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罗世英

次韵罗世英

宋代 王庭圭

蒙山三十年前话,耸壑昂霄见此郎。云子新粳抄饭白,石泉击火试茶香。

英豪满坐惊头角,锦绣诗成出肺肠。此日此公逢此客,更传秋榜助飞觞。

诗人王庭圭的古诗

寻小舟东下忽见巨舰有作

宋代 王庭圭

本是蓬头渔钓客,飘如行脚水云僧。谁家巨舰和州载,笑我扁舟一叶轻。

和赵叔清蜡梅

宋代 王庭圭

春入梅花村,蜡妆林影繁。香肌冒寒立,此意为谁存。

宫额半涂黄,要为出俗韵。不露冰雪姿,风流真素蕴。

次韵酬国子生赵秀才四绝句 其四

宋代 王庭圭

圣主方今举八元,何人复扫相君门。迂生曲士如丘垤,回首方知泰华尊。

送元上人游仰山归泐

宋代 王庭圭

两刹崚嶒隐翠岑,却担拄杖出烟林。来时饱吃东禅饭,归去泥添古佛金。

绝岭松篁青玉瘦,上方渔鼓白云深。是中不可著言句,且听半山鸾凤音。

次韵蔡德亿年闻子规

宋代 王庭圭

逐客思归正倦闻,三更枝上月微昏。一声更断湘山曲,千古空馀马足痕。

东郭虽无扬子宅,西枝应有少陵村。不须宋玉怜憔悴,招得骚人几许魂。

出城北由山径入彻源忽逢荷花弥望不知为何处询其地名曰长塘又行数 ...

宋代 王庭圭

山根细路绕长塘,忽有荷花照水光。误入孤村看青壁,却逢千盖拥红妆。

采莲不见溪中女,缓辔徒牵马上郎。行傍绿堤将过尽,回鞭小住惜馀香。

次韵段季裕惠诗二首 其二

宋代 王庭圭

谪堕西南海角边,是中乐事亦天全。渐闻长乐钟声近,正遇巫阳敕放年。

客过茅蓬非率尔,诗如锦绣益飘然。一樽岂尽平生话,咫尺高楼起暮烟。

辰州上元

宋代 王庭圭

留滞沅湘浦,飘如云水僧。来为万里客,又看一年灯。

翠幰褰珠箔,高楼俯玉绳。鳌山今夜月,应上最高层。

和刘允升梦草庵前月夜看酴醾

宋代 王庭圭

谁与东皇殿后尘,更无凡木敢争春。来观梦草庵前月,疑是广寒宫里人。

雨罢香风吹满院,夜深笑语动诸邻。诗词要并花奇绝,对此吟哦句自新。

用前韵酬清首座

宋代 王庭圭

寺寄他乡客,家居何处僧。一盂钟后饭,数盏夜深灯。

出井初无索,斲轮还中绳。拟心观此境,阶级已成层。

兵火之后家藏坟籍荡然寄居江村欲借书诸公先寄此诗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卜筑江村翠岭坳,喜君书室近衡茅。牙签插架几千册,准拟从头借一抄。

次韵傅彦本三首 其一

宋代 王庭圭

介子赍金持汉节,欲斩楼兰言剀切。建康家谱不传人,万口讴谣同一舌。

仍闻载书盈几车,指甲生花掌卧蛇。祖风凛凛世不乏,笑我穷山采蕨芽。

送谢梦叟昆仲之湘江

宋代 王庭圭

蜡屐访穷巷,脂车戴晓星。哦诗添些语,望岳插清冥。

烽火连蛮徼,楼船壮洞庭。潇湘多夜雨,羡尔对床听。

哀挽诗

宋代 王庭圭

我家群从有封胡,潇洒如君更隐居。岂但开轩隐松竹,能令满屋贮图书。

朱栏手植花犹在,黄叶风飘日已疏。触目自然堪痛哭,不胜清泪湿衣裾。

再次曾英发

宋代 王庭圭

人物风流东晋时,吾家王椽本非痴。见君自少能多学,厥闻如今已四驰。

但有香粳炊白玉,不须高马鞚青丝。西邻密度墙头酒,日望扁舟慰所思。

戏调义高

宋代 王庭圭

横担拄杖入山,坐断高峰境界。一吼震动高木,忽然草贼大败。

了则万法俱空,未了应须还债。本是两重公案,如今一道俱解。

次韵曾英发

宋代 王庭圭

泮水桥边不记年,后来谁复敢争先。襄阳耆旧今无在,江左风流寂不传。

穷巷闭门佳客至,新诗照壁夜光悬。未应晚节嗟流滞,三子青袍慰眼前。

寅陂行

宋代 王庭圭

安成城头乌夜宿,啼乌未起鸡登木。倾村入城来送君,马首摩肩袂相属。

但有庞首不识名,何物老翁出山谷。老翁持酒前致词,家住西村大江曲。

大江两岸皆腴田,古有寅陂置官属。自从陂废田亦荒,官中无人开旧渎。

公沿故道堰横流,陂傍粳稻年年熟。今年虽旱翁不忧,田头已打新舂谷。

谁云此陂会当复,老父曾闻两黄鹄。嗟哉如君不负丞,躬行阡陌劝农耕。

监司项背只相望,风谣满路胡不听。胡不听,寅陂行,为扣天阍叫一声。

挽欧阳仁叟

宋代 王庭圭

郡从簪缨贵,驺僮意气华。呼卢晋公子,大侠鲁朱家。

锦臂誇豪放,银鞍走狭斜。忍寻桃径里,无主亦开花。

和胡观光闻蝉

宋代 王庭圭

地僻林逾静,山幽鸟不惊。日高帘影重,蝉噪柳阴轻。

鬓学风前翼,琴传叶下声。士龙能作赋,为尔特留情。

王庭圭

王庭圭

(1080—1172)宋吉州安福人,字民瞻,号卢溪。徽宗政和八年进士。为茶陵丞,有能政。高宗绍兴中,胡铨上疏乞斩秦桧等,谪新州,庭圭独以诗送行。绍兴十九年,坐讪谤编管辰州。桧死,许自便。孝宗即位,除国子监主簿。乾道中除直敷文阁。博学兼通,工诗,尤精于《易》。有《卢溪集》、《易解》、《沧海遗珠》等。► 66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