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质
送徐圣可十首 其三
君玉风标世所希,日临小阁瞰清池。君来已隔元丰梦,鹭静鱼寒尚往时。
红窗怨(即事)
次通守韵题廓斋
遥传碧落入新除,早向清都卜定居。金勒鸣珂班退后,玉堂挥翰酒醒馀。
试听掣动铃绦响,惊看飞来锦帕舒。甘露堂前正秋色,集贤如堵望相如。
一斛珠·风流太守
倦寻芳(渡口酒家)
水调歌头 其五 九日
云巘在空碧,天宇共高明。重阳易得风雨,今日不胜晴。
天为两朝元老,付与四时佳节,不动一丝尘。香霭洗金戟,飞雾洒霓旌。
山鸣叶,江动石,总欢声。剑关玉垒千载,谁见此升平。
细看尊前万蕊,相映眉间一点,黄气郁骎骎。江汉下淮海,都赖一长城。
发家书
别乘非为辱,江陵稍近家。牙绯虽滞色,头白亦增华。
见说堂前竹,胜如屋角花。脱身归到得,馀事总尘沙。
效竹枝体有感四首 其一
来时梅花绕路旁,祇今压枝梅子黄。回思孤径踏斜月,冉冉马头迎晓香。
送王充老归旴江
风遣轻蒲趣去程,满江秋月碧纷纷。相看断雁情何极,同著征衫袂更分。
千里固应俱对月,一樽安得再论文。从今竹枕蓬窗梦,不梦悬刀只梦君。
题大浩寺
漫山竹树结清深,古殿荒寒一两灯。但有菜根随粥饭,老夫请作住持僧。
题李赞可掀篷梅轴二首 其一
低篷掀起凑平沙,略见玲珑八九花。自有青天衮明月,灵台长见影横斜。
西江月(和王道一韵促画屏)
送刘子开二首 其二
尘中拈出玉光明,追琢多年老更精。会使低头降志士,无令抵掌笑书生。
此行原野霜风急,所过溪湖潦水平。鸿雁同天不同侣,为传好在与南卿。
代虞相挽杨参政二首 其二
道德平生足,功名岁晚成。挂冠方再表,负杖忽三声。
乐寿兼仁智,哀荣备死生。我家无故老,不忍见公倾。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九
娇风悄悄日晶晶,只见花光不见尘。行过津头旗转脚,万波吹动碧鳞鳞。
水友续辞 水芽儿
我取友兮得水芽,荷花为娘藕为爷。不闻儿声闻水声,短埼长溆鸣奔沙。
霜欲飞,水欲归,所思兮不忍欺,东波南荡秋风稀。
纱扇
八字回环字字精,一规孤月半铢轻。只应来自鲛人室,风动犹闻细浪声。
苏幕遮·水风轻
定风波(赠将)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车及舆
跚跚以出,轧轧以趣。山攃浅草,溪滔深蒲。在我窝兮不可伤,竹竿潗潗桐油香,遮雨遮风遮夕阳。
王质
王质(1135年—1189年),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水调歌头 其一 京口
过隆中村
沁园春(闲居)
道经
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一
青玉案(木樨)
白羽扇二首 其一
水友辞 鸬鹚
谢王巽泽新火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二
竹夫人二首 其二
一斛珠 其一 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吴府判坐中赋海棠
虞美人(李敷文席上)
和袁丞海棠
山水友别辞 榆酱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四
苏幕遮(送张删定赴召)
再题二首 其二
水友续辞 鸡头
山友辞 拖白练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五
水友辞 水莺子
山友续辞 石耳
和袁丞盖岭长松三首 其三
和袁丞盖岭长松三首 其一
和孙仲甫
银山寺和宗禅师四季诗 秋
题薛公肃西湖问梅图二首 其二
竹夫人歌
怨春郎(宿池口)
和黄少誉绿萼梅
集秦国文恭公句寿胡正仲四首 其三
山友辞 泥滑滑
题洪景伯得江亭二首 其二
山友辞 屈陆儿
与张安国围棋胜者命题负者赋诗作藤枕歌
和御制诗五首 其三
生查子(见梅花)
赠汤元亨
长相思(渔父)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六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琴
水友辞 鹭鸶
东流道中
近村
赵景山程德绍视旱有诗成编
栗里华阳窝辞 壶觞
赠邓东
水友辞 红鹤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三 栗里舟及棹楫
送徐圣可十首 其五
吊法空
水友辞 陶
送徐圣可十首 其八
相见欢(薄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