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吴与弼
我思君子为,洪钧岂小补。化日舒以长,仁风被寰宇。
下视驩娱如,区区焉足数。安得千载人,谁知此心苦。
丰安道中
宿雨初收淑气回,春山归兴正悠哉。云烟处处依微敛,桃李家家自在开。
黄家原道中
出得黄城望故山,皇华近在翠微间。回头旧友遥追逐,细酌芸窗慰客颜。
宿陈凤鸣氏
会心境界无非乐,得意轩窗即是家。霜树模糊连碧落,云山隐约隔红霞。
晓枕作 其二
两眼昏花日抱疴,书程全减睡魔多。春深何处无颜色,李白桃红奈若何。
牧后坊
遮莫风霜暮景侵,又因晴牧事幽寻。邻童供命诸生侍,一曲真诠击壤吟。
寄严陵张太守
金台高谊连三月,严濑离情又六年。驻马江干何日遂,暮云春树梦相牵。
宿黄徵君馆
负炎困行迈,息肩称幽怀。嚣尘自兹隔,好景从天来。
林静风荏苒,池清月徘徊。细交知己谈,佳兴何悠哉。
玉山舟中
独坐船头爱日光,好风又喜片帆扬。云山簇簇缘谁碧,岸菊丛丛为我黄。
雪夜晚眺
宝镜团团挂碧霄,翠屏隐隐隔平桥。回头更会梅边境,缓步微吟击壤谣。
东坑幽涧
一水泠泠逗密林,无名花草匝幽阴。苔矶终日不知暑,涤尽平生扰扰心。
十四夜同李进士玩月
别却乡园纵远观,前期浩荡路漫漫。何如今夜高秋月,万里清光此共看。
云峰寺即事
松竹禅房深复深,云和夜度玉泉音。泠然共得惺惺法,记取银灯不寐心。
南康舟中
满怀今古怅悠悠,举目江山尽胜游。华发又堪来几度,可无新句咏清秋。
发渐岭
寸心无怨亦无尤,何处栖身不自由。焉有閒情牵琐琐,逡巡学德是吾忧。
赠鳌溪茂宰林侯
秋月窗前天似水,春花县里日如年。民谣若达观风使,处处流传茂宰贤。
承判簿戴侯掌教陈君下顾
联辔儒冠顾匪才,春风揖别话金台。残书数卷青山曲,满赖馀光烛草莱。
寄太学郑助教
自古文章贵作家,夫君当代富才华。案头夜夜增光艳,留与儿孙仔细誇。
辞李氏宴
特感华筵美意深,不才自分实难任。平生非欲多违忤,恐负区区雅素心。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五
樗散竟奚为,无禽怜旧井。夙志成蹉跎,星流百年景。
俯仰起遐思,空嗟圣途永。闭关事微阳,残魂此其幸。
贻南庄李氏
淮水秋风归兴浓,片帆日指大江东。满门长幼俱青眼,华发何时又一逢。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 709篇诗文
赠别周圻
留凤栖原周氏
独夜怀古
重经彭源
舟中閒眺
晨坐东斋
重宿通州驿馆 其二
牧大同原杨林坑即事
宿大岭铺
奉寄忠国公令郎君
南原道中
亲农归途中次旧放水诗韵
小浆铺道中
除夜感怀
夜读滕元发墓志
次前韵寄示儿
与杨珉游大同原
奉寄族里
重访传秉彝
携小儿方家坪拜先陇
游山 其一
重过北院
赠别熊崇义
中夜偶成
拟钱塘怀古 其一
宿龙溪
题徐氏村居
贵溪邑庠作
凿石潭怀廖广文
寄张璧
武城对月
发仪真
宿万石渡示璿庆及诸生
忆九韶
挽李章
午爨白沙寺
牧江家坑
追和刘秀野诗韵 其六
游南坑冈
坐塍间看耕
小憩游顿寺
宿种湖
友人至 其一
宿潼湖
孙坊道中
题新斋壁
牧归马上口号
奉陪天使金陵王侯游山十首 其五 驻节亭
赠淳安邓茂宰
长湖章氏绝句
赠祁门四生
录诗后作
舟次打石港感怀
歇雨鹤山庙
和康节清风吟
午爨壁邪寺
载宋宪侯所赠佳酝劳黄柏土功之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