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彭青老往禾山读书所寓之室曰蛰庵为赋蛰庵诗一篇送之兼简白云元老

彭青老往禾山读书所寓之室曰蛰庵为赋蛰庵诗一篇送之兼简白云元老

宋代 王庭圭

彭子担簦行有日,拄杖穿云风雨疾。主人杖事家有书,卷埒石渠吞藏室。

兹游远去栖碧山,头角未欲崭崭出。泥蟠谷底茅屋深,丹崖青壁几千寻。

白云老元坐禅窟,笑汝犹作书生吟。峰头别打禾山鼓,唤起蛟龙趁云雨。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寄黄子庞兼简邹德裕

宋代 王庭圭

天狼窥太清,戎马断行路。一别常万里,寄行何由数。

识君英妙时,亹亹见佳处。当年松柏姿,已有庙廊具。

比常览新作,险绝闻奇句。探珠沧海底,秀色不受污。

笔端百斛鼎,胸中九经库。高文动场屋,仍传渭上赋。

岂但凌三都,自使强敌怖。邹郎挺忠烈,英英起门户。

同游气概中,风云生指顾。独念蓬室士,无因陪杖屦。

相望隔章水,欲往不敢渡。拿舟弄明月,正恐蛟龙怒。

和郑元清同游殷仲堪读书台二首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晋国衣冠扫地空,渔歌长在水云中。倚栏欲问兴亡事,木末琉璃坠晓风。

用前韵酬清首座

宋代 王庭圭

寺寄他乡客,家居何处僧。一盂钟后饭,数盏夜深灯。

出井初无索,斲轮还中绳。拟心观此境,阶级已成层。

次韵酬国子生赵秀才四绝句 其三

宋代 王庭圭

羡君将入银蟾窟,容我归耕谷口村。遥想明年春殿下,胪传先出九重门。

次韵黄子馀二绝句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沈谢曹刘俱一体,风流文彩自难兼。黄香独负无双誉,不管红尘压帽檐。

次韵卢赞元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江水磨铜鉴面寒,钓鱼人在蓼花湾。云间贪看新月上,不觉小舟流下滩。

次韵李教授闵雨

宋代 王庭圭

赤帷使者朱斑车,重檐飞盖遮日乌。佛前下马来跪炉,草木焦卷苗欲枯。

我亦本是耕田夫,仅能识字勤须臾。吟诗闵雨作时无,空劳皱眉捋髭须。

安得年丰鼓不桴,便足饱饭甘樵苏。

赠曦上人二绝句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寺倚村南涧水开,终年行脚看山回。卢仝欲洗尘埃渴,入寺却愁曦未来。

游湖头观桃花行数里弥望不绝有僧新开兰若于万花之中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城内僧来城外住,寺边花隔寺中篱。花开花落春如许,宴坐深房总不知。

题向巨源南昌楼诗后

宋代 王庭圭

南昌高楼在何许,亦面西山望南浦。壁间有客旧题诗,倾倒湖山入毫楮。

此公平生妙言语,突过前人落霞句。帘开月出大江横,定胜滕阁捲山雨。

赠蜀僧无观

宋代 王庭圭

师出峨眉西极天,万里一衲双行缠。朝游名山暮沧海,不著脚踏诸方禅。

眼中自有识人物,行尽江南山水窟。紫云深处有神仙,高马达官无此骨。

溪头惜别强吟哦,顾我无才奈若何。他日长安逢李白,为乞峨眉山月歌。

重阳日送李彦文之衡湘兼简向丰之

宋代 王庭圭

九日君当簇马鞍,重岩细菊为谁斑。吟登回雁峰头月,看尽清湘雨后山。

莫遣音书和梦断,会传名姓落人间。向郎理棹归何晚,湖水今应不满湾。

挽刘美中尚书

宋代 王庭圭

公方持橐我休官,握手平生出肺肝。岂是尚书先著履,须知处士不弹冠。

文章进直金銮殿,槽枥空馀宝马鞍。忍看铭旌下螺浦,再携斗酒饯江干。

送吴叔举主簿往清江受纳秋苗

宋代 王庭圭

田头作谷催入场,一半白著输官仓。庐江主簿喜怀檄,放船椎鼓开帆樯。

萧滩老农公事毕,夹道欢呼罗酒浆。笑言归去唤妻子,今年租米两平量。

次韵郭伟节段廷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邂逅江楼初识面,骑驴冲雪耸诗肩。谈倾坐客人如玉,蘋满汀洲水拍天。

君欲摩霄登兔窟,我方载月上渔船。夜郎千古穷愁地,窜逐曾留李谪仙。

次韵彭青老咏雪三绝句 其三

宋代 王庭圭

莫倚雪车诗句好,池台草木待春风。稍晴更上高楼望,要看馀霞散晚红。

挽彭子从郎中

宋代 王庭圭

岭北岭南持使节,湖西兼总大农钱。庙堂正赖持国计,蓬岛祗为蜕骨仙。

郎省尚虚丹禁地,铭旌忽上洞庭船。衣冠不许挂神武,端谓犹堪济巨川。

李伯时画像赞

宋代 王庭圭

非佛非仙,亦非儒者。硉硉矹矹,名满天下。孰貌其真,非真非假。

读东坡诗,乃识此画。

郊外留别友人

宋代 王庭圭

不及匆匆把一卮,丹枫黄叶助题诗。天教远谪非无意,更上沅湘看九疑。

和刘元弼岁除书事

宋代 王庭圭

吟诗辄莫叹年终,岁岁年年事不同。蓝尾旋倾人半醉,楼头犹听鼓三通。

渐看暖律回春槛,且任狂风揭钓篷。管有明朝好天色,澹云微雨翠烟中。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