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刘宗望

挽刘宗望

宋代 王庭圭

何年来卧北山霞,犹指海边团练家。手把方书妙耕种,门高闾巷独清华。

两儿驹齿日千里,万卷牙签架五车。风动松篁起萧瑟,不堪回首听悲笳。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送项直卿赴省

宋代 王庭圭

逐客归来访里闾,后生文彩益增奇。低头见子如东野,满耳闻人说项斯。

果有高名动场屋,行观大策对丹墀。亲闱日望泥金信,报我仍须寄好诗。

挽郑教授

宋代 王庭圭

仰高虽未接华裾,清论时容著野夫。挂剑未能临死穴,隔江何处奠生刍。

凄凉陶令松三径,寂寞扬雄宅一区。插架尚馀三万轴,传家宜有凤凰雏。

送向主簿

宋代 王庭圭

枥马志万里,棘鸾才一飞。荐书闻帝里,綵服过庭闱。

野渡生春草,林花弄晚晖。君家芸阁老,应问我何归。

送南台长老

宋代 王庭圭

祝融峰畔南台路,杰阁危栏上云雨。绣木阁金好佛堂,撞钟击鼓闻潇浦。

瀛洲仙人东道主,谓敢招提境中住。请公说法也大奇,要公别下一转语。

次韵周秀实通判送段季裕还永新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州里闻名旧,江湖识面新。读书元自喜,拟古欲谁伦。

岩穴人归隐,池塘草又春。周侯有佳句,持赠可娱亲。

草堂东桥玩月

宋代 王庭圭

坐看冰轮碾太清,赤栏桥下水先明。光从蟾兔窟中出,人在鲸鳌背上行。

地隔里门无俗客,楼高邻笛有新声。此时迥绝非尘境,更听天鸡第一鸣。

重阳日刘元弼筠

宋代 王庭圭

不见龙山老孟嘉,风流谁更落乌纱。松槽旋压初浮酒,篱菊争开无数花。

清论挥犀倾玉雪,高文射策走龙蛇。小儿拍手拦归路,笑插茱萸待辟邪。

挽欧阳宜人

宋代 王庭圭

渤海家声赫,先朝御史孙。霞冠宜象服,腰笏拥鱼轩。

五福寿尤贵,两儿名更喧。惟嗟汉阳远,不及问平反。

谢梁廉济运使见访

宋代 王庭圭

夜向天边识使星,使星光近少微明。朱轮疑自丹霄落,陋巷忽闻骢马鸣。

台下霜威惊草木,山间旌旆烁檐楹。惭无櫑具衣冠伟,久服西都暴胜名。

谢直夫乘小舟访予于横山堂兼惠佳篇奉次元韵

宋代 王庭圭

谢公雅量含丘壑,夙有江湖万里情。乃肯屈身登野艇,更容著帽进书生。

诗成绝壁烟霞动,雨过晚云楼阁明。句法谁堪敌康乐,毫端应挟雪霜清。

郡斋次张参政韵呈王舍人

宋代 王庭圭

使君天下士,岂止临一州。此州久废乱,弄兵非鼠偷。

使君医国手,顿若沈疴瘳。下免北征苦,上宽南顾忧。

坏堤防蚁穴,回澜障东流。潢污与行潦,咸可供荐羞。

幕府罗俊彦,巨细靡不收。天生一世人,异趣各有求。

卢溪老病叟,十年不浪游。失脚入城府,本自非人谋。

贤侯新下车,采瞩加穷搜。邻里辄惊怪,出门争挽留。

平生江海思,径坐大孤秀,犹沈百寮底。

朅来尉吾邦,声华愈晔炜。诸公用法律,领略极不似。

輶轩日边来,愿采书于纸。

雪中以酒送欧阳广明袁叔明

宋代 王庭圭

小槽新压瓮头春,盛欲招呼雪闭门。卧对袁郎说周易,不妨伸颈饮清樽。

步芳园

宋代 王庭圭

密栽桃李碍车轮,柳下风微不动尘。已办寻春蜡双屐,飞花满地草如茵。

读唐遗录六绝 其三 杨师厚

宋代 王庭圭

万炬千釭照一城,彩舟犹听棹歌声。铁车空驾黎阳石,岂悟碑来祸已成。

刘虞卿衣弊履穿有号寒之忧赋绝句以道其意

宋代 王庭圭

江上丹枫半摇落,檐间青女忽横陈。可怜范叔寒如此,谁解绨袍念故人。

杲和尚画赞

宋代 王庭圭

硉硉矹矹,如祝融太华,高不知其几千丈。轩轩轰轰,如惊雷唳鹤,声彻乎九天之上。

道在真空,空即无相。以相求之,如盲摸象。乘机应物,河岳震响。

眼如掣电,舌如奔浪。转大法轮,说无尽藏。当恁么时有识之者,个是径山杲和尚。

用前韵赠别子家

宋代 王庭圭

西掖篇章自一门,君能祖袭有殊勋。风流前代黄花句,梦想当年紫凤文。

月下长吟成独唱,壁间强咏共谁分。江头惜别多新咏,秃笔犹堪殿后军。

再次曾英发

宋代 王庭圭

人物风流东晋时,吾家王椽本非痴。见君自少能多学,厥闻如今已四驰。

但有香粳炊白玉,不须高马鞚青丝。西邻密度墙头酒,日望扁舟慰所思。

次韵李宜仲见怀朱崖夜郎二逐客

宋代 王庭圭

不因贵贱识交情,此段当令后辈倾。三友一龙吾作尾,同时四海孰为兄。

殊方少客通南北,厚禄无书访死生。万里归期应可指,九衢先听卖钗声。

题惠崇画秋江凫雁

宋代 王庭圭

老崇学画如学禅,中年悟入理或然。长江年落凫雁下,舒卷忽若无丹铅。

定自维摩三昧里,半幅生绢开万里。不用并州快剪刀,断取铁围山下水。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