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岁暮杂兴十首 其十

岁暮杂兴十首 其十

明代 王廷陈

景曜一何速,志业百未酬。所愿则学孔,吾衰不梦周。

智愚各有营,贵贱孰无忧。松子久我期,萱草为谁求。

诗人王廷陈的古诗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 其四

明代 王廷陈

系舸篱傍树,开渠槛外流。竹烟藏晓嶂,花气覆春洲。

玄鸟营巢至,阴虫逐侣游。生涯堪放浪,何必世人求。

室成

明代 王廷陈

十年踪迹困尘埃,小搆堂斋辟草莱。康乐石门跻险筑,少陵茅屋避諠开。

畹兰篱菊幽香入,烟柳霜梧岁色回。燕雀衡门焉足贺,求羊三径喜频来。

少年行六首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长安本侠窟,烈士多英风。杀人帝辇侧,射兽上林中。

金羁及狡兔,珠弹落高鸿。归就博徒饮,酣歌意难穷。

咏怀三十四首 其十三

明代 王廷陈

姬旦制冠裳,万古承其贲。偶以衣狙猱,奔腾裂且弃。

承云本妙音,鳞羽争辟易。鲁门钟鼓声,转使爰居悸。

物类何缤纷,人已非一致。韪哉尼父言,盍各言尔志。

夏日山居即事 其四

明代 王廷陈

相过嫌俗驾,自赡爱贫家。陶令门前柳,秦人洞口花。

试暄看野马,占曙听林鸦。耕稼谁云苦,吾生幸有涯。

奉赠桐冈郭侯考绩北上

明代 王廷陈

依依山郭枕江流,藉藉专城颂细侯。高士独过频下榻,自公多暇一登楼。

深恩久结黄人爱,苦节真分汉主忧。跃马忽看朝帝去,攀辕何计望君留。

咏怀三十四首 其二十一

明代 王廷陈

处世怅悠悠,结交诚草草。舳舻济重渊,玑草测穹昊。

人心怀崄巇,对面施倾倒。庄惠亦有疑,张陈终莫保。

托身恨已晚,知人苦不早。挥袂去人群,采芝历云岛。

白纻辞五首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投君汉滨之玉佩,献君洛浦之明珰。感君提携祝寿昌,舜日尧年乐未央。

为君楚舞纨袖扬,乍开乍合低复昂。矫若白鹄云中翔,雕楹绮阁回素光。

竽瑟会节间笙簧,乐极悲来起徬徨。共指皎日输肝肠,乌白马角誓不忘。

溪边草堂杂咏六首 其四

明代 王廷陈

日出扉初启,风生席屡移。当窗交碧树,隔户响黄鹂。

经汝阳雨中冯太守邀饮

明代 王廷陈

廨宇云深五月寒,眼惊檐溜忽鸣湍。不缘地主宾筵盛,那得天涯旅况宽。

散帙但吟神女赋,移舟须上使君滩。闻歌渐觉乡音似,家近宁嗟行路难。

过吴道士山房四首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石髓邀宾饮,丹书闭户编。凤箫仙子下,鸿宝至人传。

灭火遥挥雨,排空或驾烟。遨游凡几日,碧海欲成田。

白纻辞五首 其四

明代 王廷陈

吴歈蔡讴调不同,众伶合作如一宫。流郑伶楚溯回风,姱姿脩态纷追从。

人声丝竹各竞工,燕赵齐秦相代供。曜灵西藏曲未终,繁灯列炬亘筵红,皎如初日辉帘栊。

山庄杂兴十首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避人开石户,览物坐山堂。湘柚寒增色,江蓠晚更香。

卜居悲楚客,招隐忆淮王。寂寞吾甘守,浮沉念总忘。

发裕州短歌

明代 王廷陈

黠卒前来意气雄,当阶缚我囚车中。飒飒惊飙动地至,城捲赤雾摧丹枫。

城中之人走相视,城外萧萧嘶晓辔。道上残杨扫冻帷,过雁鸣蝉双迸泪。

人生作吏何大苦,囊无一钱身被虏。可怜妻子尽畏途,南征白昼愁豺虎。

古来玉石怨俱焚,肮脏安能就圭组。

行路难五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磁石引铁金不连,饵可得鱼龙不吞。蜡戟虽妍不可刺,明珠虽贵不可餐。

水中之车何殊陆地之船。玉卮无当不以注,白刃倒持安用铦。

手中虽有丈八矛,试之井底难回旋。虽有轻舆驾良驷,途穷日暮安能前。

丈夫虽有磊落才,生不逢时终蒿莱。

立秋日陪七泽兄饮

明代 王廷陈

行年嗟近老,流序忽惊秋。虽奉连枝喜,其如一叶愁。

孤烟沉邑井,返照入林丘。少日青云志,相看耻未酬。

哭江景孚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昔献金门赋,曾追玉署游。碧山怜息马,丹壑叹藏舟。

壮志风云散,遗书馆阁收。延陵徒把剑,何日挂松楸。

奉酬皇甫百泉雪中见过留赠之什三首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雪里使君至,光增狐白鲜。玉珂鸣宛转,瑶草踏夤缘。

剡曲偶移棹,郢歌堪被弦。报琼惭未可,寡和古今然。

赠别皇甫百泉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怜君辱刀笔,爱客具琴书。奇字人堪问,能名孰可如。

鸟因求友至,羊以败群除。饰吏须儒术,应知用不疏。

赠邻叟

明代 王廷陈

屈曲溪回谷,青苍树隐村。深山无甲子,老境有儿孙。

畏吏栖乡井,逢人问国门。渔舟花下入,还似武陵源。

王廷陈

王廷陈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3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