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彦泓
飘扬巾帔喜难禁,索袖教温冷臂金。笑道去年微雪夜,隔街看见到如今。
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 其三
写得梅花绝代姿,吴绫染遍翠虬枝。始知钿阁烟飞夜,妙画通灵变化时。
送五叔父北上兼和来韵
狂澜文运已多年,正赖如椽力挽牵。金马故为家旧物,火牛频遇圣朝怜。
吾宗自爱诗传钵,臣叔尤耽易绝编。堪报先公还一事,表章经学御筵前。
补前杂遗三章 其三
旋起经行旋醉眠,已拚萧澹送余年。留宾晚食烹初韭,听妾长斋读妙莲。
法雨洒除疮有祟,尘情割尽病成仙。从今云粉何须服,止学天台白骨禅。
病晤
绮阁添香第一班,病来乞得半春闲。欲教宋玉闻消息,先倩云翘觅往还。
画扇故遮欢后眼,红梳元插旧时鬟。前堂几日传呼唤,为看愁蛾莫待删。
悲遣十三章 其五
尸堂揭白写形模,几遍端相未是他。欲倩画工追笑靥,可堪连岁泣时多。
戏和子荆春闺六韵
懒得闲行懒得眠,眼波心事暗相牵。慵来午绣还添线,瘦去春衫未减绵。
纤手自知搔背好,长眉谁见捧心妍。难传尺素墙东约,爱守炉熏砚北筵。
已是雨惊佳梦夜,更堪花落病酲天。排愁只有郎诗卷,日课鹦哥念一篇。
悼词四章 其四
不堪闲坐细思量,凶短应令薄幸偿。忍料汝非长命女,误题侬是有情郎。
青枫根下年年纸,绣佛幢前旦旦香。底是可消冤痛处,哭伊三万六千场。
喜行人至代作
当时曾悔与金鞭,此日迎门一笑嫣。虽是黄尘满衣帽,可人风格自飘然。
踏春词偕云客孝先韬仲作 其五
孀艳松根哭,重泉听得无。野风吹缟袂,坟草溅啼珠。
出郭初迷路,回房定向隅。伤心蝼蚁穴,命薄不前驱。
半塘遇邑人庄敛之同游虎丘山后方舟抵锡山获汲而归
几拍歌声在半塘,感君同载不嫌狂。里中君语人偏少,世上无情事却忙。
树石那知山后好,茶泉端爱雨前香。惠施欣与庄生对,不觉无言送日长。
丁卯首春余辞家薄游端己首唱骊歌情词凄宕征途吟讽依韵和之并寄呈 ...
知君心赏寄灯楼,趁月追寻到晓筹。应恨狂朋漂泊去,明朝谁问拾钗游。
送阮逸孺之塞外逸孺故诸生忽有从军之志
湖海元龙气不除,悲歌宁为食无鱼。厌看博士租驴券,奋读匈奴缚马书。
天子自欣栽苜蓿,秀才何暇恋菰芦。毛锥不必轻投却,会向燕然一展舒。
新岁竹枝词 其一
吟魂易放早春天,风物江南倍可怜。底事兰成能作赋,感怀偏在戊辰年。
灯夕悼感 其四
椒浆浅注勿盈卮,糕碗仍添蜜一匙。曾是向来调药惯,意中甘苦只侬知。
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 其八
戒律精持事法王,清心高出宝莲香。但存冰雪孤标在,火宅何妨是道场。
云客堂中夜集 其二
把臂欣逢旧饮徒,携茶花底听吴歈。难甘茉莉为莲胜,暂署苹婆作荔奴。
向月吹弹铿碎玉,入云歌字贯明珠。帘间定有中丞按,布鼓雷门许过无。
四月十七日作花间集韦端己词云: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
记得西川韦相词,去年今日事堪思。人间刻骨难忘处,最是佯羞忍泪时。
闰元宵即事和神超先生韵
怕问今宵月有无,落梅残朵更清癯。花灯谁复张云母,绮席重看荐木奴。
野马日光才掩映,纸鸢风力已抟扶。儿童未尽嬉游意,怒画僧虔蜡凤珠。
白山茶插髻甚可观因书二绝 其二
第一人簪第一花,风吹花叶雾鬟斜。看来姿韵超天下,当得临川丽句夸。
悲遣十三章 其二
青瞳枯涩渐无光,犹自瞢腾觅阿娘。苦是舌根闲强后,模糊言句费猜详。
王彦泓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481篇诗文
御君得鬼歌有流水断桥人不渡夜深孤影月明中句因广其境成篇
即夕口占绝句十二首 其八
予怀 其二
悲遣十三章 其八
寄怀端己白门 其三
续游十二首 其八
病妇
贫遣 其一
再赋个侬 其五
寄怀唐云客读书阳羡山中 其三
沈郎索赠 其二
示晚内四首 其一
送云客赴春官 其一
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 其二
记永诀时语四首俱出亡者口中聊为谐叙成句耳 其三
昔人诗词往往有用谢娘字相因已久不知其何指也余诗亦偶用之致来唐 ...
悲遣十三章 其一
泊舟晚兴 其一
灯夜记言 其十一
访孝先韬仲龙山精合即事 其一
和叔冽韵二首 其一
独居有怀端己韬仲
答平陵宋似濂
续游十二首 其六
骊歌二叠送韬仲春往秋陵 其二
六月十八日戌时长逝矣,哀哉痛哉!二十二日闻讣后记此青衣启祥来 ...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十三
再访左卿居九条胡同门临石井 其二
题赠陈元亮别业
侍疾
用前韵吟寄所思末一章代为答 其四
闲事杂题 其六
问答词阿姚 其一
劝驾词 其五
小祥之后,勉复弄笔梦游十二首 其六
烧香曲 其二
梦后闻雨 其一
同阿大野臣斋中夜集围炉三首 其一
述妇病怀 其五
有赠四首 其三
即夕口占绝句十二首 其十一
寄怀韬仲
友人招集不赴
即夕口占绝句十二首 其二
劝驾词 其四
杂题上元竹枝词 其二
病讯四章 其一
春游绝句 其一
述妇病怀 其一
小试失意自遣
催妆诗六首 其五
丹诚
重过妇家 其二
问答词阿姚 其九
无聊二首 其一
瞥见
短别纪言 其六
寄赠孝先子巨钟陵秋试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