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元好问
水调歌头 缑山夜歌
江城子·河堤烟树渺云沙
鹧鸪天 村里黄幡绰,家中白侍郎,石曼卿诗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蝶恋花 同乐舜咨郎中梦梅
自赵庄归冠氏
杏园红过雪披离,杨柳无风绿线齐。寒食人家在原野,乳鸦墙外尽情啼。
梁父吟扇头
盘礴万古心,块石入危坐。青天一明月,孤唱谁与和?
眉
石绿香煤浅淡间,多情长带楚梅酸。小诗拟写春愁样,忆著分明下笔难。
临江仙 与钦叔饮二首
鹧鸪天 孟津作
临今仙 内乡寄嵩前故人
济南杂诗五首 其一
儿时曾过济南城,暗算存亡只自惊。四十二年弹指过,却疑行处是前生。
论诗三首 其一
坎井鸣蛙自一天,江山放眼更超然。情知春草池塘句,不到柴烟粪火边。
内乡县斋书事
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熏。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百何人与佐军。
饥鼠绕床如欲语,惊乌啼月不堪闻。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舂陵老使君。
喜春来·梅擎残雪芳心奈
虎害
北山虎有穴,南山虎为群。目光如电声如雷,倚荡起伏山之垠。
百人一饱不留骨,败衣坠絮徒纷纷。空谷绝樵声,长路无行尘。
呀呀垂涎口,眈眈阚城闉。天地岂不仁,社公岂不神。
哀哀太山妇,叫断秋空云。可怜封使君,生不治民死食民。
世上无复裴将军,北平太守今何人?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行帐适南下,居人局庭户。城中望青山,一水不易渡。
今朝川涂静,偶得展衰步。荡如脱囚拘,广莫开四顾。
半生无根著,筋力疲世故。大似丁令威,归来叹墟墓。
乡闾丧乱久,触目异平素。枌榆虽尚存,岁晏多霜露。
麦叹
借地乞麦种,徼倖今年秋。乞种尚云可,无丁复无牛。
田主好事人,百色副所求。盻盻三百斛,宽我饥寒忧。
我梦溱南川,平云绿油油。起来望河汉,旱火连东州。
四月草不青,吾种良谩投。田间一太息,此岁何时周。
向见田父言,此田本良畴。三岁废不治,种则当倍收。
如何落吾手,羊年变鸡猴。身自是旱母,咄咄将谁尤。
人满天地间,天岂独吾雠。正以赋分薄,所向因拙谋。
不稼且不穑,取禾亦何繇。办作高敬通,恶雨将漂流。
吾贫有滥觞,贤达未始羞。单衣适至骭,一剑又蒯缑。
焉知寄食饿,不取丞相侯。作诗以自广,时用商声讴。
点绛唇·玉宇沈沈
最高楼 商於鲁县北山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649篇诗文
送辅之仲庸还大梁
寄杨飞卿
晓发石门渡湍水道中
台山杂咏五首 其二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浣溪沙 怀李彦深。 此下原有后庭花破绿二首
癸巳除夜
济南杂诗五首 其三
鹧鸪天 莲
满江红 内乡半山亭浮休居士张芸叟洼尊石刻在焉
寄杨弟正卿
雪岸鸣䳺
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二首 其十一
石州慢·儿女篮舆
感皇恩 洛西为刘景玄赋秋莲曲
步虚词三首 其三
孤剑咏
紫牡丹 其二
定风波·何处如今更有诗
少室南原
天门引
论诗三首 其二
太常引·官街杨柳絮飞忙
三乡杂诗二首 其二
九月七日梦中作诗续以末后二句
同姚公茂徐沟道中联句
龙门杂诗
摸鱼儿 正月二十七日,予与希颜陪冯内翰丈
续小娘歌十首 其七
临江仙 赠仲经女子楚楚
浣溪沙·往年宏辞御题有西山晴雪诗
点绛唇 宜男
横波亭
论诗三十首·十七
论诗三十首·十八
游天坛杂诗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二
黄华峪十绝句 其八
学东坡移居八首 其二
杂著三首 其一
清平乐·离肠宛转
念奴娇 饮浑源岳神仙会(张家*南塘本订误
浣溪沙 相州西南善应,洹水所从出,风物绝
同白兄赋瓶中玉簪
阮郎归·谩郎活计拙於鸠
杏花杂诗
续小娘歌十首 其一
刘远笔
乡郡杂诗二首 其二
乐府乌衣怨
南歌子 原误作南乡子,兹据律改
木兰花慢 送取新归隐山阳兼简玉川同社
西江月·物外神仙风骨
归舟怨
登恒山
水调歌头 少室玉华谷月夕,与希颜钦叔饮,
山居杂诗六首 其四
密公宝章小集
岳山道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