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望涧中田舍

望涧中田舍

宋代 汪炎昶

本不为幽寻,松边世外心。翠明山欲近,碧暗水疑深。

鸟触岚光破,鱼惊屐响沈。输他茅舍好,径转绿萝岑。

诗人汪炎昶的古诗

壬辰冬识孙元京于郡城剧谈甚得因约余至其家已而不果明年春早闻已 ...

宋代 汪炎昶

屈指惊前辈,春来倍感伤。斯文虽未坠,此老复云亡。

更觉新诗重,逾思别话长。相知谁遣晚,旧约堕苍茫。

吴氏碧松亭

宋代 汪炎昶

娱亲何烦羡三釜,种公築亭真自贤。
昔人固顾甘旨具,有子正须名节全。
月摹碎影当奇尽,风送寒声供醉眠。
庭前雨露挟和气,明年定有枝相连。

记媓

宋代 汪炎昶

铠疫不方息,飞媓又作群。
搅空吹密雪,障日度轻云。
濒死欣中脱,偷生骇乍闻。
分官严捕瘵,吏卒日纷纷。

哭中齐兄三首

宋代 汪炎昶

追随从早岁,终始只真情。
责善古朋友,恤灵亲弟兄。
靡酬顾大义,重聚倘来生。
沪肖哭吾父,情伤忽屡倾。

次韵胡庭芳别考亭夫子祠下

宋代 汪炎昶

与易俱胩无何乡,紫阳风采独堂堂。
伊洛诸老前慷慨,字落琬琰嗅有香。
馀或闯首藩篱傍,占辞象例终茫洋。
公剪春棘披羊肠,后顾万世不能忘。
攘却异论拓我疆,片言双字挥琳琅。
安定嗣法兀老苍,渔猎四裔搜中央。
蹴孔光郑倾文场,霜刀与劂玉版方。
姓名无翼已四翔,锵然孤凤鸣朝阳。
不忝孝亭斯故邦,再□足慰公所望。
笋鞋踏穿山雨凉,九曲烟霞落锦囊。
囊吾有易胜青箱,乍惊幽渺出缜煌。
湛弼愧遁遗齎装,子云未许窥娄墙。
不独暗陋分馀光,后来企慕心彷徨。

送江天多之淮东梁县迎先尉公柩兼陈言行省二

宋代 汪炎昶

淮县当年逼塞坦,乃翁采棒此县门。
馀威尚可消轩猾,故老应思识子孙。
几岁荒邱埋月冷,九秋丹旐逆风翻。
访求合有遗文在,归与乡闾共讨论。

陪诸公携酒山家用壁间韵三首 其二

宋代 汪炎昶

雪涛奔两涧,毛发竖清寒。鼻裂花香劲,衣牵棘刺攒。

步崖青壁滑,憩树绿阴团。莫忘兹游好,题诗后日看。

奉和族祖紫严翁谩兴十首

宋代 汪炎昶

寒士劢苦行,不能动灶里。
彼或外貌饰,即兴时发齿。
激奖道已微,孰振颓波起。

同侪坚挽同游用韵为谢然终不能从也

宋代 汪炎昶

道人结庐青山巅,如望蓬莱无渡船。
石栈天梯俗千仞,流水桃花知几年。
癖佛诗持退之论,入社岂废渊明贤。
亦闻曾契虎溪界,暂往勿谓吾无缘。

读书感愤四首

宋代 汪炎昶

孔道贵平治,藜羹戹于陈。
回也得其术,回也亦最贫。
微言陉编简,又以诒我人。
徒能相困悴,未能泽期民。

题吴判官澹齐

宋代 汪炎昶

老氏无为宗,高人养心妙。
寂寞味无味,寒欲近道要。
嚣静两皆然,任物曾地矫。
蠧简五千言,以约揫汗渺。
爱用得其微,一言讵为少。
深功何从验,治民以无扰。
更能极异效,回立西京表。
靖汉皮虚掇,谧齐上莫剽。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四

宋代 汪炎昶

地卑山故崇,河黄济故清。彼岂超世才,但愧吾无能。

我家壁中书,不如相牛经。

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五

宋代 汪炎昶

众心异向背,如口纷嗜好。竞守一隅僻,不悟竟至老。

何由破其惑,所贵皆为宝。

戏题江仲陶池亭

宋代 汪炎昶

寒阴竹梢云,清分稻畦水。
无令鸥鹭知,惊散菰蒲雨。

竹径

宋代 汪炎昶

竹阴清入骨,消得此闲行。不待锄苍藓,频来径自成。

送澹齐吴判官还台

宋代 汪炎昶

佐郡清声播,巡台应辟除。
施为多近古,恬澹不渝初。
政每寻无迹,□□□□馀。
抚摩殊搏击,声蠹肯踌躇。

山园戏书三物 其三 咏蚯蚓

宋代 汪炎昶

群动各矜奋,尔独聊优游。引颈欲出穴,忽优寻无由。

物资爪牙利,一饱才能谋。尔形独何殊,宜有馁死忧。

乃能乐清夜,和我商声讴。

过往岁避地之所屋燬人迁

宋代 汪炎昶

依旧苍苔小径斜,当时从此入山家。
心疑谬误还疑是,雨涞棠梨一树花。

寄赠张吏日

宋代 汪炎昶

咀霞嚼云香满髯,魏公之孙颜朱觇。
岚光染秋迸疏帘,哦诗屡秃霜毫尖。
岷峨清风飒帷幨,刮磨幽翳辉银蟾。
剖析不构雁鹜钳,或马骤畈迂术箝。
鹿门烟萝扃鍒严,猿鸟未许逃幽潜。
劲翮刷云不可淹,情曷能忘波涛渐。

五月二十三日雷电大作

宋代 汪炎昶

午热蒸崖嶂,晡时骤雨来。
仍年频见宽,中夏始闻雷。
山撼山疑压,林昏鸟误回。
吾宁识天意,吟苦自生衰。
汪炎昶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1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