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彦泓
狂澜文运已多年,正赖如椽力挽牵。金马故为家旧物,火牛频遇圣朝怜。
吾宗自爱诗传钵,臣叔尤耽易绝编。堪报先公还一事,表章经学御筵前。
悲遣十三章 其三
儿擎婢捧藉重裀,半转孱躯万苦辛。若使有灵还负痛,泉途扶侍托何人。
代所思别后阿姚 其三
刚剩残梅几片飞,全枝都似伴郎归。风波狭路惊团扇,花月空庭泣浣衣。
翠被半闲来梦晚,绣窗无暇报书稀。湔裙不为春韶出,贪遇停船旧石矶。
述妇病怀 其四
文茵龙脑睡来闻,懒著前春染麝裙。谁识病来颠倒想,爱香人却怕香熏。
试后归舟杂兴 其二
移樯柳外游鸣蜩,自课抄书日几条。地主赠行虾与扇,船丁炊具蛙为瓢。
频煎疟药承新露,欲泼真茶俟早潮。俗客不来幽事办,病夫无意动归桡。
京口雪
征衫愁点雪霏霏,两换归期又未归。却羡身轻如柳絮,因风还近谢娘飞。
杂记 其六
墙阴绕遍却空还,烟树红扉不启关。解得檀郎生性否,暮钟时候怕身闲。
无题八首 其八
晨光催骑度城闉,心记云窝美睡人。索我记头抽髻玉,泥他摩痒卸彄银。
偶从鬓侧低呼唤,随教腰支缓欠伸。此刻半衾还暖否,回车犹及未翻身。
遣愁 其五
眼前璧月照琼枝,剪断牢愁进一卮。记得风流江左字,破瓜时节酷裁诗。
无绪 其二
春来无伴与猖狂,书卷聊支白日长。寒尽蕙花犹几剪,雨前茶叶不多枪。
客呈便面题新句,婢掣搔头拨晚香。偶忆洛神风席逸,粉笺临得十三行。
同阿大野臣斋中夜集围炉三首 其一
兽炭飘星上绮裘,铜盘光照两莲钩。春灯订约晴难定,夜烛留欢雪渐稠。
问字金钗羞拔俗,退朝玉勒乍偷游。酒边风味载频见,看到颜酡第几瓯。
病讯四章 其三
浃旬音问阻铜墩,絮语娇啼入梦魂。蜂虿又衔新妒口,蝤蛴还啮旧欢痕。
天教通德陪书幌,肯放夷光老苎村。何日下车身似燕,带香和笑到中门。
续游十二首 其七
华筵烛臭恼娇娆,茗碗持听月底箫。清露压衣沾暗麝,凉风吹颊散红潮。
佛珠久换金缠臂,斗草新输玉系腰。邻女近裁靴样浅,月明相唤走红桥。
无题八首 其三
风怀得计是单楼,不负斋前月照低。卯饮负开新若下,晚妆人唤小梁溪。
呼卢试遣舒荑玉,射雉还应出瓠犀。雪艳照人清不寐,未容今夕劝成泥。
城楼暝望
鱼鳞波面夕阳微,旋见游船续续归。酒后笙歌催急拍,城根灯火唤开扉。
孤扬傍水疑人立,病叶零风似蝶飞。明旦出游晴得否,月轮添晕几重围。
残岁即事 其一
梅檐霜苦月来迟,又到停灯剪胜时。出意自描新样子,丁宁休报小姑知。
劝驾词 其八
严闰无计散幽怀,山水同游梦几回。携取笔床茶灶去,画船烟雨等卿来。
苦冗兼叹失仆
春残未有醉工夫,尘冗何曾半日无。伴客冗浆真水厄,欠人书牍似金逋。
应门妄想林宗辈,恋主惭无颖士奴。茗事亲操差不恶,蒲葵扇子竹根炉。
杂记 其七
暂见花间滴泪频,断肠滋味一番新。匆匆风影惊分处,尚自回头嘱付人。
金缕曲四首 其二
鸳鸯牒下喜难持,马角乌头尽有私。湘浦角珠虽赠早,成都玉杵却来迟。
难忘一世孤眠语,忍负千拦百就时。始信相思不无益,有情痴也未曾痴。
无题八首 其七
花信风催到小桃,瘦腰宽剩半围绦。微寒自喜垂帘箔,深夜谁闻放剪刀。
鹦鹉语言犹带诳,狸奴踪迹也偷逃。身轻却羡双飞燕,伫立墙东目送劳。
王彦泓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481篇诗文
和同舟单兄韵三首 其一
残岁即事 其七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 其七
前诗意有许尽更赋一章
挽同学杨子常乃郎定夫
松郡迎春遥忆故园诸女伴仍用前韵
炉节江边燕集
续游十二首 其六
以诗得过复诗以解之
和叔冽韵二首 其二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 其十二 宝林寺
云客新斋即事 其一
即事十首 其十
和端己韵 其一
喜行人至代作
示晚内四首 其一
劝驾词 其五
不善治生又最懒于报谒客有咎余疏放者四韵答之
杂记 其八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一
补前杂遗三章 其一
残岁即事 其十
窥处
栎园姨翁坐上预听名歌并观二剑即事呈咏
晚浴
述妇病怀 其十
晓晤
咏史三首 其二
问答词阿姚 其九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二十四
云客有灯词十绝句,命余属和,因追忆金沙风物,聊写一二,以碎狭 ...
御君兄内子妆阁被火敬唁以诗八首 其八
新岁竹枝词 其九
丹诚
新岁竹枝词 其二
短别纪言 其四
催妆诗六首 其六
死别
四月十七日作花间集韦端己词云: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 ...
空屋 元微之诗有朝辞空屋去
短别纪言 其七
同阿大野臣斋中夜集围炉三首 其三
郑超宗母七月七夕七旬初度
春游绝句 其四
用前韵吟寄所思末一章代为答 其五
灯宵纪事 其四
和于氏诸子秋词 其二十三
予不与秋试寓止荒僻中秋前二日孝先仁令叔洌携具过存饮谈良久即事 ...
有所窥
拾天宝事 其一
有赠四首 其一
奏记装阁六首 其四
昆季避暑分韵得清字
懊离
赋得别梦依依到谢家八首 其一
和孝仪看灯词十二首 其九
席上 其一
同阿大野臣斋中夜集围炉三首 其二
密纬兄侍姬名曰秋雪长斋事佛诗以纪之 其一
瞥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