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别皇甫百泉 其三

赠别皇甫百泉 其三

明代 王廷陈

赤壁嗟流寓,金陵喜量移。迟回今日别,迢递夏云随。

故国三吴接,王宫六代遗。之官兼过里,去住惬心期。

诗人王廷陈的古诗

咏怀三十四首 其二十四

明代 王廷陈

僶俛信无当,踯躅常苦忧。伤哉世路交,同源终异流。

执手爱不浅,转面起见雠。倾侧忍负欺,怨毒生绸缪。

弯弓日相向,乘利来迫遒。薛公一获罪,宾客谁顾留。

炎炎廷尉门,灰冷令人愁。胡越使相为,安危在一舟。

轻薄市中童,反复诚独羞。烦思发愤懑,自兹绝交游。

再过魏园兼观众作辄赋二首用前韵 其二

明代 王廷陈

卜筑虽人境,无喧即洞天。买园便水竹,留客出诗篇。

砌鹤晴随仗,城云晚驻筵。苦吟何不就,珠玉烂吾前。

舟中听张子鱼歌奉赠

明代 王廷陈

清秋染翰在江船,留客高歌对酒筵。风振客林时䬃䬃,岸回石濑故溅溅。

丹霄鹤唳牙樯侧,碧海龙吟玉斝前。已激壮怀频鼓铗,不劳别调更鸣弦。

过诸子书屋寄虞文表

明代 王廷陈

三礼传非谬,诸生仰独深。偶经伐木地,徒有折麻心。

雪调朱弦尽,星文宝剑沉。怜君困已久,梁父自长吟。

咏怀三十四首 其十七

明代 王廷陈

达士志慷慨,贪夫思保全。有身则有患,消散固其然。

伏波甘马革,庄周快乌鸢。用意非一趣,大要归明贤。

愚者闇桑榆,郁郁坐自煎。思虑损眠食,恐惧怀冰渊。

蹙遫向宾客,劻勷终岁年。多图寡攸成,繁辞累其愆。

展转不获纾,赍恨寱重泉。木槿荣一朝,日夕用长叹。

山庄杂兴十首 其四

明代 王廷陈

计拙堪时弃,谋生托野人。莺花无约束,木石有比邻。

溪上思龙蛰,林间学鸟伸。逢人无一面,语契即情亲。

送刘振廷令慈利

明代 王廷陈

别离古有调,送尔一长吁。远下荆门鹢,双飞汉殿凫。

鸣琴依石筱,岸帻眺春湖。暇日烟花兴,风流陶令俱。

夏日山居即事 其五

明代 王廷陈

开门临巨壑,扶杖入平沙。雨后桑麻长,风前杨柳斜。

仰天歌自劳,休陇听农誇。应笑禳田者,篝车望已奢。

寄方思道七首 其四

明代 王廷陈

闻尔游华顶,令予梦彩烟。户庭罗峭壁,枕簟落飞泉。

山有藏书穴,溪多送酒船。春江如有兴,花里到吴天。

送十一叔入试

明代 王廷陈

竹林频接宴,草泽每怜才。匣剑岂终闭,囊琴今始开。

南图鹏激水,北首骏登台。战胜知能事,秋风扬策回。

京邑言怀寄所知

明代 王廷陈

十载为儒愧未成,一朝谒帝荷知名。每缘朝组思初服,转向班行忆旧盟。

斥鴳蓬蒿聊自适,爰居钟鼓但悲鸣。寄言渔父莫相笑,早晚沧浪归濯缨。

山庄杂兴十首 其九

明代 王廷陈

物换竟谁使,朋来非我期。曙光随日薄,秋籁入云悲。

速妇开新酝,从儿诵古诗。自为真率饮,忘却鬓成丝。

送李中丞三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晴旭烟郊列骑回,中丞春旆拂梁台。金符玉节层霄下,甸雪河冰万里开。

江上送张子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天风忽然至,吹地转蓬科。别泪随江水,离声杂棹歌。

花时临赤壁,雁候渡黄河。京室怀予处,长搴旧薜萝。

雪中喜涂生数来

明代 王廷陈

念子贫到骨,佯狂颇自贤。未辞东郭履,频泛剡溪船。

弹铗竟不遇,吹箫古有然。蛟龙本神物,变化知何年。

赠邦伯吴公

明代 王廷陈

予慕古循吏,人称新使君。虽然改弦鼓,不以治丝棼。

退食溪毛饫,公庭鸟毳纷。良哉二千石,名已汉皇闻。

与客夜宴舟中

明代 王廷陈

宵岸移星舸,秋尊款月扉。弄珠疑汉女,鼓瑟忆湘妃。

听曲鱼龙出,撩筵鸥鹭飞。天寒不觉醉,斗转未言归。

咏怀三十四首 其一

明代 王廷陈

两仪立枢要,万事具纪纲。智士运机权,一童驱百羊。

羽重金或轻,尺短寸有长。壮夫苟失据,反为竖子伤。

独茧引六鳌,纤缴连双鸧。操持贵不谬,得失讵有常。

始悟制人术,岂在多与强。

眺江阁述怀

明代 王廷陈

偶遣丘中步,来眺江上阁。树里吕王城,草边邾子郭。

遗宫隐莫寻,往牒恍难托。春深苦竹滋,秋高白杨落。

故堞啼早鸦,野田噪暮雀。颇为樵牧资,焉免狐鼠虐。

雍门哀有馀,九原何可作。

南归道上作

明代 王廷陈

于役疲梁甸,言旋傍楚宫。蓬心漂泊苦,剑气啸歌雄。

迹异周南史,情同塞北翁。悲风钦代马,逐暖学边鸿。

家远翻怜仆,途迷或讯童。从今欢税驾,达者岂称穷。

王廷陈

王廷陈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3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