不垂荫,朱离苦相射。赫矣尼连火,邈哉阿耨泽。

四大久厌离,诸缘归灭寂。是以烦恼身,更称清凉宅。

夜梵流妙音,朝观离空色。窃从庞居士,巾发恣所适。

五杂俎三首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五杂俎,长信殿。往复还,君心变。不获已,咏纨扇。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 ...

明代 王世贞

有论已乖养性,无书自成绝交。且从李耳视舌,不与陶潜斗腰。

长安初月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青楼狭邪妇,秦月照眉鸦。荡子嫖姚幕,寒霜作鬓花。

功成万户赏,莫向枕边誇。西去金张里,生来将相家。

乐府变十九首 其十五 小儿谣之二

明代 王世贞

谁谓瓜土,而实其李。谁谓卵小,而犬其子。

张助甫中丞自夏州遣信问存侑以三月俸曰为米汁费报谢一章

明代 王世贞

上元之来夕,有鸿自征羌。中丞三月俸,使者万里粮。

上言识区区,下言结不忘。书穷递角见,朱提烂生光。

冰雪满衡荆,蔼然自春阳。日来不饮酒,酒家无鹔鹴。

亦复不啖肉,屠门毋责偿。蹲鸱足饱饥,悬鹑有余裳。

念欲返君嘉,友道非所当。西寺充檀越,东邻佐贫丧。

南陌饭苾刍,北渚成徒杠。以此无住施,为君彼岸梁。

窃聆叔则言,载佩原思章。吾儒亦云云,毋使廉惠伤。

泽兰之什六章

明代 王世贞

泽兰之皓兮,卒以黝兮。惟子之敖兮,使我兮终好兮。

泽兰之芬兮,卒以荤兮。惟子之惛兮,使我愧弟昆兮。

子在

和肖甫司马题旸德大参东园五言绝句十首 其一 最景园

明代 王世贞

归仗日月余,细割湖山胜。未论帝释园,人间许谁并。

弇园杂题八绝 其六 九龙岭

明代 王世贞

岭头顶立青松,往往人呼九龙。但作华阳好友,不忘秦世崇封。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三

明代 王世贞

为问夹毂周道,何如耦耕老农。六州铁铸成错,一尺布尚可缝。

雪后晨起小酌有作

明代 王世贞

一夜大荒白,孤城吾眼明。仙人吹玉笛,飞步下瑶京。

细酌千愁改,冥搜万象惊。古来得意事,岂必勋与名。

高阳王乐人歌 其二

明代 王世贞

手携双雕弧,射杀双飞凫。不将向家去,将向酒家胡。

古押衙

明代 王世贞

蛙黾在沟中,求吃天鹅肉。仙客小鳏夫,思从宫嫱宿。

明珠故自珍,龙颔有逆鳞。富平古押衙,一片有心人。

一片心,几腔血,杀人灭口身并灭。淮西有李朝有裴,七尺不售君王奇,坐忍万姓皆攒眉。

夏日偶成不复伦次共得廿首复作长山道中故事耳 其四

明代 王世贞

谷秕不如稗成,贵死不如贱生。东家送丧鼓吹,西家嫁女哭声。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50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