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别张子言四首 其三

别张子言四首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驰景不少待,客子何可留。相送不觉远,行行至河洲。

中有双黄鹄,飞鸣谐匹俦。惊风扬洪波,散失焉能求。

雌雄相背飞,影响日以遒。凫鹜岂不多,嗟哉非我仇。

愿言树萱草,以解心烦忧。

诗人王廷陈的古诗

寄应立斋郡伯

明代 王廷陈

君家越峤外,为郡楚山阿。官已二千石,年初三十过。

理人去泰甚,乐职布中和。操割方时少,循良较古多。

一言唯有恕,众口讵无苛。簪笔评因误,持衡听属讹。

遂令长者黜,将谓至公何。归路经山海,幽居寄薜萝。

所欢息奔走,其惮费吟哦。去后思弥切,从前颂匪他。

良规存故吏,遗植护新柯。爱比羊公碣,清传渔父歌。

唯馀田野议,功德庶难磨。

过张道士方丈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洞壑邻鲛馆,烟霞绕凤台。神君当昼下,仙客御风来。

瑶草侵阶长,桃花覆水开。愿言分玉醴,坐遣壮颜回。

溪边草堂杂咏六首 其五

明代 王廷陈

晨径露萦草,午园风振条。鸬鹚窥浦溆,翡翠集兰苕。

山庄杂兴十首 其九

明代 王廷陈

物换竟谁使,朋来非我期。曙光随日薄,秋籁入云悲。

速妇开新酝,从儿诵古诗。自为真率饮,忘却鬓成丝。

陈鲁南太史使楚还晤予江上因赠三首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何意大江滨,苍茫接所亲。相看鬒已变,转盼迹俱陈。

子是浮湘客,予为哀郢人。严程不我驻,临路倍沾巾。

过倪道士故居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服食知非误,先期汗漫游。閒门山鬼啸,何处谷神留。

丹诀乾坤袐,玄文海岳收。谁知松子宅,亦有世人忧。

元夕雨四首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歌吹催春事,风光预可赊。请看飞雨度,点点著银花。

山庄杂兴十首 其四

明代 王廷陈

计拙堪时弃,谋生托野人。莺花无约束,木石有比邻。

溪上思龙蛰,林间学鸟伸。逢人无一面,语契即情亲。

过倪道士故居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寂寞云君箓,摧残凤女台。海田犹有变,洞壑岂无哀。

始学乘牛去,终期化鹤来。室馀金灶火,千古不成灰。

送内兄谢虞辅之任

明代 王廷陈

一官特起中丞裔,故里频留弟妹情。老忆射屏曾中雀,春怜出谷忽迁莺。

箕裘坐使家声振,彝鼎行将祖德鸣。岐路柳条那忍折,门阑萝蔓故争萦。

奉赠桐冈郭侯考绩北上

明代 王廷陈

依依山郭枕江流,藉藉专城颂细侯。高士独过频下榻,自公多暇一登楼。

深恩久结黄人爱,苦节真分汉主忧。跃马忽看朝帝去,攀辕何计望君留。

寄馆中诸友

明代 王廷陈

一斥嗟江国,同游忆禁林。如闻视草暇,犹有拔茅心。

人事伤川逝,吾生叹陆沉。百年频泣玉,众口已销金。

咏怀三十四首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昔有亢桑子,寄身畏垒居。臣妾屏仁知,甘与朴累俱。

三年国大穰,岁计诚有馀。闾井戴其润,谋欲俎豆予。

闻之怅不怿,奋起逃空虚。丰施不食报,道化超黄虞。

季叶骛功利,画挈矜一隅。

江上送吴明府以谳赴沔阳

明代 王廷陈

盘错才能办,明威狱可孚。非缘审虞芮,那得泛江湖。

琴和云间鹤,舄随波上凫。简书虽可畏,鱼鸟亦堪娱。

宴月川宅留赠

明代 王廷陈

将军好客暮相延,银烛朱光散绮筵。劝饮烛弦怜子夜,谈兵拔剑睨遥天。

朔方戎马惊心后,南国宾鸿短发前。莫遣壮怀随逝水,拟图生像上凌烟。

山庄杂兴十首 其八

明代 王廷陈

叶减山争出,林秋景故偏。候虫喧冷砌,过雁影晴川。

月酌沾松露,风吟杂涧泉。何人会幽兴,寂寂自鸣弦。

别张子鱼三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鸣鹿在中野,获草求其群。嗟哉昔所欢,一散如飙尘。

虞卿弃相印,担簦徇情亲。悔吝不自惜,义声流千春。

此道息已久,遗响谁为申。子其怀玙璠,慰我多苦辛。

送王知事还蜀

明代 王廷陈

佐郡已三载,还家无一钱。苦心成白首,达命任皇天。

峡束秋江怒,云盘古栈悬。归来扬子宅,寂寞守吾玄。

喜廖子过访席上奉赠八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供奉违东观,旋归侍北堂。衣冠照桑梓,词赋吊沅湘。

野岸桃花发,春洲兰叶香。他时三径里,迟子洗壶觞。

再过魏园兼观众作辄赋二首用前韵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卜筑虽人境,无喧即洞天。买园便水竹,留客出诗篇。

砌鹤晴随仗,城云晚驻筵。苦吟何不就,珠玉烂吾前。

王廷陈

王廷陈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3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