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伯宗
未从西蜀按封疆,先谒中都祀太皇。龙虎风雷藏队阵,凤鸾星日著文章。
万年淮土园陵重,千里岷山道路长。恩宠自天随福履,早闻凭轼咏濠梁。
八疑诗应制
世事多因广客蛇,金偿同舍岂咨嗟。拂尘饭甑疑偷饭,纳履瓜田道窃瓜。
马援无心怀薏苡,广平有意赋梅花。烧残蜡炬逢天晓,误向窗前浣碧纱。
春夜宴
春夜开筵宴钜公,英英豪气吐霓虹。诗歌白雪篇篇锦,酒泛流霞艳艳红。
玉烛银台光绮席,罗帷绣幕霭香风。醉来却意游仙兴,一曲霓裳度月宫。
御试丹桂
花映蟾宫树拂云,绛霞光彩护奇芬。广寒此日清风好,吹动天香四海闻。
入京五首 其二
蓬莱御气挹晨霞,万国山河拥帝家。金殿势吞沧海日,玉楼光映赤城霞。
巨鳌偃蹇乘丹阙,舞凤飘飖翼翠华。遥想至尊巡幸处,六龙高驾五云车。
南京诗应制 其三
列郡徵贤起俊髦,万机独使圣躬劳。开藩机相颁龙节,破虏将军设豹韬。
地接皇图三辅壮,天垂华盖七星高。逢春别赐瑶池宴,捧进金盘五色桃。
送赵佥宪广东
十载联班鸳鹭行,朝衣尝带御炉香。横经璧水春风暖,视草鸾坡昼日长。
浅学尚惭司献纳,耆年深羡沐恩光。舟行江上应回首,五色云中见帝乡。
大驾春巡诗应制
君王马上索诗篇,杜甫诗中借一联。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上问安南事
上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衣冠唐日月,礼乐舜乾坤。
瓦瓮呈醇酒,金刀破细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七物诗应制
蜂鸦燕雁蝶莺蝉,窃玉偷香小槛前。朝噪山林声轧轧,暮穿帘幕影翩翩。
曾传苏武胡中信,解入庄周枕上眠。几度绵蛮枝上语,数声哽咽夕阳天。
题长春堂
仙客何年搆草堂,岿然灵谷隐熙阳。种桃洞口烟霞迥,卖药壶中日月长。
气应木神符运泰,炉存火候伏丹光。一从九奏钧天后,更觉云深草树芳。
文溪诗
罗霄屹中天,上摩奎壁光。孕秀注回溪,渊渊耀文芒。
美人住溪曲,凿翠分天章。左右列图书,弦诵声琅琅。
时雨沐芳润,微风嘘混茫。扶桑旭日曙,五色云锦张。
于焉乐贞遁,绕屋森松篁。漱石水花净,濯缨秋气凉。
源泉正混混,波澜浩洋洋。跂彼织女墟,眷此洙泗乡。
擒禽兽伏机应制
擭阱潜施一径通,穿纶毒矢与强弓。已同商网除三面,直比周田发五豵。
云际雕鹰磨利爪,草间狐兔绝行踪。飞扬跋扈驱除尽,会见麒麟出苑中。
题忠臣庙
四郊围合偃旌旗,百雉孤城道不支。空有雉雷全节地,更无周汉复兴时。
寒烟近水留遗迹,落日长松想令仪。生死固关伦纪重,简编千古令名垂。
题钟序班高山流水亭
山岳峻层穹,渊泉深莫测。弹弦寄幽意,未语心已识。
混茫分二仪,物我同一适。曲罢两忘形,飞云楚天碧。
龙江登舟赴陕西
朝辞凤阙五云边,夕上龙江万里船。文轨上同瞻日月,关河迢递入云烟。
离家岁久星霜易,报国心存铁石坚。今夜潮生何处泊,时时翘首望南天。
巨网叟渔鱼应制
巨网渔鱼载巨艘,苍颜白发老江皋。壮心岂顾池中物,大手应连海上鳌。
歌动渚云随地远,醉眠汀草仰天高。仙人跨鹤如相问,更蹑蓬壶看碧涛。
夏日钟山诗应制
钟山紫气郁崟嵚,王气空来御殿临。德雨净蠲三伏暑,乔松青护万年阴。
六朝文物誇从昔,四海车书际自今。浅薄每惭无补报,华封三祝小臣心。
北京偶成 其一
帝业鸿基重北京,居庸厚拱壮金城。山河庸挹乾坤大,宫殿高居日月明。
万岁嵩呼山岳动,九天韶奏凤鸾鸣。今皇化育敷中外,四海朝元诵太庸。
入京五首 其五
翠辇檀车往复回,风情九陌障尘埃。锦袍情子呼鹰出,茜帽僧官跃马来。
云外笙歌声宛转,水边楼阁势崔嵬。少年自有看花兴,欲赋观光愧不才。
送进士黄德安还乡
雪天携手凤凰台,喜见乡闾不乏才。灯火十年勤蠹简,道途千里试龙媒。
青襟早际风云出,綵服还沾雨露回。此别应须更努力,秋期攀桂定重来。
吴伯宗
江西金溪人,名祏,以字行。洪武四年初开科,廷试第一。授礼部员外郎,与修《大明日历》。以不附胡惟庸,坐事谪居凤阳。上书论时政,因言惟庸专恣。帝得奏召还,命使安南。历官武英殿大学士,后坐事降检讨。十七年又坐事谪云南卒。有《南宫》、《使交》、《成均》、《玉堂》四集。► 93篇诗文
望雨诗应制
喜雨诗应制
玉蕊仙真图应制 其二
美危太朴奉使南归
题走马图
题秋江回驿图
南京诗应制 其二
夏日武英殿君臣联句
御赐批点五经有感而作
横秋风吹笛应制
咏大驾幸京
暑霁遥岑诗应制
题刘序班孝友堂
赋得罗汉洞送陈宗进归会稽
送郑时用赴山东佥宪
题庐陵曾氏耕耘轩
赠医僧完璧轩
南京诗应制 其四
送项昌之耀州
雪山寺诗应制
伏睹中都龙兴寺御书第一山三大字勒碑有作
送陆熙原之天河
寄奉按察司廉访使
牧羊儿土鼓应制
送王绘赴广东佥宪
蜀王殿下谒中都
长江潦水诗十二韵应制
题画三绝 其二
腊日雪诗应制
挽上清张真人
入京五首 其四
题太乙真人图
早朝口号
题画三绝 其三
竹干青乐钓应制
入京五首 其三
题李氏栖碧楼
送刘甥宪书寓居河南
题环溪书堂
奉使安南赴召还京
赠藤州太守孙周伯原公诗
北京偶成 其二
赠张参政紞之官云南
送道士傅晚成归金溪省亲
送李将军华山归隐
寄奉左布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