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欧时举次苏伯诚韵 其二

挽欧时举次苏伯诚韵 其二

明代 吴俨

少年不作探花郎,老去功名心更忙。白发穷愁多夜雨,青云得隽已斜阳。

殿前同对三千字,门下谁持一瓣香。丹旐飞飞归旧路,旅魂彷佛记吾常。

诗人吴俨的古诗

观梅次西涯韵

明代 吴俨

带雪移来竹外枝,藏深犹恐或伤之。百花头上应先发,二月江南已过时。

莫向高楼吹玉笛,秪宜东阁赋新诗。广平纵使心如铁,相对宁辞酒满卮。

送万生润

明代 吴俨

至日关将闭,明朝客欲归。一身依棘寺,百里问庭闱。

水落溪声静,霜寒树影稀。故乡如问我,老病不胜衣。

和西涯先生拟卜居宜兴韵三首 其三

明代 吴俨

莫为槎头忆汉阴,长桥南下可开襟。采芝试听山人曲,伐木应知长者心。

江夏米无阳羡好,巨区水似洞庭深。勿言少贱无知己,草泽中间有赏音。

送严州赵推官

明代 吴俨

百年琴鹤不须携,两袖清风拂钓矶。昼静讼庭芳草合,春深山馆落花稀。

邻封佩犊人犹在,阖境飞刍卒未归。安得家家千树漆,不愁无食与无衣。

城南晓行限韵与白岩双溪同赋

明代 吴俨

侵晨出郭旋添衣,自笑浮生未息机。终日驰驱何所事,故乡咫尺尚忘归。

江空月落潮声小,野旷天低树影微。不识饥乌底心性,避人还欲向人飞。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二 艇子浜

明代 吴俨

垂杨夹古岸,容我寄轻舠。莫向江湖里,惊风挟怒涛。

送龙致仁主政管闸

明代 吴俨

伯高何但省郎才,为有诗名水部来。官驿算无千里远,斗门日放几回开。

深春尚拥蓝关雪,未蛰先惊夏泽雷。莫为苦吟留过客,舟行到此已心灰。

寿包太守父八十

明代 吴俨

池阳太守年六十,犹有八旬翁在堂。白发还为稚子舞,斑衣自学老莱装。

松高百尺根如铁,菊至重阳花更黄。远我不随宾客后,双溪同进紫霞觞。

同白岩诸公清凉寺避暑二首 其二

明代 吴俨

古寺遥看入碧空,竹间石径暗相通。九重宫阙云霄里,千里山河指顾中。

地迥自应消暑气,树高偏易起秋风。翠微旧址今安在,不用殷勤问远公。

送陈黄门父还闽

明代 吴俨

白发新封谏议归,山林岩壑尽光辉。长溪水落滩声静,远岸秋深树影稀。

双旆清风迎紫诰,满船红日照斑衣。天恩浩荡应难报,早遣仙郎侍琐闱。

请柴墟赏紫牡丹

明代 吴俨

十年前赏旧花栏,幸喜重来得饱看。谩插藩篱防折损,欲留富贵补酸寒。

竹笼无藉青丝菜,画省应怜紫玉盘。明日花前须尽醉,一番风雨一凋残。

游土山寺用前韵

明代 吴俨

倦向双林欲解衣,入门何暇问禅机。叉鱼稚子持竿去,卖药山僧负米归。

松径月明樵唱远,竹林风细磬声微。归来舆皂心偏急,遥望重门步若飞。

谕骥儿二首 其二

明代 吴俨

眼底何人是赏音,老年心异少年心。春深倚杖听莺语,日午移床就竹阴。

倒屣自迎门外客,买山无藉橐中金。平生所爱惟柑橘,归日须看绿满林。

砚瓦墩为周仲鸣作

明代 吴俨

孰移龙尾晋陵来,风卷波涛翠作堆。高树恍疑为象管,薄云遥认作松煤。

春泉不洗千年垢,秋藓常封数尺台。形胜眼前人未识,久藏榛莽待君开。

复次赏花韵

明代 吴俨

珍重名花置曲栏,百年能得几回看。未开长怕春风恶,载酒还愁夜雨寒。

帘幕高县垂地碧,鸾凰欲下绕空盘。诗人有意来重赏,为语群儿莫折残。

寿程宗鲁父母

明代 吴俨

湘流曲折绕长沙,百岁岩高石径斜。深静初疑王母宅,幽閒又道葛洪家。

阶前袖手调青鸟,花下浮觞泛紫霞。回首綵衣千里外,楚山时被白云遮。

送顾士廉编修父还松江

明代 吴俨

北来南去几多时,怕见缁尘上素衣。斜日城阴千里别,秋风江上一帆归。

鲈肥不用思张翰,鹤唳谁将吊陆机。莫怪冠裳苦缠缚,封章早晚到岩扉。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 其五

明代 吴俨

白日未云暮,青春先独归。采兰以为佩,采荷以为衣。

钓鱼不设饵,况复为钓矶。鸥鸟与公狎,知公本无机。

元旦醉后与景鸣引之联句戏柬国贤

明代 吴俨

醉边倔强妄称兄,醒后心降气亦平。藏鹿后中真是梦,伏尸蜗角竟何兵。

棋能不著为长胜,辩到忘言更有情。忽忆木鸡因有得,独输全德与邻生。

邓司徒宅赏菊

明代 吴俨

折得东篱数种花,白衣未到酒须赊。低昂鹤顶迎风舞,零落鹅毛带雨斜。

龙脑清贞香不散,御袍端正色偏嘉。司徒宅里频来看,何必陶潜处士家。

吴俨

吴俨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 20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