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风沙昨日又今朝,踏碎鸦头路更遥。不似南桥骑马日,生红七尺系郎腰。
山居杂诗六首 其四
川迥枫林散,山深竹港幽。疏烟沈去鸟,落日送归牛。
黄鹂绕碧树 秋景
论诗三十首·二十九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太常引·官街杨柳絮飞忙
论诗三十首·十三
减字木兰花·幕天度地
题刘才卿湖石扇头
幽涧云凝雨未乾,曲池疏竹共荒寒。扇头唤起西园梦,好似熙春阁下看。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一
芳树阴阴鸟语哗,绿云晴雪映红霞。青山可是堪人恨,藏著中岩十里花。
论诗三十首
婆罗门引 兖州龙兴阁感遇
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予诗数首以此诗为赠
牙牙娇语总堪誇,学念新诗似小茶。好个通家女兄弟,海棠红点紫兰芽。
三乡杂诗二首 其一
梦寐沧洲烂熳游,西风安得钓鱼舟。薄云楼阁犹烘暑,细雨林塘已带秋。
论诗三十首·其五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行帐适南下,居人局庭户。城中望青山,一水不易渡。
今朝川涂静,偶得展衰步。荡如脱囚拘,广莫开四顾。
半生无根著,筋力疲世故。大似丁令威,归来叹墟墓。
乡闾丧乱久,触目异平素。枌榆虽尚存,岁晏多霜露。
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
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明月高楼燕市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 其一
翠被匆匆见执鞭,戴盆郁郁梦瞻天。只知河朔归铜马,又说台城堕纸鸢。
血肉正应皇极数,衣冠不及广明年。何时真得携家去,万里秋风一钓船。
江城子·草堂潇潇淅江头
江城子·旗亭谁唱渭城诗
过诗人李长源故居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桃园忆故人 代赠良佐所亲
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
送奉先从军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木兰花慢·拥都六冠盖
清平乐 忆镇阳
刘光甫内乡新居
玉楼春·谪仙暂下金銮殿
减字木兰花·瑞云仙雾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五
婆罗门引 过孟津河山亭故基
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
古意二首 其一
论诗三十首·二十
送钦叔内翰并寄刘达卿郎中白文举编修二首 其一
南柯子·粉澹梨花瘦
太常引
李仲华湍流高树图
仆射陂醉归即事
自赵庄归冠氏
解剑行
感皇恩 洛西为刘景玄赋秋莲曲
续小娘歌十首 其一
贺新郎 箜篌曲为良佑所亲赋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秋日载酒光武庙
游天坛杂诗五首 其二
纪子正杏园燕集
愿成双
浣溪沙 怀李彦深。 此下原有后庭花破绿二首
王仲泽
乐府鸟衣怨
江城子 嵩山中作
高门关
点绛唇·帘卷荷香
后饮酒五首 其三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四
感皇恩 寿韩侯恬然
赋瓶中杂花七首 其五
晋溪
寄钦用
丰山怀古
天门引
继愚轩和党承旨雪诗二首 其二
羊肠坂
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
临江仙 相下与王以道饮,席间走笔为赋。王
点绛唇·冰雪神人
帝城
密公宝章小集
为邓人作诗
阳翟道中
学东坡移居八首
黄华峪十绝句 其七
氵隐亭
僧寺阻雨
临江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题张彦宝陵川西溪图
内乡县斋书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