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听郑伶琵琶

听郑伶琵琶

明代 吴俨

郑伶名价重江东,五百梨园伎尽空。
子夜猿啼残月白,上林莺老落花红。
江头商妇愁无限,塞外明妃恨不同。
可惜曹纲今去远,何繇两市斗西风。

诗人吴俨的古诗

东庄十八景为匏庵先生赋 其十五 全真馆

明代 吴俨

家近神仙宅,苍松一径遥。閒来弄泉石,无意问参寥。

观史黄门莲叶砚有感 其二

明代 吴俨

一叶芙蕖翰墨香,百年故物藉珍藏。换鹅人去遗书在,瘗鹤铭存旧迹亡。

承露尚堪毛颖饮,含污不怪客卿狂。皂囊疏草常咨尔,未敢淹留在玉堂。

寄李太守

明代 吴俨

仙翁长日爱弹棋,敌手于今更有谁。闻说西邻姚弋仲,未曾战北气先衰。

和西涯先生拟卜居宜兴韵三首 其二

明代 吴俨

一雨商岩万里阴,清时亟欲解尘襟。田园有兴成前约,杖屦相从是夙心。

玉在铜官山益润,珠藏罨画水增深。古来风土同荆楚,不用咻咻学语音。

次仲实咏雪

明代 吴俨

六花莫认作飞霜,疋练谁家有许长。当午渐疏知避日,迎风不下欲循墙。

太平有意先呈瑞,轻薄何须更学狂。莫与梅花较优劣,纵多一出已输香。

送黄司空

明代 吴俨

昔年冀北公辞我,今日江东我送公。报政岂应如许速,爱君曾有几人同。

山因剪伐材将竭,民为徵求力已穷。谁向九重陈至计,班行瞻望老司空。

送仲惟馨

明代 吴俨

东风捲地落花残,倦鸟应知息羽翰。春雨足时初试屐,青山好处一凭阑。

药笼旧蓄三年艾,金鼎新成九转丹。医国医民心未巳,可能高枕卧江干。

惠卿惠诗次韵奉荅

明代 吴俨

绿阴庭院昼沈沈,哽咽蝉声助苦吟。战北咽吾非是怯,传经刘向亦何心。

灯前群从能分韵,眼底谁人利断金。莫怪秋来少飞雁,长安西去塞云深。

用韵赠沈寿卿

明代 吴俨

吴人相对共吴音,须信侬心即若心。旅馆今宵看月色,故园何日醉花阴。

门前不厌频来客,囊里犹存旧赐金。吟得新诗宜自爱,莫教轻易与鸡林。

同白岩诸公清凉寺避暑二首 其二

明代 吴俨

古寺遥看入碧空,竹间石径暗相通。九重宫阙云霄里,千里山河指顾中。

地迥自应消暑气,树高偏易起秋风。翠微旧址今安在,不用殷勤问远公。

侍家君游牛首登兜率崖次青溪韵

明代 吴俨

老大登临兴尚豪,远随杖屦竟何劳。道傍雨洗松根瘦,树杪云连石笋高。

僧爱孤虚新起阁,鸟嫌峻极不营巢。为休足力频思坐,欲问青天首屡搔。

送西宁兵备潘以正

明代 吴俨

五月霜风卷旆旌,六蕃相率道傍迎。只今塞外无烽火,空负胸中有甲兵。

校猎平原秋草碧,投壶客舍夜灯明。谁知缓带轻裘者,自是官家万里城。

次白岩韵

明代 吴俨

江壖潮落水痕深,江岸楼高近十寻。云鸟影从窗外度,水龙声在树头吟。

空林雨过无三伏,石窍风来有八音。自古国谋多野获,不妨乘兴数登临。

寒夜独坐用前韵

明代 吴俨

床头酒熟不须赊,墙外箫声隔几家。檐溜渐冰疑作柱,灯光无焰未成花。

雪山尚记形如旧,月殿平看影欲斜。吟退笔尖髯冻折,要将冷澹向谁誇。

送万克修归省 其二

明代 吴俨

含毫且勿赋秋声,共看新秋新月生。一点清光虽似小,绝胜十五后来明。

送邓生下第

明代 吴俨

壮岁才名已不羁,儒冠误子亦多时。从知照乘珠难售,方信千钧弩独迟。

夜雨青灯愁客梦,秋风泽国动乡思。何年挟策重来此,折取蟾宫第一枝。

城南晓行限韵与白岩双溪同赋

明代 吴俨

侵晨出郭旋添衣,自笑浮生未息机。终日驰驱何所事,故乡咫尺尚忘归。

江空月落潮声小,野旷天低树影微。不识饥乌底心性,避人还欲向人飞。

次匏庵先生板屋韵

明代 吴俨

达官宜高居,胡为喜卑下。
岂是三命余,动欲循墙者。
天予固甚丰,自取恒欲寡。
何必大厦成,而后虚三瓦。
无梁架榱题,无牖饰丹赭。
惟有窗隙中,尚能通野马。
鬼瞰非所忧,客来可延坐。
看云数卷帘,看月疑乘舸。
温燠不知冬,通明复宜夏。
有书常满床,有酒常满斝。
自读仍自斟,高情还自写。
岂无数仞堂,得志弗为也。

寿丘阁老先生

明代 吴俨

官居鼎鼐秪如贫,赢得声名动紫宸。一代文章归馆阁,三千礼乐化成均。

壮年报国丹心在,老去忧民白发新。试问开元到今日,匹休房杜有何人。

寿伯舅谦斋翁

明代 吴俨

甘雨和风遍域中,太山乔岳可论功。人思识面多瞻仰,天本无言自感通。

清净宛如曹相国,纯诚全类富韩公。我于元舅无他祝,鹤发年年侍九重。

吴俨

吴俨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 20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