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质
一僧庞眉拄杖扶,自汲石泉浇茗盂。山深松树须髯古,寺老木鱼鳞甲枯。
心閒逢人谢礼乐,身倦到枕即江湖。梦回石壁半斜照,蝙蝠打人山鸟呼。
和陈阜卿
雨花台下晚江秋,曾对斜阳倒玉舟。自断我当归吊屈,不应君亦未封留。
异时兵里同悲喜,今日樽前再劝酬。怅望佳人云暮合,空遗别恨与汤休。
山友续辞 合蕈
我取友兮得合蕈,山深树底风不进。弹子团栾敷未敷,飞儡腾猿毋口粗。
藤花迷,豆花肥,所思兮焉可遗,溪山撩乱将安归。
张元亮见访留和坐客
杯盘仓卒但随家,所赖龙山得孟嘉。略以诗声知律吕,敢于学海望津涯。
精神霜后千头橘,风味新时一颗瓜。发白未应馀子识,汗青当有后人誇。
一斛珠(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吴府判坐中赋海棠)
定风波(夜赏海棠)
黄鹄扇
摩尽青云到紫微,玉城风露冷霏霏。政令同落生绡上,亦胜空梁一燕飞。
赠汤元亨
汤子亲携宝鉴囊,路开春草见王郎。只今萍梗栖湓浦,畴昔松楸在建康。
数转话端才历历,一生身世不茫茫。从今点破心间事,独对东风笑一场。
栗里华阳窝辞 其一 栗里舟及棹楫
山崎水岖,无轨可濡。草黭木黮,无辔可揽。在我窝兮不可睽,孤篷秋风秋叶飞,露冷波寒宜早归。
和秋日即事韵二首 其一
駮駮山苍杂水红,不如冷眼看秋风。北鸿已望江南起,飞过榆林月正中。
次通守韵题廓斋
遥传碧落入新除,早向清都卜定居。金勒鸣珂班退后,玉堂挥翰酒醒馀。
试听掣动铃绦响,惊看飞来锦帕舒。甘露堂前正秋色,集贤如堵望相如。
问王稚川借其父承可诗二首 其一
侍郎墓槚已苍苍,万古江河一锦囊。杜老平生怜骥子,不将衣钵付他郎。
送徐圣可十首 其五
吾知昭德眼通明,君与渠家最有情。何况蜚声满黄阁,定应倒屣笑相迎。
山友辞 泥滑滑
泥滑滑,泥滑滑,林雨林风交飒飒。苍皮翠荚啄鲜香,树外行人何时歇。
山有果,山有蔬,枫脂松胶香有馀。呜呼此友兮慰所须,野草山花满地铺。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一
栗里柴桑事事无,但言吾亦爱吾庐。扫开秋草门前路,恐有观潮访后湖。
题孤山寺
窈窕孤山寺,光明大士龛。佛香时缥缈,茶味亦清甘。
竹挺森千百,僧房并两三。全无兵火气,不似在淮南。
观政堂成上黄少誉二首 其一
胸中道德五千文,聊借高堂发妙音。背倚飞楼怀古意,面临止水正人心。
新荷此际敷青叶,稚柳他年贮绿阴。但使厨烟无太远,时来分座伴孤斟。
水调歌头 其二 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细数十年梦,十处过中秋。今年清梦,还在黄鹤旧楼头。
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锦倚空浮。
带秦烟,萦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
想见姮娥冷笑,笑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把酒问清影,肯去伴沧洲。
山水友别辞 榆酱
榆叶瀹可菹,榆皮舂可脯。代豆酿为酱,代面胶为糊。
酱他酱,总莫尚,榆郎榆姑春春旺,林下山间慰所望。
和御制诗五首 其三
濠楚前通泗,舒庐内接和。眼看花靥渡,梦想白沟河。
火德时方盛,金行数不多。儒臣且经略,未要载赓歌。
山水友馀辞 金樱子
蔷薇花,榅桲实,多■㗱,津浥浥。椰子亦成酒,缩沙亦成蜜。
金樱子,金樱子,速挽菖蒲出溪水,仍招茯苓并远志。
王质
王质(1135年—1189年),字景文,号雪山,郓州(今山东东平)人,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谢王巽泽新火
和张晋彦
送郑德初归吴中
山友辞 黄栗留
生查子 见梅花
含山寺
银山寺和宗禅师四季诗 秋
青玉案(木樨)
题窦伯山小隐诗六首 其二
赠李时雍
临江仙(宴向守簇)
八声甘州 其三 读诸葛武侯传
赵景山程德绍视旱有诗成编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巾及冠
听谭师弹琴
滴滴金(晚眺)
忆张安国
题李白笠钓图
纱扇
凤时春(见残梅)
题李赞可掀篷梅轴二首 其二
和张君玉
水调歌头 其一 京口
送徐圣可十首 其四
和袁丞盖岭长松三首 其三
栗里华阳窝辞 穫西田下噀辞
八声甘州(读谢安石传)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竹夫人二首 其一
宿石溪寺
山友辞 蕲州鬼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效竹枝体有感四首 其四
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临江仙(和徐守圣可)
送罗君
上虞相行春口号十首 其三
再题二首 其一
银山寺和宗禅师四季诗 冬
送徐圣可十首 其三
栗里华阳窝辞 居句曲山辞
次韵姚贵聪
次虞枢密九日登高韵
泛兰舟·萧萧乌帽黄衫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烛
鹧鸪天(山行)
水友续辞 水芹
水友辞 陶
题龚嘉谋墨梅
栗里华阳窝辞 栗里枕
水友辞 鱼鹰
红窗怨(即事)
赠邓东
和袁丞盖岭长松三首 其一
虞美人(李敷文席上)
水友辞 水莺子
山友辞 提葫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